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中國文字史

中國文字史

商朝以前

中國自古就有“書畫同源”的說法,因為文字最早的來源是圖畫,書畫是兄弟,同根生,有很多內在聯系。漢字的起源是原畫,原始人在生活中用“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慢慢地從原來的圖畫變成了“表意符號”

賈湖版畫

8000多年前,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壹批版畫(距今9000-7800年),稱為賈湖版畫。有學者認為只是刻字,也有學者認為是寫字。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對賈湖碑刻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賈湖碑刻為漢字起源這壹關鍵問題提供了全新的信息”。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家葛也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壹種文字”。

張中柱和李學勤教授合著的《中國河南賈湖公元前七千年最早的文字符號使用》壹文在英國《古代》雜誌上發表後,引起了國內外壹些媒體的關註,感興趣的外國學者也在《科學》網站上進行了討論。蔡、張居忠《中華文明的燦爛曙光》解析——兼論賈胡舞陽發現的卦相字:在21的賈胡銘文中,已被確認的11字屬於卦相字,分別反映了李李、坤的易學形象。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彜族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從元(彜族)、曲木月之(彜族)親臨鄭州、舞陽,逐壹解讀。他們認為自己是魯南古彜語,認為古彜語保留了原始漢字的體系,認為彜族是中原戰爭中從古代華夏民族遷徙過來的壹群人的獨立發展。

雙墩雕刻

7000多年前,蚌埠雙墩遺址發現630多個雕刻符號,豐富多樣。就國內外同時期的文化遺存而言,非常罕見,令人驚嘆。符號的種類和豐富程度是同時期其他遺址無法比擬的。雙墩刻字的作用可分為表意、蓋章、計數三類。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10,30余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齊聚蚌埠,共同探討“蚌埠雙墩遺址雕刻符號與早期文明起源”。與會的多位專家壹致認為,雙墩刻字反映了早期雙墩先民的生活方式,已經具備了原始文字的性質,是漢字的來源之壹。

半坡陶器符號

六千年前仰韶文化半坡遺址所屬的陶罐口邊緣上的二三十種雕刻符號,即半坡陶符號,被於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產生的壹些簡單文字”有些是數字。

青盾刻字

江蘇青墩遺址,屬於長江下遊良渚文化,有5000年前的數字銘文。

喬莊墓碑雕刻

長江下遊良渚文化所屬的浙江喬莊墓葬遺址上的銘文,5000年前就連成句子了。

骨雕紙

甲骨文是指刻在動物骨頭上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見於山東(赤峰、關中等地),是中國最早可識別的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原稱“東夷文字”,後稱“骨雕”,確定雕刻工具為瑪瑙等銳角寶石,約形成於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結束以來,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賢成功系統破譯甲骨文,從文字的來源、結構等方面全面論述了與甲骨文、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

陶寺朱溫

山西襄汾縣陶寺遺址,據放射性碳測年和校正,其年代約為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900年。1984年,考古學家在陶寺遺址發現了壹個扁壺的碎片。殘片周圍的胡茬被塗成紅色,殘片上有兩個大字,其中壹個是“文”,另壹個字被專家多方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信息中心主任朱乃成說,朱文淑比甲骨文早1500年。考古學家蘇曾評價說:“陶寺文化不僅達到了比紅山文化後期社會更高的‘國方’時代階段,而且確立了當時在的中心地位,相當於古代歷史上的堯舜時代,也就是先秦史籍中最早的‘中國’,奠定了中國的基礎。”翼城縣位於襄汾縣的東南部,是傳奇人物湯濤唐堯的後裔。

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裏頭夏遺址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字。

更折中的觀點是,中國文字在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當然這不是公認的觀點,因為夏朝出土的文字還很少。

殷商時期

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晚期。“表意符號”演變成了相對定型的“甲骨文”。這被認為是漢字的第壹種形式。刻在獸骨龜甲上的文字,殷墟發現的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直系祖先,可以證明中華文明的延續。幾千年來,中東人壹直無法解讀他們祖先的象形文字。中國只有現代人才能讀懂商代的壹些“甲骨文”。這些龜甲上的文字最初是用來預測好運或厄運的。古代人認為,如果把壹些關於疾病、夢境、狩獵、天氣等問題刻在龜甲上,然後用火燒龜甲和動物的骨頭,那麽產生的裂紋就可以由占蔔師根據這些裂紋的形狀和方向來判斷。這就是現代漢字“甲骨文”的始祖。迄今發現的“甲骨文”有5000多種。而且有壹千多種可以解讀。

