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四書,是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教材。所謂五經,就是五經的統稱:《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先秦時期孔子的教材本來是六經,但是景悅丟失了,所以只剩下五經。
註:1。大學。這原本是《禮記》中的壹篇文章,據說是孔子弟子曾參整理孔子講學的內容而編的。“大學”,顧名思義,就是成人的學問。主要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思想,是儒家道德思想初學者的入門書。
第二,《論語》。它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編撰的經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經典著作之壹。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這部經典在引用和對話錄的基礎上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體現了孔子的教育原則、道德觀念、倫理思想和政治主張。《壹* * *》雖然只有20篇文章,12000字,但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千百年來廣受贊譽,是古代必修教材之壹。
第三,《孟子》。它是孟子自己和他的弟子們編的,是壹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孟子被後人尊為聖人。這本書主要反映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政治觀點和他的政治行為,也屬於壹部重要的儒家經典。
第四,中庸。也是《禮記》中的壹篇。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是壹部“孔子教心法”的著作。自宋代以來,成為理學即道家最重要的經典。中庸是儒家的壹個思想命題,中庸是指壹種不偏不倚、兼收並蓄、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中庸也是完美的意思,就是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不要走極端,而是要找到最合適的方法來完美的解決問題。
第五,周易。這部經典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壹部古老而博大精深的哲學經典。它本來是壹部占蔔的書,後來儒家學者整理了壹些解釋《周易》的著作,編成了壹本書,算是儒家經典。這部經典揭示了宇宙變化的許多真相,在古代學術界占據核心地位,對提升中國的文化內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經典。
第六,《尚書》。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官方史書。“商”的意思是“古代”,“尚書”的意思是“古書”,是對古代歷史事件的匯編。它分為四個部分:虞書,夏樹,尚書和周樹。記載了虞、夏、商、周時期壹些帝王的言行,是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
七。詩經。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的詩集。相傳為尹吉甫所收,孔子所編。壹*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詩歌300余首,被後人稱為“詩三百首”。孔子評《詩經》說:“詩三百首,壹言以蔽之,曰:思無罪”。根據內容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全面反映了先秦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賦、比、興等技法在詩歌中的廣泛運用,開創了中國傳統詩歌現實主義的先河。
八。禮記。也叫小戴之禮。相傳為孔子弟子所撰,西漢禮學家戴勝所編。它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法規文集,蘊含著豐富的儒家思想和史料。這部經典以禮樂為中心,主要記錄和論述了先秦時期的禮制和禮儀,以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修身原則等。,涉及政治、倫理、教育、美學、哲學、文化、宗教和生活,理論深刻,內容豐富。
九、《春秋》。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孔子根據魯史家編纂的《春秋》整理修訂而成的儒家經典之壹。它記錄了壹個從路引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持續242年的重大歷史事件。
其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婚喪嫁娶、盟軍遠征、篡位弒君等等。書中用詞細致,但意思很明顯。每壹句都含蓄而深刻,暗含褒貶之意。後人把孔子“大義凜然”的文筆稱為“春秋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