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派卡苗寨在哪裏?

派卡苗寨在哪裏?

排卡廟寨

排卡寨前,清澈的丹江蜿蜒而過,幾十棟褐色的吊腳樓依偎在斜斜的山坡上。在壹個小村子裏,總有壹種樂器的聲音此起彼伏,就是制作蘆笙的師傅們在為蘆笙調音試音,年復壹年。正因為如此,排卡苗寨更像是景區裏壹個巨大的八音盒,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無論是雨天還是晴天,都有悠揚的蘆笙飄蕩在大師們的屋內。

苗族人的音樂玩具

排卡距雷山縣城僅3公裏,全村105戶400多人。排卡在苗語中是生產蘆笙的小山村的意思,其中“排”是指斜面上的村落,“卡”是指蘆笙。

過了10米長的排卡橋,開始爬緩坡,進入寨子。村民們正在為狹窄的村道修建排水溝,以硬化道路。“每家每戶都要投入壹個勞動力,否則按照每個工人50元發工資。”村民們默默地順從地遵守著大家制定的村規民約,這是幾百年來形成的。

支書森說,年輕的苗族人是伴隨著蘆笙的音樂長大的。可以說苗族孩子從小就是伴隨著這種古老的樂器長大的。長短不壹的蘆笙,就像苗族人的玩具壹樣,會伴隨他們壹生。在雷山縣,派卡是壹個專門制作這種樂器的村子,至今已有五代歷史。他們做的蘆笙不僅在雷山縣家喻戶曉,在全省都很有名。

目前寨子從事蘆笙生產的有十戶左右,每戶每天能生產五支左右。制作壹個20多管的專業簧片需要壹周甚至更長的時間。

蘆笙是壹種簧片樂器,

音色明亮豐富,

可用於獨奏、合奏和合奏。每當節日吉祥,舉行婚禮時,

或者蓋房子,客人上門。

即使是年輕人也會墜入愛河,

苗族人應該演奏蘆笙,

唱歌跳舞。所以自古就有“苗人不離笙”的說法。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地人非常喜愛蘆笙,但沒有人知道是誰發明了這種樂器,是誰把這種技藝帶到了派卡。在口碑史上,有兩個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森說,很久以前,派克的年輕人在農閑時無事可做,導致了打架鬥毆的惡習。苗族先民得知這壹情況後,發明了蘆笙。從此,大家閑暇時圍成壹圈唱歌跳舞,增加了彼此的友誼,蘆笙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愉悅。

與這個故事相比,另壹個傳說充滿了浪漫。58歲的莫言說,很久以前,壹個苗族姑娘很漂亮,她的美貌被山裏的壹只鷹吸引了。壹天,這只巨大的鷹把這個美麗的苗族姑娘劫持到森林深處。苗族的祖先用了幾百個鬼占蔔師來尋找這個女孩的蹤跡。壹天,壹個外村的苗族少年經過壹片樹林時,聽到了苗族姑娘的呼救聲。勇敢的少年用弩射死了鷹,救出了美麗的苗族姑娘,送回家。

苗族姑娘得救後,非常想念帥氣的苗族少年。她告訴村民她的想法。為了幫她找到心上人,他們發明了蘆笙,演奏蘆笙來打聽少年的消息。這個故事的結局非常美麗。壹切都會好的,有情人終成眷屬。每個人都在葛平上演奏蘆笙,壹起唱歌跳舞。

莫厭學,壹個講故事的老人,是當地的名人。憑借蘆笙制作技藝,他是中國蘆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這是極大的榮譽。

莫氏蘆笙掌門人

在排卡寨,做蘆笙的有兩種人,壹種是專門做旅遊商品的,壹種是做專業表演的藝人。不要厭學。他的家在去村子的路上。當我遇見他時,他正在為貴州省民族文化宮制作33個不同形狀的蘆葦和芒果。指著訂單,他說按要求兩天交貨,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縣裏有關於民族文化傳承的會議需要他參加,全國各地的記者也耽誤了不少時間。

2006年,苗族蘆笙制作技藝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經文化部認定,貴州雷山縣莫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在派卡寨,大家都知道這位開朗健談的老人因為是制作蘆笙的好手,曾多次坐飛機出行。

從山上砍竹子到樂器發出悅耳的音樂,要經過40多道工序。最艱苦的工序是對竹子進行剝皮打磨,核心是制作蘆葦。不要厭倦學習選擇蘆葦的原料。他到處收集銅鑼後,又把銅鑼打碎熔化,最後定型打磨。

“壹個好的簧片,輕輕壹彈,可以在1秒內重復振動50次。如果少於這個數,就不合格。”

每天,在窗臺下,老人用最古老的方式磨著蘆葦,削著竹筒。他面前的壹根支撐用的木棍已經擦得鋥亮。他壹生用過四根這樣的棍子,仔細數了壹下,已經過去了將近30年。

莫言說,在100多年前的排卡,莫的苗族先民把制作蘆笙的技藝帶到了這裏,但他們堅守著由內而外、由男而女傳承的習俗。他是家族中這種技能的傳人,他不想也不拘泥於這種刻板印象。

“貴陽龍洞堡機場開通那年,壹下子訂了7000只蘆葦。我們全村人統壹學習,統壹生產。最後大家都從過程中嘗到了甜頭,當然也想參與最近的事件。具體細節我沒有保留,但任何技能都需要兩樣東西,壹是天賦,二是後天的努力。”

每天,排卡村的人們總會路過老人的小屋。當裏面傳來蘆笙聲,大家都知道,這個寨子裏技術嫻熟的“莫掌門”又開始了壹天的工作。

森雪是莫厭學的弟弟。他的妻子、兒子、兒媳除了辛苦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制作蘆笙。雖然名氣不如哥哥,但蘆笙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在當地成了小康之家。他說,在當地,規模較大的作坊大多姓莫,這種手藝是祖上四代人傳下來的。這壹家也向外姓傳授過技藝,但大多成不了氣候。

“大師”的發明

當他來到魏帥強的家時,這位47歲的苗族男子還在打磨蘆葦。言語間,他不停地說屋裏有“大師”在寫字。我疑惑的打開門,看到房間裏有壹個年輕人。這是莫應光的《老人》(小兒子)。

21歲的莫明是貴州大學藝術學院2007級音樂表演班的大學生。他的專業是蘆笙表演。那是暑假,莫明正在家裏做他自己的“發明”。莫明說,父親的蘆笙雖然不錯,但演奏起來總覺得音域不夠。為此,他花了壹整個夏天做了壹個26管的專業吹奏蘆笙。班裏也有演奏蘆笙的同學。他為自己有制作蘆笙的優勢而感到自豪。

莫明說,父輩們做的蘆葦雖然好,但外觀都壹樣,都是暗黃色的。與漢生相比,缺乏時尚,沒有改變。為此,他做了壹個大膽的想象,在竹筒和* * *音筒上,套了壹層不銹鋼管。這樣就保留了蘆笙的原聲,外觀上也很現代,至少是獨特的。

現在莫明的作品已經出來了,完全可以想象,這個年輕的苗族後裔,用壹把看起來像鋼鐵壹樣的蘆笙演奏專業音樂的時候,會在排卡古寨的歌舞坪上贏得多少羨慕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