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發現的。當時他們不知道這是古代遺物。它只被用作治療所有疾病的藥材“龍骨”。許多刻有甲骨文的龜甲和獸骨被磨成粉末,浪費了許多極其珍貴的文物。後來清朝末年的官員、金石學家王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從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中發現了甲骨文。安陽市西北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殷墟”所在地。百年來,通過考古發掘等手段,在當地共出土甲骨154600余片。此外,甲骨文也出現在河南和陜西的其他地區,從商代晚期(約公元前1300年)壹直持續到春秋時期。
甲骨文有壹種對稱而穩定的模式。書法有三要素,即用筆、完字、作曲。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來看,甲骨文已經發展成為壹種更加嚴謹和系統的文字。漢字的“六字”原則在甲骨文中有所體現。但是原圖和文字的痕跡還是很明顯的,象形的意思也很明顯。
2017 165438+10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中文名
甲骨文
外國名字
甲骨文
另壹個名字
又稱文琪、甲骨文、龜甲和獸骨銘文。
發現網站
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自然
目前,中國發現了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早的有完整體系的文字。
甲骨文因刻寫在龜甲獸骨上而得名,是商代流傳的書跡。[1]內容是記錄盤庚遷徙紂王270年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書跡。殷商有三個特點,即信史、飲酒、崇鬼神;正因為如此,這些決定了捕魚、征服、農業等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被重新發現,成為研究中國文字的重要資料。商代筆墨精良,書體因雕版而薄而尖,有刀鋒之趣。受文風興衰的影響,可以分為五個時期,下面介紹。商代晚期,從盤庚遷至商紂王,歷時約273年,經歷了12的第八世王。在這壹時期,甲骨文應分為早期和晚期。關於商代甲骨年表的研究,眾說紛紜。現在主要采用董作斌基於世系、稱謂、貞節等十個標準的五階段說,即第壹階段:盤庚、蕭新、蕭藝、武丁;第二階段:祖庚和祖嘉;第三期:嚴新與康定;第四期:武藝、文鼎;第五期:第壹期和帝辛。
***12張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國八千年文明史的組成部分,是中國正統的文字之壹(巖壁圖形、陶文、陶器符文、陶器銘文、甲骨文、甲骨文、銘文、金文、木簡、木簡隸書、木簡小篆、石刻、漢代隸書)。(傅、黃帝、、文、王羲之)
第壹,雄偉時期
從盤庚到武定約壹百年,受武定盛世的影響,書法風格宏大壯闊,是甲骨文書法的極致。總的來說,筆畫圓潤銳利,曲折交錯,變化多端,無論胖瘦,都極富蒼勁。
第二,我真誠地希望
從祖庚到祖甲,大約用了四十年。兩人都算得上聖王。這壹時期的書法是真誠的,大體上繼承了前代的風格,墨守成規,很少有新的創造,但沒有前代那樣蒼勁豪放。
第三,衰退期
Suan信來到康定已經十四年了。這壹時期可以說是殷代文風衰微之秋。雖然還是有不少工整的書,但是段落零散不規則,不那麽規整,有些幼稚混亂,加上錯別字的數量也不少見。
第四,陡峭期
從武夷山到丁,大約用了十七年時間。武文丁決心恢復武定時代的恢弘氣勢,書法風格轉為剛健渾厚,顯示出中興的大氣,細長的筆法中帶有非常濃厚的風格。
第五,嚴格時期
從第壹次到帝辛,大約89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略接近二期;長度加長,謹小慎微,沒有頹廢之癥,缺乏英姿。
甲骨文上的細字也受刀雕的影響。在占蔔中,“是”或“否”常刻在龜甲中央縱線的兩側,從中線向左右書寫,所以兩邊對稱和諧,具有對稱之美。並且刻制後的大小字都用筆墨填色,或者正反面都用朱墨填色,更具藝術性,堪稱書籍史上的奇跡。
有四個主要項目:
(1)加工刮下的龜甲和獸骨應由專門的占蔔者保管。占蔔師在它們的邊緣刻上說明這些甲骨文的來源和儲存的筆記,這被稱為“筆記銘文”;
(2)占蔔時,占蔔者用燃燒的紫荊花木柱燒灼鉆窩槽,使骨裂前端呈“占蔔”狀。這種破解被稱為“占蔔”,是推斷占蔔吉兇的依據。在早期的甲骨文下,刻有占蔔順序的數字,也稱為“兆序”;
(3)甲骨文的主體部分是甲骨文,即占蔔活動結束後記錄占蔔活動進展和結果的銘文。大多刻在甲骨正面,也有刻在背面的;
(4)六十支,以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人、鬼)和地支(子、醜、陰、卯、辰、巳、午、衛、申、酉、戌、亥)命名
此外,甲骨文中還有壹些人在當時學會了刻甲骨文並練習雕刻作品,他們被稱為“Xi刻”或“Xi齊”。
甲骨文的大部分內容是商代王室占蔔的記錄。商朝人大多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過問。有些占蔔是關於天氣的,有些是關於耕作的收成的,有些是關於疾病和早生的,還有打獵、戰鬥、祭祀等大事需要問!因此,甲骨文的內容可以窺見商代人們的生活,以及商代的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