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禪宗禪師如何收徒、教徒、教衣的故事,壹代又壹代,充滿了哲理意味,可以寫成壹本傳奇的書。
從釋迦牟尼、大乘的《花笑》到達摩,禪宗在西方世界傳播了28代。達摩從印度傳來,成為中國禪宗的始祖,稱為“始祖”。
達摩於公元527年由海路來到中國,於21年9月在廣州登陸。現在,廣州人民南路上的“來自西方的土地”是達摩進入中國的第壹站。後來達摩受梁武帝之邀去了南京,但與梁武帝的機緣不期而遇,於是渡過長江來到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潛心修煉。這就是“面壁十年”(“面壁九年”)這個著名典故的由來。
當時有壹個叫申光的和尚,為了得到佛法的真傳,在三伏天和深冬的大雪中,長期站在法門外,甚至砍斷自己的手臂,以示不屈的意誌。這就是我們談到的第二個祖先惠科。慧是壹位學者。他覺得《莊彜書》並不完美,改讀佛書覺得很投緣。
後來,惠科在洛陽繼承佛法,弘揚佛教,弟子眾多。壹天,壹個四十多歲的和尚患了嚴重的風濕病(麻風病),他要求惠科懺悔他的罪過,並請他出家。惠科說:“先把妳的‘罪業’給我。”俗人想了半天說:“找不到。”惠科說:“我已經替妳坦白完了。”居士恍然大悟,說:“我今天才知道,罪的東西不在它本身,也不在外面,也不在內外之間。”這個居士悟性很高,這個回答符合釋迦牟尼在靈九山上對尊者葉佳所教的“實相無相”的精髓。“實相無相”是指真佛的真面目和佛性是永恒的,不能用壹個具體的東西來表達。於是二祖為他舉行剃度儀式,取名“僧夫人”。
殘和尚成為中國第三代禪宗大師。壹天,壹個年輕的和尚求他教他如何擺脫人類的痛苦。三祖問:“誰在綁妳?”小和尚想了很久,說:“沒人綁我。”三祖說:“既然沒有人束縛妳,為什麽還需要要求解脫?”小和尚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束縛我的其實是“我”。只要我沒有束縛自己,身心與天地融為壹體,來去無傷,豈不是壹個覺悟大、自由自在的身體?這個小和尚就是後來的四祖道士信。
四祖信奉廣教法語,卻沒有找到符合他理想的接班人。有壹天,他在去湖北黃梅山的路上,遇到壹個長相奇特英俊的孩子,就問他:“孩子,妳姓什麽?”孩子說:“我姓佛性。”道心問:“妳怎麽沒有自己的姓?”孩子說:“佛性本來說的是‘空’,我的性和佛性壹樣,所以我沒有。”結果,這位具有非凡智慧的神童後來被四位祖先傳下來,他被命名為五祖弘忍大滿禪師,成為禪宗的第五位祖先。
從第壹個祖先到第四個祖先,這四個人以壹種非常特殊的方式選擇了他們的繼承人。第壹個是善意承認的。第二個是俗人,年紀大壹些,但壹句話,他悟出了“罪如心與佛,不分內外,不內外,不中”,於是成了繼承人;第三個是小和尚,但他從“沒人束縛我”中悟出了自在的本質,所以雖然資歷極淺,但三祖還是認定他是傳人。第四個更讓人吃驚。這是壹個奇跡。老師找徒弟,但壹切都是必然的,生成往往是偶然發生的。於是,壹個沒有姓的小神童就成了大名鼎鼎的五祖。即使在選擇接班人這麽重要的問題上,禪師也壹直是兼收並蓄的——只要是真才實學,不管是“居士”、“小沙彌”、“風病”患者還是黃口小兒,只要根基好,都會精心培養接班人,頗有點“唯才是舉”的味道。
然而,最著名的故事是後來成為禪宗六祖的慧能與沈繡爭奪合法繼承人。這就是沈繡“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的故事經常擦拭,不要沾上灰塵。”以及慧能的“菩提無樹,鏡中非臺。什麽都沒有,哪裏引起灰塵了?“我兒子不見了。為什麽慧能比沈繡強?因為大乘佛教認為世界是由“土、水、火、風”四大要素構成的,凡是肉眼能看到的,血肉耳能聽到的,都只是壹個過程,都會變質,甚至毀滅——人會死,山會塌,河會枯。所以,最深刻的回答應該是:身心與世界的統壹。當時慧能還是佛教的臨時工,但他對釋迦牟尼的“天地唯壹”頗有信心,其言論尖銳地駁斥了神靈的“菩提樹”、“鏡塔”、“勤拭”、“塵垢”等觀點。
看到慧能的開悟大道,五祖半夜把他請到方丈面前,對慧能說:“我教妳代表禪宗的衣缽。如果很多人不服氣,就會有人爭衣缽,甚至殺了妳。所以,接過衣缽後,妳的生命會像壹根線壹樣危險而脆弱。妳必須連夜南逃,等到時機成熟,才可以公開教弟子傳法。”。直到15年,慧能才出現在廣州的霍卓基(今光孝寺),隨後到韶關寶林寺傳教,成為中國禪宗第六祖。
作者是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來源:南方日報網站:/religion/200705/24/t 2007 05 24 _ 11477481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