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寫於中國商朝末年,也就是周文王還只是商朝的壹個臣子的時候。後來,商紂王怕嵇昶造反,把他騙到朝戈,以寫書的名義把他囚禁起來。後來,姬昌在獄中的十年間寫下了《易經》。從此,中國文化開始有了新的詮釋。無論是孔子的禮義廉恥,還是老子的道學,都是受到《易經》智慧的啟發。
很多人壹提到周易,就想到算命、占蔔。易經最初的作用確實是以占蔔為基礎的。易經把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結合起來,用幹坤代表陰陽。老子說:“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中幹坤生於陰陽,八卦由此發展,衍生出六十四卦,每壹卦都結合了農業、天氣、人的關系,系統闡述了占蔔、風水。《易經》之所以成為中國古代人的精神紐帶,是因為作為壹部占蔔書,它比孔子更早地闡述了人的精神和意誌,用自然規律勸人向善。
易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最早有系統道德規範的中國人。它成為後來儒家文化和中國文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