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古代是怎麽數年月時的?拜托了,各位!

古代是怎麽數年月時的?拜托了,各位!

從寒冷到夏季的周期為壹年,先秦時期壹年的長度為365.25天;月圓與滿月的周期為壹個新月,先秦時期壹個新月的長度約為29.53天。年、月和日構成了日歷的三個基本要素。日歷的主要任務是合理安排年、月、日三個周期,使之成為整數,既方便記憶,又方便使用。

歷法編制有三種:壹種是只考慮太陽運動的陽歷。最早使用陽歷的人可能是古埃及人。根據尼羅河的洪水周期,他們把壹年定為365天,分成12個月,每個月30天。12個月後,又增加了5天假期,湊成365天。後來羅馬的統治者凱撒把這五天插入不同的月份,還從二月中拿出兩天,他們認為不吉利,插入其他月份。這樣壹年有七個月31天,四個月30天,壹個月28天。在羅馬時期,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壹個回歸年有365.25天。如果只是按照這個規律來安排,每四年就會錯過壹天。所以他們在二月增加了額外的壹天。基於月相變化的歷法被稱為陰歷。現在使用陰歷的國家不多,只有少數阿拉伯人按照陰歷方法使用“伊斯蘭歷”。

中國的陰陽歷

中國的陰陽歷是第三種編制方法,它不僅考慮了月亮的滿周期和短周期的變化,還考慮了太陽的年視運動。據考證,中國從商朝開始使用陰陽歷。

農歷平均壹年有6個30天的月份,6個29天的月份,加起來是354天,與壹年365天的長度相差11天。如果總是這樣安排,每三年就會有壹個多月的間隔。於是古人想出了每三年加壹個月的辦法。這額外的壹個月被稱為閏月。但後來發現,三年加壹個月太少,無法彌補三年留下的33天;五年加兩個閏月太多了,超過了五年55天的差別。如果在19中加入七個閏月,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19的年份是6939.75。19年有228個月加上7個閏月,就是235個月,235個月的總數是6939 .55天,和19年的天數只差0.2天,也就是不到5個小時。

陰歷基本能保持月份與氣候冷暖壹致,不像陰歷,即使在六月,也可能下雪。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依次指立春、下雨、驚蟄、春分、清明、谷雨、長夏、小滿、芒種、夏至日、小暑、大暑、立秋、初暑、白露、秋分、寒露、初霜、立冬、小雪、冬至日、小寒、大寒,其中奇數順序稱為節氣,偶數順序稱為嚴寒。二十四節氣有什麽意義,在歷法中是如何排列的?

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把太陽壹年的視運動分成24等份。根據中國古度,壹周中的壹天是365.25度,每個等份是15度多壹點。很長壹段時間,中國古人認為太陽勻速運動,壹天走壹次,所以每等分相當於15天以上。古人根據實際觀測,得出某年冬季至日發生的時刻,然後從這壹時刻開始累加。冬季至日累計超過15天獲得小雪,小雪累計超過15天獲得大雪。以此類推,可以得到全年的節氣。

因為二十四節氣完整地描述了太陽的運動,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自然界物候的變化,農民春天播種秋種的時間,都是由氣候直接決定的。因此,二十四節氣多以物候變化和作物生長命名。比如“驚蟄”指的是春雷的聲音,它給在地下蟄伏冬眠的小動物發出警報,它們就會出來活動;“芒草”是指有芒的作物開始成熟,秋季作物也該開始播種了。排列二十四節氣也是中國古代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繩子,記日子,刻木頭,相見恨晚

生活在現代,我們總能知道今天是幾月幾號。因為我們的墻上、桌子上、手表上、電腦上到處都有日歷。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此的平凡,以至於我們對他們視而不見。

但是在古代,人們沒有日歷來記錄這壹天。他們應該怎麽做?壹個人要離開家。他怎麽知道自己離家多少天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想出了壹個“拴繩記日”的方法。壹個人要出遠門的時候,在腰間系壹根繩子,有壹天在繩子上打壹個結。到達目的地後,數壹數繩子上的結,就知道他走了多少天了。等我回國,壹天就解開壹個結。當所有的結都解開時,幾乎每個人都會回家。這種方法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仍被中國的壹些少數民族使用。

