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大部分內容是商代王室占蔔的記錄。商朝人大多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過問。有些占蔔是關於天氣的,有些是關於農耕的收成的,有些是關於疾病和早生的,還有狩獵、戰鬥、祭祀等大事需要問。因此,甲骨文的內容可以窺見商代人們的生活,以及商代的歷史發展。
甲骨文的歷史價值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壹篇《殷本紀》,詳細記錄了商朝的世系和歷史。以前史學界很多人對這些記載持懷疑態度,因為沒有文字記載,也沒有留存實物資料來證明。
本世紀初,羅振玉在其甲骨中發現了商代第壹男、第壹王的名字,證實了這些甲骨所來自的小村莊就是殷墟所在地,史書上稱“洹水南,殷墟上”。
此後,學者王國維對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古王公進行了詳細考證,並與《史記》中的記載進行了比較,證實了《史記》中殷本紀的可信度。商朝第10任國王盤庚於公元前1318年將都城由燕遷至殷。此後歷經12個八代君王,在此建都273年。這些研究成果使考證可靠的中國歷史提前了壹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