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改進造紙。他用樹皮、麻頭、布、漁網等原料,經過粉碎、搗打、抄造、烘烤等工序,制成了紙,這就是現代紙的起源。這種紙好找,便宜,質量也提高了,所以逐漸被廣泛使用。為了紀念蔡倫的功績,後人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
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紙是壹種片狀纖維產品,用於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壹般由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經過打漿、網上交錯組合、初步脫水、壓縮、幹燥制成。中國是世界上第壹個發明紙的國家。據考古發現,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就已經有了麻纖維紙。質地粗糙,數量少,成本高,知名度低。
自古以來,中國漢族勞動人民就知道養蠶和繅絲。秦漢時期,以蠶繭為絲綿的手工業非常盛行。這種處理二次繭的方法叫牙線,操作的基本點包括反復打漿搗碎蠶衣。這項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我國古代常采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對絲麻進行脫膠,這也給了造紙中植物纖維脫膠的啟示。紙是在這些技術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
歷史上關於漢代造紙技術的文獻很少,很難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但只能作為參考。壹般來說,造紙技術有很多環節,必然有壹個發展演變的過程,絕不是壹個人的工作。它是中國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造紙術早期,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以麻纖維為主,品種以苧麻、大麻為主。據說中國的棉花是東漢初與佛教同時從印度傳入的,後來用於紡織。當時使用的樹皮主要是檀香和構樹皮(也就是構樹皮)。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年,中國就已經有了紙。最初的紙是用大麻纖維或大麻織物制成的。由於造紙尚處於初級階段,工藝簡單,制成的紙張質地粗糙,松散的纖維束較多,表面不光滑,不適合書寫。壹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漢武帝時期,經過蔡倫的改進,形成了壹套比較定型的造紙工藝,工藝大致可以概括為四個步驟:
第壹種是原料的分離,即將原料在堿性溶液中通過浸泡或蒸煮進行脫膠,分散成纖維;
二是打漿,即采用切搗的方式切斷纖維,掃成漿;
第三種是造紙,即將紙漿通過滲水制成漿料,然後用撈紙機(墊)將紙漿撈起來,使紙漿在撈紙機上交織成薄濕紙;
第四種是烘幹,即將濕紙烘幹或晾幹,脫下來就成了紙。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保持不變。即使到了現代,在濕法造紙的生產中,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的造紙方法仍然沒有根本的區別。造紙技術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晉南北朝時期已有桑皮、藤皮用於造紙。到了隋代五代,竹子、檀皮、麥稭、稻稭也已作為造紙的原料,為造紙頁的發展提供了豐富而充足的原料來源。
其中,唐代用竹子制成的竹紙標誌著造紙技術的重大突破。竹子的纖維質硬、脆、易斷,技術上很難處理。用竹子造紙的成功表明中國古代的造紙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水平。到了唐代,加礬、加膠、塗粉、灑金、染色等加工技術相繼問世,為各種技術論文的產生奠定了技術基礎。生產出來的紙張質量越來越高,品種也越來越多。從唐代到清代,除了普通紙,還有蠟紙、冷金、錯金、羅紋、泥金銀加畫、砑光紙等各種珍貴紙張,以及各種宣紙、壁紙、花紙等。使紙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紙的發明和發展也經歷了壹個曲折的過程。
105年造紙術發明後,造紙術從河南傳到其他經濟文化發達地區。蔡倫在陜西洋縣封龍亭侯,造紙術傳到漢中地區,逐漸傳到四川。據蔡倫家鄉湖南耒陽的民間傳說,蔡倫生前還向家鄉傳授造紙術。東漢末年,山東的造紙也比較發達,是左博東萊縣(今葉縣)的造紙能手。二世紀造紙術在中國各地普及後,紙成為帛書和竹簡的有力競爭者。
