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兒童佩戴長生鎖、項圈、手鐲、腳鐲等銀飾,手鐲上還掛著金木魚、石猴,腳鐲上掛著鈴鐺。帽子上有“和尚帽”、“狗頭帽”、“黑兜帽”,上面有銀色的壽星、羅漢、百濟、銀字。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被羊毛帽、絲綢帽、方巾取代,帽飾逐漸消失。女生有戴耳環的習慣。女子梳發髻的飾品有發夾、如意發、壓發、銀梳、銀耳、絹花、絨花、花等。發髻上橫插壹簪,稱為“壓發”,又稱“如意”。壓發分三種:金壓發、銀壓發、珍珠壓發,區分貧富。玉石制品很多,俗稱“玉簪”。
新中國成立後,婦女留短發,梳辮子,飾品主要有簪、絹花、耳環等。20世紀80年代後,女性仍然佩戴胸針和項鏈,而男性則佩戴領帶夾。時興戴戒指和手表。90年代中期,腰戴式BB機開始流行。2000年以後,隨著手機的普及,戴手表的人逐漸減少。
規定飲食
●主食
主要是米、米、面制品。在舊社會,紳士、商人和富裕家庭的工資是壹粥兩餐。大部分人早晚吃粥(或米飯),中午吃。農忙時節,早餐粥裏常加入青春痘(俗稱“臉鼠”)和糕點等米粉制品,晚餐則是半頓半粥。此外,菜飯、蛋炒飯也是家常主食。米飯和蔬菜煮成菜飯,拌上豬油,味道鮮美,尤其是如果再拌上黃豆、臘肉等輔料,味道更佳。蛋炒飯變成了“蛋炒飯”,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面食大多是面條和餛飩。90年代以後壹般以壹粥兩餐為主。
●點心
在春天,有發酵緊密的饅頭,春卷,發酵蛋糕,發酵餃子,蒸餃,綠色餃子,和各種各樣的豬油蛋糕。夏天有酥餅,雙餡餃子,各種粽子,涼拌面,炒面,炸餛飩,薄荷綠豆糕。秋天有適當的水果,方餅,蜂蜜餅,玫瑰豬油餅,月餅,肉月餅,重陽餅。冬天有湯圓,五色湯圓,湯圓,南瓜餅,各種年糕。紅薯、南瓜等雜糧也制作精美。紅薯常被做成“糖紅薯”、“炒紅薯”、“烤紅薯”。將南瓜切成大塊,不去皮,加水至脆,加糖食用;或去皮,切成小塊,用水煮,再用糯米或米粉糊熬制“南瓜粥”或“南瓜粥化粉”。
●小吃
春天有五香茶葉蛋,開心蛋,糖切蓮藕,酒醅。夏天有綠豆湯,冷冰水,油臭豆腐,海苔。秋天有糖芋頭、熟荸薺、生炒銀杏、糖炒栗子。冬天有豆花、羊肉湯、紅豆湯、雞鴨血湯等等。蓋房子
主要有看風水、開木凳、搭大梁、燒路等傳統步驟。
用造船的方法造壹般的小型農民船比較簡單。只有當壹艘新船下水時,三只動物“翟路透”才準備好。造大型農船或者幫派打新船更宏大。造船前請陰陽師占蔔,改日開工。在船基上祭祀船神,木匠鋸下壹塊木頭,用紅紙包好,船主請船夫給他錢買“造酒”,也叫“開木凳酒”。登梁前,船夫和船主長子用墨鬥在船底彈出中線,稱“定遠”,船底“寨裏城”,登梁後舉行“定興酒”。穿蠟像時喝“蠟像酒”。船造好以後,即將下水的時候最隆重,還要辦酒席。船主在新船頭釘上紅綠綢緞飄帶,貼上對聯,選擇吉日,準備三只動物“齋戒道頭”,鞭炮齊鳴,新船由眾人緩緩下水。有人在船中間向新船潑水,以示壹帆風順,生意興隆,大吉大利。那壹天,親朋好友紛紛前來送禮祝賀,主人設宴“成品酒”。
橋接
建橋前對材料進行測量計算,石料在開石山訂購。原石運到橋上,會在吉日破土。打樁前祭祀土地神,避免被屬十二生肖的人圍觀,用柵欄擋住去路,打樁架橋時往水裏扔壹條死狗或剪子壓制邪氣。建橋的時候,石匠會在現場加工、堆放原石。在建橋期間,孩子們會戴上紅布或桃樹牌,上面寫著“石橋的石和尚,自己走自己的路,趕緊回家,自己扶著橋樁”。大人們不會讓孩子看到橋梁建設,尤其是打樁,這意味著辟邪。民歌
農民在田野裏唱民歌,有些叫田歌,漁民唱漁歌。民國末期,歌曲多為情歌,少數反映階級鬥爭內容。新中國成立後,民歌有了新的內容,如六原型、逛新城等。從1998,當湖古鎮船上的船娘壹邊劃船壹邊唱吳歌。
宣娟
玄卷是在唐代僧人的“俗話”、宋代的“經話”以及後世的鼓腔、宮調、戲曲、雜劇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只是到了明朝鄭德年間(1506-1521)才被命名為《玄卷》,並在世界上出版。清道光、鹹豐年間,宣卷傳至甪直。魯直旋卷可分為木魚旋卷和絲弦旋卷。《玄卷》又名《掛軸講故事》,是壹首宣揚佛教的歌曲,裏面的故事總是勸人積德修命行善。在“慶生”、“剃小兒頭”、“念佛”、“交血”等民俗活動中,常請人宣名。壹般兩人宣卷,配以木魚、銅鐘,按《寶卷》劇本,邊談邊唱;少數人以不同的角色宣卷說唱,類似於堂名的形式。改革開放後,民間宣卷復興,出現了壹批青年農民宣卷藝人。
跳舞
民國時期的甪直廟會有壹些民間舞蹈,比如出門開會、點燈籠,比如踩高蹺、舞龍燈、跳河蚌、落荷花(就是打箱子)、湖上蕩船、摘花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敲鼓、外國鼓隊、秧歌、紅軍舞等形式進行示威集會。改革開放後,健美操、健身操、養生操開始深入人心。從1998開始,甪直水鄉文化藝術團就開始進行名牌演出,如紮箱子、挑花籃、水鄉服飾等。2008年初,廣場舞在陸贄鎮興起,成為壹種女性健身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