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旺山1
唐王位於聞喜縣石門鄉,中條山腳下,海拔1752米,是中條山南端的最高峰。唐王山古稱條山,根據《山海經》改名為景山。公元前1600年,他派兵至此,吹響了第壹戰,滅了夏簡商,奠定了商朝六百年的基業,並將山名改為唐王山。湯旺山是商湯文化的發源地。縱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沒有其他地方像堯、舜、禹、唐壹樣,中國只有壹個以商湯文化為主題的‘文物景區’。運城唐王山風景區古稱條山、荊山。夏末,皇帝沒有辦法生活了,人們壹個接壹個地去了唐城。經過七年的休整和訓練,他們在公元前65438年出兵平定桀,消滅夏簡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壹個王朝。關於唐王,當地還有壹個非常古老而感人的傳說:唐王得天下後,大旱七年,壹位大臣占蔔說,只有祭祀了人,才會下雨。唐王決定犧牲自己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他身上蓋著茅草,登上柴堆,用火燒著。
2.上郭城遺址和邱家莊墓葬。
上郭城遺址及邱家莊墓葬群上郭城遺址及邱家莊墓葬群(第六批國家保護)時間:周至漢地址:明高崗丘陵國商古城遺址,與聞喜縣南部國商村相連,位於國商村,在該村以東10米處發現古城遺址北墻。墻殘長500米,寬7-8米,高0.5-3.5米,夯層厚度為。村南100米處,西墻裸露部分4-5米,殘高約3米。國商遺址南北長5000米,東西寬1500米,總面積750萬平方米。它是春秋時期古曲沃城的遺址。北面國商村的墓葬分別為西周和東周時期。遺址中出土了青銅器、陶器、玉器和其他遺物。邱家莊公墓位於聞喜縣官莊鄉邱家莊村北100米韓組。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500米,分布在村子西、北面的山頭上。懸崖上暴露出大量的坑、豎洞和磚墓。在1973和1979,清理挖掘了15座豎孔墓。出土的青銅器包括鼎、豆、罐、劍和箭頭。玉器有環,有環。陶器包括鼎、豆、壺等。這個墓地保存得很好。
3.郭家莊秋實石牌坊和碑亭
日期:清地址: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郭家莊鎮郭家莊村該文物位於聞喜縣郭家莊鎮郭家莊村村口長約130m的南北道路兩側。其中,石牌坊坐北朝南,橫跨南北道路。是清代顏體邱家謨為其母孫伊人所建的貞節牌坊。創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牌坊由石頭砌成,仿木結構的重檐歇息在山頂上,龍在親吻。屋檐下,前後掛著石碑,額頭上刻著人們的故事。花板上飾有花草,額上刻有額頭。碑亭位於南北道路兩側,始建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共5亭。2路東街區,均為東西向,由北向南依次為邱玉京墓碑亭、邱氏三兄弟德行碑亭;魯西有3棟樓,都是朝東的。自北向南依次為秋實五碑亭、趙太君節守碑亭、薛太君節小碑亭。它們都是石頭般的木結構,建在石頭橋臺上。除了邱玉京的墓碑亭用十字架歇在山頂,其他都是單檐歇在山頂。亭前有許多石碑,額頭上有浮雕裝飾圖案,石柱上刻有對聯。
4.東澤湖
龍是中國的象征,中國人是龍的後代。龍的故鄉是聞喜縣東鎮東官莊村旁的東澤湖。這是召公在《左傳》二十九年中記載東府拳龍的地方。東福寺現址、仙橋舊址、冰地蓮石碑、蓮花仙傳說是以龍文化為主題的歷史人文景觀,蓮花生態景區東澤湖景區交通通訊發達,東臨大雲高速公路、二、三級公路、溫江二級公路、南同蒲鐵路,交通十分便利,特別是這裏盛產荷花,夏秋兩季有80㎡白沙灘,兩岸柳樹成蔭龍的故鄉融入了蓮香。冬天,東澤湖的蓮藕潔白如玉,毛孔細密,清脆香甜,營養豐富。目前,加工後的綠色食品“香蓮”暢銷山西、陜西、河南等省市。在經濟調整中,東澤湖正在成為壹個特殊的經濟旅遊區。電話:0359-7022107地址:山西省運城市文茜縣...[詳細信息]
