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周易占卜 - 民俗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麽?

民俗學研究的對象是什麽?

1,口頭民俗(口頭文學)

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童話、諺語、謎語、繞口令、民歌和史詩。

2、風俗和民俗(儀式)

家族制度,社會制度,婚喪嫁娶,迷信,遊戲,民間舞蹈,民族音樂。

3、宗教民俗(信仰)

民間宗教,佛教,道教,輪回,妖怪,占蔔,巫術,民間療法。

4.物質民俗(長民生活)

民間藝術,民間飲食,民間服飾,民間建築。

擴展數據

中國民俗學運動的起源與蔡元培和魯迅的倡導密切相關。蔡元培是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1917至1922任北大校長期間,倡導科學民主,聘請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劉半農進步學者等著名學者,使北大煥然壹新。調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後,他繼續宣揚自己的進步思想。

它對中國的民俗運動起到了重要的啟蒙、引導和推動作用。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半個世紀裏,婁子匡、鄧、楊承誌、楊堅、王覺嶺等學者對中國的民俗學運動都進行過分期討論:鄭因寫作時間較早,被劃分為1935(他稱之為“時代”)兩個時期。

也就是說,“民國七年,北大開啟了草木時代,民國167年至22年,廣州中山大學耕耘播種,開花結果;楊承誌、婁子匡、王覺嶺分為三個時期:北京大學、仲達大學和杭州。楊堅的《中國民俗學運動簡史》,寫於1948年,分為五個時期,即1922-1925年北大起源。

廣州仲達大學的鼎盛時期1928-1930,杭州的衰落時期1930-1935,復興時期1936-1937,《北平近九年民俗學研究》。

只有中國的民俗運動發展了相當長的壹段時間,才能從時代的高度去審視、梳理、尋找更客觀、更實用的分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