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檔案的歷史淵源
占蔔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流行習俗。殷商時期,商朝的壹切大事,如祭祀、征伐、成熟、天氣、商王狩獵、疾病、分娩、未來十天的運勢等,都由商王或史家用龜甲或獸骨詢問,有的還被多次詢問,以求得保佑和祝福。占蔔用的甲骨要經過矯正,占蔔有壹定的程序,然後按照規定把占蔔的原始故事刻(寫)在甲骨上。壹篇完整的甲骨文,大多包括記錄占蔔日期和占蔔者姓名的記敘文、記錄占蔔事項的生平陳述、因占蔔而判斷吉兇的陳述、記錄未來應驗的證言。但出土的實物表明,在骨頭或龜甲上這樣完整的檔案並不多。殷墟甲骨文中除了蔔筮活動中形成的大量甲骨文外,還有檔案中記載方及其副將進貢和狩獵收獲數量的註表、分支表、族譜表、祭祀表等。在殷代社會,商王與史家不僅是占蔔活動的主持者,也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所以這些資料都是當時的政治記錄,都是商朝重要的皇家檔案。甲骨檔案形成後,大多集中在殷都祠堂的窯洞裏,甚至連殷王在外地占蔔形成的甲骨檔案,也被運回殷都保存,由史家(占蔔師)管理。管理方式壹般按照朝代排列。很多甲骨都是按照占蔔的順序編號的,有的上端有壹個穿孔,可能是有些甲骨為了保存要紮進書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