如果兩個人約好十天後再見面,就在壹小塊木頭或竹子上刻十個刻痕,然後從中間劈開,取壹半。每壹天,兩個人都會切掉壹個缺口。當竹片上的十個刻痕被切開,他們再次相遇的那壹天就會到來。這就是“木刻會”。

甲骨文中的歷法

殷商時期的帝王貴族經常問占蔔師:最近天氣怎麽樣?今年農業收成如何?某年某月某日發生的日食或月食是吉兆還是兇兆?占蔔師會用青銅刀把這些問題刻在龜甲上,然後用燒紅的青銅簽燒龜甲的內部。灼熱的青銅簽會讓龜甲裂開不同的紋路,占蔔師會根據這些紋路回答詢問者。這些刻在龜甲上的文字成為了漢字最古老的祖先:甲骨文。

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幾塊甲骨上,整齊地刻著六十桌枝丫。這些甲骨不像其他甲骨那樣有灼燒的痕跡,所以顯然不是用來占蔔的。後人推測可能是在殷商時期起到了歷法的作用,專門用來記錄太陽。枝記太陽的方法是依次用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克、辛、任、桂和十二地支:子、醜、陰、卯、辰、巳、午、衛、申、酉、徐、海,循環60次。如果我們假設某壹天是甲子日,那麽第二天就是醜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以此類推。幹支記日法是中國古代人民的重要創造。至於殷代歷,壹般認為它記錄了太陽、月亮的相位變化,以及月亮和太陽每年的運動。平年十二個月,閏年13個月,年底加的閏月叫三月。月份有大有小,大的月份是30天,小的月份是29天,甚至在大的月份和小的月份之間還有間隔的大的月份。

占星術

我們先從壹個占星故事入手,大致了解壹下中國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運用占星術的。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崔浩不僅是皇帝的顧問,也是著名的占星家,他經常通過占星術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有壹次,太史令向皇帝報告,木瓜星官方駐地的火星不知何故失去了蹤跡,可能降落在了某個國家,給那個國家帶來了災難。皇帝嚇壞了,馬上問大臣馬爾斯去哪裏了。

安徽阜陽出土漢二十八夜盤

根據火星消失的兩天,即“耿武”和“韋辛”,崔浩判斷,根據十二分,和吳昕是秦國的分界線,所以火星壹定去了後秦(與北魏同時期的小國)。當時,朝鮮沒有壹個大臣相信崔浩。結果,80天後,火星真的出現在秦國分裂的,並停在了。那壹年,後秦國大旱,謠言四起,人心浮動。第二年,國王死了,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鬥。沒幾年,國家就崩潰了。這壹次,占星術被稱為神。事實上,崔浩知道火星是順行、逆行和保守的。稍加計算,他就能知道火星去了哪裏。而且他作為皇帝的謀士,掌握了大量的秦末社會政治情況,所以他對秦末國家命運的判斷並不神秘。

分界線

春秋戰國時期,很多諸侯國被分封。這就給占星家提出了壹個問題:世界那麽大,諸侯國那麽多,天空卻只有壹片。如果天空出現某種天文現象,應該警告哪個國家和地區?古代中國人的解決辦法是讓地上的州、國瓜分天球,這樣某壹天區域出現的天象就會對應到某壹州、國的頭上,這就是分割線理論。

晉書?《天文誌》記載了十二個古國的名單,分別是兗州、禹州、幽州、揚州、青州、並州、徐州、冀州、益州、永州、三河、荊州,把鄭、宋、燕、吳越、齊、魏、魯、趙、魏、秦、周、楚十二個古國,分為十二次、十二次、二十八次。對於二十八宿,因為二十八不是十二的整數倍,二十八宿占天的範圍有寬有窄,占星家就把壹些宿劃分出來,讓同樣的宿分屬不同的州和諸侯國。

出自晉書?從《田文誌》記載的十二國劃分名稱來看,作為星占學基礎的劃分理論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成型,但早在李周就有這樣壹句話:“以星宿辨九州之地,所圍疆域皆分星宿,以觀兇吉”,幾乎涉及了劃分理論的所有要點。

老恒星年表

木星為歲星,公轉周期為11.86年。根據古人的說法,木星大約在十二年後會出現在同壹天空區域。所以人們把赤道帶平均分成12等份,由西向東依次稱為、、、樓、梁、石神、鵪鶉頭、鵪鶉火、鵪鶉尾、壽星、火、木析。這種劃分方法叫做“十二次”。當壹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時,寫下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將解釋事件發生的時間。如《國語》中擊敗殷時說:“吳王斬其劍,十八歲活在鵪鶉火中。”。這種年表叫做年代法。

