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大師(郭安興)
盲人天文數學家(魏普)
水天文學家(郭守敬)
探索自然的奧秘(李道元)
編選《天工開物》(宋·應星)
附:相關信息
1.郭守敬(1231-1316)是中國元代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制造家。想想字,妳是順德邢臺人(今河北邢臺)。他在元太宗出生三年,在元仁宗去世兩年。
郭守敬師從祖父郭學習天文、數學和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元世祖忽必烈攻占南宋都城臨安。統壹前夕,他下令建立新的歷法,張文倩等人主持建立了壹個新的機構——太史館。王勛掌管太史局,郭守敬輔佐。在學術上,王勛負責計算,郭負責制作儀器和觀測。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名太史館,王勛任太史令,郭守敬為知太史館而設觀象臺。這時候,楊公義等人來參加* * *。經過四年的努力,終於在至元十七年編出了新的歷法,被忽必烈命名為《計時歷》。
《授時歷》是中國古代優秀的歷法。王訓、郭守敬等人對漢代以來的40余種歷法進行了研究分析,吸收了各種歷法的長短,主張歷法的制定應以“識歷之理”(王訓)和“考為歷法之本,考之器不為儀先”(郭守敬)為原則,采取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態度,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郭守敬為歷法修訂設計和監制的新儀器有:簡易儀、高表、星象、渾天象、玲瓏儀、直立儀、豎儀、推理儀、景符、窺視儀、日食儀、星盤計時器(史書記載12種,有研究者認為最後壹種是星盤。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過三年半約200次陰影測量,確定了元代十四年至十七年冬季至日的時間。他結合可靠的歷史資料進行計算,得出壹個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天。該值與世界上現行的公歷值相同。
自西漢劉欣撰三歷以來,中國古代歷法壹直采用上元積年法和日本法計算。唐宋時期,曹石等人試圖進行變革。《授時歷》完全取消了上元的累積年,采用元十七年的冬季至日作為計算的起點,使元十八年為“元”,即始年。所用數據,個位數以下,均以100進位,即使用十進制形式的十進制,取消了日式法的分數表達式。
郭守敬晚年致力於河道工程和水利,並兼任水政監。元朝28至30年,他提出並完成了大都至通州的運河工程(即百福運河和通惠河)。至元三十壹年,郭守敬升為趙文博物館大學士,知曉太史館事務。當他負責河流工程時,他制作了壹些優秀的鐘表。
2.郭安興
北魏:禹州(今河南汝南西)人。世宗、肅宗時期,豫州人劉堅和殿中大將闕文北、郭安興,聰明絕頂。永寧寺的九層塔是羅鐘制造的,工匠是安興。舒威亦舒傳
3.魏普(生卒年不詳,活動時期公元11世紀中葉)中國北宋天文學家、數學家,安徽淮南人,布衣。我從小就熱愛天文和數學。每當我借了這方面的書,我總是把它放下,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白天工作維持家庭生計,晚上學習。久而久之,昏暗的油燈嚴重損害了他的視力,導致魏普在三十多歲時失明(與英國天文學家、反射望遠鏡的發明者格雷戈裏有著相似的命運)。從此,我以占蔔為生。同時,他以頑強的毅力磨練自己的記憶力。最後,我永遠忘不了我的耳朵,擅長算術,尤其擅長心算。當時用的歷法是“天歷”,預測7月1608會有月食。魏普實證計算發現,這種歷法誤差太大,月食不可能在預期時間發生。他上書朝廷主管古典天象的天象監,月食並沒有發生在15年7月。魏普的才華得到了沈括的賞識。宗申五年(1072),被推薦加入國子監,主持修訂《豐源歷》。宗申八年(1074)完成頒布,實行18年。
4.生活在北魏的李道元(約466-527),出生在河北省涿縣的壹個官僚家庭,少年時就酷愛遊覽。後來當了官,就走遍了全國。每次遊覽名勝古跡,他還仔細勘察水面地形,了解海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生產生活、地區變化等情況。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鏡》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準確的記載,但由於時代變遷,城市興衰,有些河流改道、更名,卻沒有在書中得到補充和說明。酈道元隨後親自註釋了水鏡。
為了寫關於水鏡的筆記,他讀了400多種書,查閱了所有的地圖,研究了大量的文物,還親自去實地查看書中的記載。水鏡有65,438+037條河流和65,438+100,000個單詞。經過李道元的註解,河河圖的數量增加到1252,有* * * 30萬字,比原作增加了20倍。書中描述了河流的起源和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以及火山、溫泉和水利工程。這本書很美,很生動,也可以說是壹部文學作品。由於它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研究它,形成了“雪梨”。
5.宋(1587-161),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的科學家。萬歷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中舉中考。然而,接下來的五次進京嘗試都失敗了。經過五次跋涉,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他說:“在萬裏,妳聞不到任何東西。”。他在田間地頭和車間裏找到了很多生產知識。他鄙視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本”的“紈絝子弟”和“文人之家”。在江西分宜縣(1654 ~ 1638)任甲骨文期間,著有《天宮吳凱》。他在序言中描述這種情況時說:“真可惜!想買奇怪的考證,卻想通過討錢來吸引同事。商略有假有真,但我缺少陳思博物館。”(沒錢想驗證,沒場地想和人討論真偽),只好“煮燈(備草)”沒日沒夜地寫書,但“大學者,棄其書桌,此書與功名進步無關。”崇禎七年(公元1634),任江西分宜縣教導員。在此期間,他對自己長期積累的生產技術等方面的知識進行了總結和整理,編著了《天工吳凱》壹書,於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出版。後歷任汀州(今福建長汀縣)知府、亳州(今安徽亳州)知府,卒於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宋壹生強調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他對勞動人民深表同情,對政府壓迫人民深感不滿。
除了《天工開物》之外,宋還寫了《十種詞》、《返本聲》、《雜文》、《原耗》,大部分已經失傳。近年來,在江西發現了宋著作的四種佚本:葉儀本、倫齊本、本和斯本。《葉儀》是壹部時政著作,對晚明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並提出了壹些改革主張。悲憫詩包括十首美人詩和四十二首憐愚詩,體現了作者憤世嫉俗、愛民的情懷。《論氣》和《談天》都是關於自然科學的著作。從這兩篇文章的標題來看,大概是《十種文字》中的壹些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