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倉頡顓頊的堯舜
據統計,濮陽有100多位歷史名人。這裏有著名的政治家商鞅和呂不韋,還有僧侶和他們壹行。
商鞅是戰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商鞅(約公元前390-338年),姓公孫,因生於魏國,後被封於商地(今陜西省商洛市東南),故又稱商鞅。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進行了政治改革,重農抑商,獎勵農織,廢除貴族世襲特權,根據軍事工業的大小授予爵位,把大家庭分成小家庭。公元前356年,進行第二次變法,實行郡縣制,廢除雷場和統測。商鞅變法觸動了保守貴族的既得利益。雖然遭到朝野許多人的反對,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改革措施得以實施,增強了秦國的國力,為後來秦國統壹六國奠定了基礎。但孝死後,太子繼位,又因為變法觸動了保守貴族的利益,商鞅被車劈而死,也是壹個悲劇人物。
政治大起大落,是非曲直不好評價,包括壹些為了政治需要而設置的例子,這樣的名人就不介紹了。我想重點說說鮮為人知的天文學家蒙克和他的壹行人。因為中國人對科學的尊重和重視遠遠不夠。
在中國科學史上,唐代天文學家蒙克壹行堪稱世界級科學家。
壹行,俗名張遂,法名和尚,謚號和尚。唐朝威州長樂(今南樂縣)人。他壹生有三大成就,奠定了他在天文學上的地位:壹是他和梁令贊共同制作的渾天青銅儀,這是世界上第壹臺自動計時裝置;這也是世界上第壹次測量子午線的長度。也是世界上首次發現恒星運動現象。這些成果對促進農業生產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當他十幾歲的時候,他以聰明出名。他閱讀了大量的經典和歷史,尤其精通天文歷法和陰陽五行的研究。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聽說他很有學問,特地派人邀請他,希望能和他交朋友,企圖以此博取尊賢重男的名聲。張遂不想和他來往,但又得罪不起這個有權有勢的人,於是悄悄逃出長安,去嵩山剪發出家。他繼續在天文學和數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兩個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712年,唐玄宗即位,廣納賢才。當他聽說他的黨精通天文和數學,他召回長安。
十二宮殺手
開元九年(721),玄宗認為當時的歷法不夠準確,讓他負責天文地理勘測,修訂歷法。利用深厚的天文知識和出色的計算能力,我們的團隊制定了壹個全國性的調查計劃。為了使每個測點能夠在冬季至日、夏季至日、春分和秋分的中午測量出日影的長度,他和梁令贊合作建造了兩臺天文測量儀器:壹臺叫黃道導航儀,用來測量太陽、月亮和天空中其他線條的位置。壹種是用來顯示日月星辰在空中的運動和測量時間的,叫渾天銅儀。
儀器制成後,該組展開了大規模的測量活動,向全國13個地方派出測量員,歷時數年,最終將各地的測量數據收集到長安。在這次測量太陽陰影的大型活動中,該行還計算了子午線(南北子午線)的長度。這是世界上第壹次用直線測量子午線。線路在測定過程中還發現,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並不均勻,冬天快壹點,夏天慢壹點。所以舊歷把壹年分為24個節氣是錯誤的。根據精確的計算,他將壹年中的24個節氣分為四段:從秋分到冬季至日,從冬季至日到春分,每段88.89天,每段6個節氣,從春分到夏季至日,從夏季至日到秋分,每段93.73天,每段6個節氣。這是我們日歷的壹個重大改進。開元十五年(727),壹群人去實地考察。這種歷法準確地反映了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提出了正確劃分節氣的方法,對科學解釋天象和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顓頊、南樂倉頡、魯茲、商洋、蒙克、張慶豐青峰、鄭板橋等。
1、商鞅:戰國時期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又名公孫陽、魏陽,魏國(今河南濮陽)人,約生於公元前390年,卒於公元前338年。商鞅是戰國時期沒落貴族的後裔。他從小就喜歡學刑名。所謂刑名之學,是指建立和鞏固地主階級的壹套法家學說。商鞅年輕時深入研究了魏國的法家思想,總結了李悝和吳起變法的經驗,完善了自己的法家理論。公元前361年,下令廣納賢才,商鞅被召入秦國,獻計富國強兵之策。他提出改革的重點應放在兩個方面:壹是廢除舊的封建地主制,把秦國建成封建地主制的中央集權國家;二是推行農業戰爭政策,發展秦國農業生產,增強軍事實力。