十二天十二次。

黃赤交角

地球有公轉和自轉,其軌道向外延伸並與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稱為黃道;自轉軌道面向外延伸與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稱為赤道。黃道面和赤道面不重合,兩者之間存在約24度的夾角,稱為黃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中國古代稱之為黃赤距。

渾儀是中國古代測量日月太陽五星位置的主要儀器,它測得的數據是天體的赤道坐標。眾所周知,太陽運行在黃道上,其他月亮和五大行星也運行在黃道附近,所以古人編制歷法時,往往會將赤道坐標換算成黃道坐標。為了做這個換算,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黃赤嬌的數據。漢代人普遍認為黃與遲交角約為1分。唐代徐昂測得的誤差為37秒,達到了相當高的精度。

《周算經》中記載了壹種非常簡單的用八尺尺量黃赤和赤之間距離的方法。冬季至日中午測量的桌子的影子長度是壹英尺三英尺,夏季至日的影子長度是壹英尺五英寸。知道了測量的地理緯度,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識和三角知識,就可以得到黃池距離。

歲差

歲差是由於太陽、月亮和行星對地球赤道凸出部分的引力,改變了地球自轉軸的方向。很多人小時候都玩壹種叫陀螺的小玩具。地球的旋轉軸不斷變化,就像壹個斜著旋轉的大陀螺。同時旋轉軸在天空中轉圈,但速度沒有玩具陀螺快。地球自轉壹周需要壹天,但它的自轉軸在空中自轉壹周大約需要26000年。這種緩慢的運動叫做歲差。歲差在天文觀測中表現為兩個方面:壹是黃道與赤道的交點:春分點和春分點沿黃道向西移動;第壹,北天極在恒星背景中不斷變換位置。

歲差遺傳圖譜

春分向西移動。

公元330年,東晉的於觀測到了壹顆星在黃昏時分穿過南中天的時刻,並與古代記錄進行了對比,發現春秋的春分和冬夏的至日都已經西移,於是他得出了壹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太陽在恒星背景中的某個位置轉壹圈再回到原來位置所用的時間,並不等於壹個冬季至日到下壹個冬季的時間間隔。所以他提出了“天是天,歲是歲”的觀點,這就是歲差的概念。同時,他還給出冬季至日每50年沿赤道西移的數據,這成為中國古代日益精確確定年齡差的開端。

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幾塊甲骨上,整齊地刻著六十桌枝丫。這些甲骨不像其他甲骨那樣有灼燒的痕跡,所以顯然不是用來占蔔的。後人推測可能是在殷商時期起到了歷法的作用,專門用來記錄太陽。枝記太陽的方法是依次用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克、辛、任、桂和十二地支:子、醜、陰、卯、辰、巳、午、衛、申、酉、徐、海,循環60次。如果我們假設某壹天是甲子日,那麽第二天就是醜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以此類推。幹支記日法是中國古代人民的重要創造。至於殷代歷,壹般認為它記錄了太陽、月亮的相位變化,以及月亮和太陽每年的運動。平年十二個月,閏年13個月,年底加的閏月叫三月。月份有大有小,大的月份是30天,小的月份是29天,甚至在大的月份和小的月份之間還有間隔的大的月份。

占星術

我們先從壹個占星故事入手,大致了解壹下中國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運用占星術的。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崔浩不僅是皇帝的顧問,也是著名的占星家,他經常通過占星術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有壹次,太史令向皇帝報告,木瓜星官方駐地的火星不知何故失去了蹤跡,可能降落在了某個國家,給那個國家帶來了災難。皇帝嚇壞了,馬上問大臣馬爾斯去哪裏了。

安徽阜陽出土漢二十八夜盤

根據火星消失的兩天,即“耿武”和“韋辛”,崔浩判斷,根據十二分,和吳昕是秦國的分界線,所以火星壹定去了後秦(與北魏同時期的小國)。當時,朝鮮沒有壹個大臣相信崔浩。結果,80天後,火星真的出現在秦國分裂的,並停在了。那壹年,後秦國大旱,謠言四起,人心浮動。第二年,國王死了,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鬥。沒幾年,國家就崩潰了。這壹次,占星術被稱為神。事實上,崔浩知道火星是順行、逆行和保守的。稍加計算,他就能知道火星去了哪裏。而且他作為皇帝的謀士,掌握了大量的秦末社會政治情況,所以他對秦末國家命運的判斷並不神秘。