5.聞喜文廟
聞喜文廟位於聞喜縣縣城東北角。宋先平四年重修,元大德七年(1303)倒塌。明弘治四年重修(1491)。占地38畝,坐北朝南,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大城門、池畔、薊門、大城店。右邊是傳教和教學齋。大成前有烏龍影壁,影壁後有硯池。大成殿寬五間,深三間。拱門五步,玻璃歇山頂。客房200多間,有吉興門、朝門、大成門、池畔、大成店、明倫堂、龔雪、廊坊等。門前的五龍影壁由彩色玻璃制成,造型生動,光澤簡約。大成殿金碧輝煌,莊嚴肅穆,規整的結構,耀眼的玻璃脊飾。寺內有許多石刻,包括宋代司馬光撰寫的壹本書《宣聖寺碑》、明代的壹尊孔子行像和40多座宋、元、明、清的碑,都保存得很好。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後稷寺
後稷壇後面的稷壇(第六批國家保護)時間:袁誌明地址:聞喜縣陽峪鄉五呂村創建日期不詳,中軸線上只剩下後稷壇和戲臺。後稷殿東西向,三間房寬,四椽深,單檐懸於山頂。鬥拱第四鋪為單體建築,右門墩有碑文,建於至元二十九年五月。臺上有明清重建的碑文。
7.中國總理村
聞喜縣梨園鎮裴柏村,距縣城25公裏。它於農歷三月初三(1995)以著名的裴氏家族的文化歷史資源和壹系列新建的景觀正式向海內外遊客開放。文裴氏家族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壹個著名的家族。它的祖先是嬴秦的始祖費子,費子的分支孫鳳因為認為是姓,就封了鄉(費義)。周諾王年間,第六代封為解彜君,卻去彜隨彜,以裴為氏。後裴家分為三支,分別居住在河東、燕京、西涼等地。但其譜系起源全是裴氏家族,故有“天下無二裴”之說。聞喜裴氏家族興盛於秦漢,經魏晉至隋唐。五代之後,郁芳依然存在。他家族人物的興盛,道德文章的興盛,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據裴氏族譜統計,裴氏家族先後產生了59位宰相、59位將軍、14位中書侍郎、55位大臣、44位侍郎、11位常侍、10位禦用謀士、25位節度使、觀察使、防衛使。騎士89個,侯爵33個,男性11,18,13。嫁給皇室的女王3...[詳細信息]
8.裴行健墓
裴行健墓裴行健墓(第壹批省寶)時間:唐地址:聞喜縣郝莊鄉永慶村西南寨裴行健(619-682),聞喜縣人,吏部侍郎,吏部尚書。原來的墳墓,有石像和馬匹,在20世紀60年代的土地整理中被破壞了。現在只剩下壹塊唐代的石碑,字跡模糊不清,額頭上蓋有“唐代舊禮部尚書”的字跡。
9.裴祠石刻
在山西省聞喜縣東北25公裏的梨園站北角。梨園鎮古稱木蘭鎮,相傳是古代女英雄木蘭抗擊侵略者的鐵門。裴的廟就建在這裏。裴人以才氣著稱。裴秀闖《畫六體》和裴松之《三國誌註》;裴度平定藩鎮,恢復唐朝中央集權。神社始建於唐朝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屢遭火災破壞。歷代都有修繕。現存古碑數十座,大部分是珍貴的史料和書法藝術石刻,北周的裴洪碑,書法穩重,唐代玄宗所寫的裴光庭碑,筆畫豪放,字體優美;尹陵的名著《裴敬民題詞》不僅與馮巖關系密切,而且包含了劉壹。它端莊凝重,筆法挺拔。從金大鼎到清代,是氏族遺物的精華,書法濃厚,雕刻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