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壹種古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被認為是漢字的文字之壹,也是中國王朝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文琪”、“甲骨文”,殷墟或“龜甲獸骨”。甲骨文記載和反映了商代的政治經濟狀況,主要是指中國商代晚期(14 ~ 11世紀)王室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其內容壹般為占蔔所問之事或所得之結果。
2.銘文: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稱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時代,以鼎為代表的禮器,以鈴為代表的樂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中國在夏朝進入青銅時代,煉銅和青銅器制造技術非常發達。因為周朝稱銅為金,青銅器上的銘文稱為“金文”或“吉祥文字”;因為這種青銅器上鐘鼎上的文字數量最多,所以過去被稱為“鐘鼎文”。金文的應用時期約為800年,從西周初年到秦滅六國。據容庚的《金文辨》記載,金文共有3722處,其中2420處可以辨認。
3.小篆:秦始皇統壹中國(221年前)後,小篆實行“文以類書,車以同道”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小篆在秦國使用的原始大篆的基礎上,簡化、取消了其他六種文字,創造了統壹的漢字書寫形式。
4.隸書:隸書又稱韓立,是漢字中常見的莊重字體。其書寫效果略寬平,橫畫長豎畫短,呈長方形,講究“蠶頭鵝尾”和“曲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編撰。東漢時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影響很大。書法界被稱為“韓立唐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