分界線

春秋戰國時期,很多諸侯國被分封。這就給占星家提出了壹個問題:世界那麽大,諸侯國那麽多,天空卻只有壹片。如果天空出現某種天文現象,應該警告哪個國家和地區?古代中國人的解決辦法是讓地上的州、國瓜分天球,這樣某壹天區域出現的天象就會對應到某壹州、國的頭上,這就是分割線理論。

晉書?《天文誌》記載了十二個古國的名單,分別是兗州、禹州、幽州、揚州、青州、並州、徐州、冀州、益州、永州、三河、荊州,把鄭、宋、燕、吳越、齊、魏、魯、趙、魏、秦、周、楚十二個古國,分為十二次、十二次、二十八次。對於二十八宿,因為二十八不是十二的整數倍,二十八宿占天的範圍有寬有窄,占星家就把壹些宿劃分出來,讓同樣的宿分屬不同的州和諸侯國。

出自晉書?從《田文誌》記載的十二國劃分名稱來看,作為星占學基礎的劃分理論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成型,但早在李周就有這樣壹句話:“以星宿辨九州之地,所圍疆域皆分星宿,以觀兇吉”,幾乎涉及了劃分理論的所有要點。

老恒星年表

木星為歲星,公轉周期為11.86年。根據古人的說法,木星大約在十二年後會出現在同壹天空區域。所以人們把赤道帶平均分成12等份,由西向東依次稱為、、、樓、梁、石神、鵪鶉頭、鵪鶉火、鵪鶉尾、壽星、火、木析。這種劃分方法叫做“十二次”。當壹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時,寫下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將解釋事件發生的時間。如《國語》中擊敗殷時說:“吳王斬其劍,十八歲活在鵪鶉火中。”。這種年表叫做年代法。

十二天十二次。

黃赤交角

地球有公轉和自轉,其軌道向外延伸並與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稱為黃道;自轉軌道面向外延伸與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稱為赤道。黃道面和赤道面不重合,兩者之間存在約24度的夾角,稱為黃道面和赤道面的交角。中國古代稱之為黃赤距。

渾儀是中國古代測量日月太陽五星位置的主要儀器,它測得的數據是天體的赤道坐標。眾所周知,太陽運行在黃道上,其他月亮和五大行星也運行在黃道附近,所以古人編制歷法時,往往會將赤道坐標換算成黃道坐標。為了做這個換算,不可避免的要用到黃赤嬌的數據。漢代人普遍認為黃與遲交角約為1分。唐代徐昂測得的誤差為37秒,達到了相當高的精度。

《周算經》中記載了壹種非常簡單的用八尺尺量黃赤和赤之間距離的方法。冬季至日中午測量的桌子的影子長度是壹英尺三英尺,夏季至日的影子長度是壹英尺五英寸。知道了測量的地理緯度,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識和三角知識,就可以得到黃池距離。

歲差

歲差是由於太陽、月亮和行星對地球赤道凸出部分的引力,改變了地球自轉軸的方向。很多人小時候都玩壹種叫陀螺的小玩具。地球的旋轉軸不斷變化,就像壹個斜著旋轉的大陀螺。同時旋轉軸在天空中轉圈,但速度沒有玩具陀螺快。地球自轉壹周需要壹天,但它的自轉軸在空中自轉壹周大約需要26000年。這種緩慢的運動叫做歲差。歲差在天文觀測中表現為兩個方面:壹是黃道與赤道的交點:春分點和春分點沿黃道向西移動;第壹,北天極在恒星背景中不斷變換位置。

歲差遺傳圖譜

春分向西移動。

公元330年,東晉的於觀測到了壹顆星在黃昏時分穿過南中天的時刻,並與古代記錄進行了對比,發現春秋的春分和冬夏的至日都已經西移,於是他得出了壹個非常重要的認識:太陽在恒星背景中的某個位置轉壹圈再回到原來位置所用的時間,並不等於壹個冬季至日到下壹個冬季的時間間隔。所以他提出了“天是天,歲是歲”的觀點,這就是歲差的概念。同時,他還給出冬季至日每50年沿赤道西移的數據,這成為中國古代日益精確確定年齡差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