2.倉頡:他姓侯,名賈,名石黃,人稱和倉頡。生卒年不詳。南樂縣人。黃帝的歷史學家,漢字的創始人,被傳是造字聖人。南樂縣梁村鄉西北的吳村(舊稱吳樓村,舊稱石關村,因倉頡故裏而得名)現在有倉頡嶺、倉頡寺和壹家書店。歷史學家認為倉頡出生並埋葬在斯裏蘭卡。根據傳說,倉頡開始了壹個綁繩子的圖書合同。在此之前,人們打繩結是為了記錄,也就是打大繩結,結小繩結,把相連的東西連成壹串。後來發展到用小刀在木頭和竹片上刻符號作為筆記。
3.張:字,漢族,魏州水人,初唐政治人物、軍事將領。他在唐朝與東突的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此外,他還在玄武門協助唐太宗李世民將來登基。張開始在王手下做官。漢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張回到中國。後來,他被尉遲敬德和其他人推薦到李世民,並被介紹給幕府。玄武門之亂前,李世民讓占蔔師燒龜甲來預測吉兇。張恰巧從外面進來,撿起龜殼扔在地上。他提出,“凡占蔔占蔔者,皆是定疑猶豫。現在毫無疑問。有必要占蔔嗎?”運氣不好的話,局面就不可阻擋了。希望陛下三思。”李世民深不過他的話。
4.杜鴻漸:字遜,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唐朝宰相,禮部尚書之侄,安州刺史杜之子。杜鴻漸出生於濮陽杜家,是個秀才。他在王宓參軍,掌管大理,留守朔方。安史之亂期間,杜鴻漸參與了唐肅宗的建立,並被授予兵部博士。後歷任兵部侍郎、我司河西使、我司靖南使、吏部侍郎、太常慶侍郎、魏國公。廣德二年(764),杜鴻漸升任中書侍郎,同平章。大歷元年(766),又遣項出淅川鎮,為我使赴淅川,平定崔亂。
5.杜思安:周浦濮陽(今河南濮陽)人,唐朝宰相。出生於濮陽杜之家,以清廉著稱。他在梧州當過軍官,在正縣當過縣令,在大理當過法官。後來做了安西副總護,深得西域民心,平定了王維池叛亂。開元十四年(726),杜憲被召拜為黃門侍郎、平章大臣。他擔任了三年宰相,但因與同僚李意見不合而被貶為荊州刺史。此後歷任濰州刺史、太原尹、戶部尚書、長安、禮部尚書、濰縣侯。
6、閔子騫:名失,字子謙。春秋末期,魯出生在範縣張莊鄉。他出身貧寒,生母早逝,從小就從事體力勞動,經常隨父親開車外出謀生,生活十分貧困。後來成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實推廣者和積極宣傳者,以孝的名義名揚天下。壹生不甘官職,長期在本縣工作,直到50歲去世。閔子愷的性格安靜寡言,為人恭敬端正。他像侍奉孔子壹樣侍奉孔子——在孔子身邊保持恭敬端莊的態度,不輕易造詞。子謙第壹次見到孔子時,臉色蒼白,明顯營養不良。跟隨孔子學習壹段時間後,他顯出了健康的氣色。
7.張慶豐:隋朝敦丘(今清豐縣北)人。我窮了壹輩子,開了壹輩子店,以做燒餅為業。但他對父母很好,告訴他們他每天打的第壹批燒餅是留給他們吃的,遠近都佩服他的孝心。隋文帝在位期間,張慶豐被提拔為孝子,但為了侍奉父母,沒有做官,村民們越來越敬仰。唐七年(772),朝廷析敦丘、昌樂(今南樂縣)四鄉為縣。因為張慶豐以他的孝順聞名,所以他把慶豐作為縣名。縣政府開始設立慶豐店,張慶豐的故鄉(舊址已不在)。
8.字,姓李,法家定為荊氏。西漢東郡敦丘(今清豐縣西南)。方婧師從阿良焦延壽學習《易經》。他善於預測災難,以太陽和月亮的寒冷天氣為標誌,各自從自己的壹天看世界。方靜占蔔比焦延壽更精細,他精通性情。焦延壽曾說:京生,壹個從我而死的人,稱贊他的才華,又擔心他會因此害了自己。元初第四年(公元前45年),以孝為其郎。元帝永光、趙建年間,西羌叛亂,有日食,多雲多霧,日月無光。方婧曾多次登高望遠,預言天象,他所說的近則幾個月,遠則壹年,很多都實現了。
9.子於波:名字叫於波。衛國村(今濮陽縣曲村鄉曲村)人。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期,謚號變成了兒子。因其德與德,世人皆知之為蠍子。池壹生寬厚仁慈、正直高尚。他是壹個有道德修養的名人。古人稱贊他德行正直,深得孔子的稱贊。孔子(人,魯人,儒家創始人)周遊列國,兩次衛國時都住在自己家裏。衛獻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之父,主管衛國的大臣,與國君魏公隙,思兵驅逐之,獻與公,事前與紀商議。米於波說:如果妳是壹個部長,妳可以抗議,但如果妳不能抗議,妳可以去。妳不知道別的。孫林的父親見他無動於衷,於是他帶領軍隊攻打龔賢。
10,李奕辰:唐代昌樂(今南樂縣)人。生卒年不詳。他出生在壹個官宦家庭,有許多兄弟、兒子和侄子。表哥李身居高位,哥哥李義勛從軍從官員到秘書。唐貞觀初年,他升任秀才,先後擔任禦史監、刑部侍郎、永州刺史、歷城刺史、周琦刺史,以好官著稱於世。他曾三次出使吐蕃(今西藏),壹次出使朝鮮(今朝鮮半島),為加強唐與西藏的政治聯系,促進漢藏兩個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周邊人民的往來做出了貢獻。唐朝貞觀八年(634年),吐蕃贊普(首領)向大唐進貢。為了穩定邊疆,唐太宗派使節進藏安慰。
歷史:顓頊、南樂倉頡、魯茲、商鞅、蒙克、張慶豐青峰、鄭板橋等。現在在範縣,在西辛莊,的熱線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