到了第三、四世紀,紙已經基本取代了帛書、竹簡成為中國唯壹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三至六世紀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造紙術不斷革新。在原料上,除了原來的麻和紙,還擴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紙。在設備方面,繼承了西漢的造紙技術,出現了更多的活動簾床紙模。框架上放置壹個可移動的竹簾,可以反復撈出上千張濕紙,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加工制造技術上,加強了堿液蒸煮和打漿,提高了紙張質量,出現了彩色紙、銅版紙、填充紙等加工紙。
從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琪所出土的這壹時期的古紙來看,可以說紙纖維均勻打結,外觀潔白,表面光滑,可謂“輝煌燦爛”。公元6世紀,賈思勰還在《齊·姚敏書》中專門寫了兩篇文章,記載了造紙原料的處理和染黃紙的技術。與此同時,造紙術傳到了中國的鄰國朝鮮和越南,這是造紙術傳播的開端。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壹。印刷術起源於道教木刻印刷術,活躍於隋代木刻印刷術。在宋仁宗時代由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術,由蒙古人傳到歐洲,所以後來人們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現代人類文明的先驅,為知識的廣泛傳播和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首先傳播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壹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作單字的正反字符圖案,然後根據原稿選取單字,排列在字模盤中,上墨,印刷後再去掉字體,以便下次排版時再次使用。
中國記載火藥配方的第壹本書是在八世紀和九世紀寫的。書中說“硝石混有硫磺和雄黃,燒得密密麻麻”,會出現“燒起來,燒手燒臉,燒房子”的現象。這裏的“秘密”應該是蜂蜜。蜂蜜加熱後可以變成木炭。硫磺、硝石和碳混合在壹起,就是火藥的配方。
火藥的發明是人們長期煉丹制藥實踐的結果,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唐朝末年,火藥已經用於軍事。天佑元年(904年),楊行密率軍圍攻,引鄭(帶兵火燒,燒龍薩滿,引壯士先登城,被子急)。這裏所說的(飛火)是指(火炮)和(火箭)。(火炮)就是把火藥做成環形,點燃吊線,用投石機扔出去;火箭就是把火藥球綁在箭下,點燃引線,用弓射出去。到了宋朝,戰亂不斷,加速了火藥武器的發展。北宋政府建立火藥作坊,陸續制造出以燃燒性能為主的火藥箭、火炮等武器,以及霹靂、霹靂等爆發力強的武器。南宋1259年,制造了壹種以巨竹為槍管,內裝火藥的火槍。到了元代,又出現了青銅鑄火制,稱為(將軍銅)。這些武器都是由火藥爆炸驅動的,在戰爭中已經顯示出前所未有的威力。下圖是南威火槍和魏碑火藥箭。
12和13世紀,火藥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隨後傳入希臘、歐洲乃至全世界。它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推動了經濟、科學和文化的發展。直到14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才有火藥和火器的使用記錄。
在中國古代,指南針首先用於儀式、禮儀、軍事和占蔔,以及看風水時確定方位。11世紀末或12世紀初,中國船只開始使用指南針進行導航。北宋《周萍會說話》:“船主(舵手)知地理,夜觀星辰,晝觀太陽,冥冥中觀羅盤。”
先秦時期的漢族勞動人民積累了對磁現象的認識。他們在尋找鐵礦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磁鐵礦,也就是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別名氧化鐵黑、磁鐵、磁石,也叫磁性氧化鐵)。這些發現在《管子》的幾篇文章中早有記載:“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鐵的吸鐵性質很早就被發現了,《呂氏春秋》九卷精通:“慈吸鐵,或吸之。”古人把“磁性”稱為善良。古人把磁鐵吸引鐵看作是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頭是鐵之母,但石頭有善良和不善良兩種。善良可以吸引他的孩子,不善良不行。”漢代以前,古人把磁鐵寫成“慈石”,是愛石的表現。西漢時,有壹位煉丹師,名叫欒達。他利用磁鐵的特性做了兩件。通過調整兩個部分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部分相互吸引,有時它們相互排斥。欒大稱之為“鬥棋”。他把這部小說獻給漢武帝,現場演示。漢武帝又驚又喜。他被評為“五福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