西周

青銅器應用廣泛,刻在青銅鐘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就是“金文”。也被稱為鐘鼎文和石鼓文。相傳為周宣王太史公所作。至今,故宮博物院藏有十面周代石鼓,上面刻有十首四言詩。因為封建割據,支離破碎,話也不盡相同。直到秦朝。秦始皇統壹了中國。來統壹文字。

秦朝

秦始皇統壹了文字和計量。他的突出功績就是當時的宰相——李斯。李斯將當時的文字收集整理後,再加以簡化美化,統壹後的文字稱為《小篆》,又稱《秦篆》。此時,文字中幾乎沒有象形文字。

秦代的《小篆》書寫過於規範,書寫速度很慢,所以民間出現了很多簡單的字體。這種字體的特點是將“小篆”的圓形改為方形。《小篆》的曲改直,分出壹些偏旁部首,稱為《李芹》。

漢朝

隸書很流行,基本都是方方正正的,但韓立卻充分發揮了毛筆的作用,有著“蠶頭雁尾”的曲折,很好寫。西漢時流行這種隸書。叫它“韓立”。

當韓立在漢代流行的時候,楷書還處於萌芽狀態。到了魏晉南北朝,就很流行了。晉代的王羲之和王獻之是楷書的真正創始人。同時,他們吸收了篆書的圓筆畫,保留了隸書的方直,去掉了“燕尾”。漢字的結構壹般是固定的。當時稱之為“真書法”,後人因其作為學習書法的範本而將其改名為“正書法”。

唐朝

楷書特別受歡迎。顏真卿、劉公權、歐陽詢、王羲之等書法家在當時都是傑出的,他們的書法作品至今仍被當作典範來研究。

“草書”的起源,如行書或其他文字,不能確定是從何時開始的。史書記載:“戰國時,楚懷王令屈原立憲令,但草案不在桌面上。上官石見之,欲奪之,蓋草書始祖始[1]。”所以草書起源於草書,說明草書形成於戰國時期。因為字體是從草書開始的,為了起到寫生的作用,比較省略和潦草,所以寫不出來工整,顧名思義就是草書。但這種草書只能說是古篆書(當時使用的字體)的草稿。真正的草書始於漢初,其演變過程應該是先“曹彰”,再“今草”,再“狂草”。由於楷書的工整,書寫快速的需要,以及書寫者在筆尾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創作,產生了壹種流暢、極富節奏感和藝術感染力的字體——“草書”。

楷書和草書之間是“行書”。行書不像楷書那樣規範嚴肅,也不像草書那樣奔放難辨,但飄逸開朗,字體書寫靈活。也是最流行最常用的字體。

宋朝

中國四大發明之壹,雕版印刷被畢升改良為活字印刷,“宋體字”也要制作。最早產生於北宋,是由楷書改過來的。有肥瘦之分,但無論胖瘦,都是橫、瘦、豎、方。看起來古雅端莊。

“仿宋體”也是壹種仿宋體的字體。這種字體出現才七八十年,但是發展非常迅速。它是人們最喜歡使用的標準字體,在印刷品和各種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與此同時,“黑體”誕生了。這種字體醒目大方,字跡都是壹樣的粗細,結構醒目緊湊,筆畫剛勁有力,筆畫不尖,讓人讀起來很輕松。由於其引人註目的特點,常被用於標題、導語、標誌等。它豐富了漢字的表現形式。

新中國時期

有綜藝,整塊,浮雲,變體等等。這是祖國文化繁榮的具體表現,也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結果。漢字,又稱漢字、漢字、漢字,在漢字文化圈裏被廣泛使用。它們屬於表意文字的語素音節字,是古代漢族人民發明和改進的。確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商代甲骨文。然後秦朝的篆書在漢代被命名為“漢字”,到了唐代就成了今天使用的手寫字體的標準——楷書。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也是古代各種代文體系中唯壹流傳至今的文字。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系中國南北長期統壹的關鍵要素之壹,也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中國,漢字是幾代人的主要官方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