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在戰國時期,有壹個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叫做“陰陽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齊國的鄒衍、鄒雙。隨著世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壹切都是二分法的簡單思維方式已經無法解釋眼前發生的事情。從而衍生出壹種新的思維方式,如“八卦”,用來表示陰陽的運動變化,表現各種自然現象,可以用來推算時間的流逝,自然的變化,人生的各種機遇。睿智的古人於是將這些現象的解釋整理成《易》,周朝流傳至今的工具書就是《易經》。“五行學說”是從金木認為火、水、土五種基本物質“不斷循環變化”的理論發展而來的。學習陰陽五行學說,可以從天體運行的計算中擬定歷法,掌握世間萬物。後來發展出專門研究天體的天文學家,歷法專家,五行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