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它落在農歷八月十五,適逢三秋的壹半,因此得名“中秋節”,也稱為“中秋節”。因為這個節日是在秋天和八月,所以又叫“秋節”、“八月節”、“八月會”。還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及相關的節日活動,所以也叫“團圓節”、“女兒節”。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著月亮,所以又俗稱月亮節、月亮節、月亮節、月亮節、月亮節。在唐代,中秋節也被稱為“校正月亮”。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亮的崇拜,在月亮下唱歌跳舞尋找配偶的習俗,是古代秋天祭奠土地神的遺風。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李周。根據中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壹年有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在三秋,第二個月被稱為中秋節,所以中秋節也被稱為“中秋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賦予了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亮上的癩蛤蟆到玉兔,從吳剛到嫦娥奔月女神,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壹幅美麗的景象。從漢代到唐代,墨家詩人紛紛吟詠月亮及其事件,8月15日的滿月成為他們抒發情懷的絕佳時刻。北宋唐太宗年間,官方正式將8月15日定為中秋節,本意是在三秋中部,屆時全民都會慶祝。中秋之夜,明月當空,光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滿月視為團圓的象征,8月15日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壹年中重要的節日,與科舉有著非常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歷來是統治者非常重視的大事。而三年壹次的秋季比賽剛剛定於八月舉行。當風景和激情結合在壹起,人們就會把高三考試的人當成月月中得桂冠的人。每逢中秋節,都要隆重慶祝,這已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習俗。代代相傳,中秋節逐漸成為中國漢族三大節日之壹(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中秋節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古代有壹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使得大地冒煙,海洋幹涸,普通人無法再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壹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侖山頂,拉開弓,壹口氣射下了九個多余的太陽。
後羿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很多仁人誌士來這裏求學當老師。奸詐狡猾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獵,後羿所有的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人們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婦。
壹天,後羿去昆侖山訪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立馬升天成仙。
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孟鵬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
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
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
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已經逃走了。我氣得後羿捶胸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夜空,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特別皎潔明亮,有壹個搖曳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來到嫦娥最喜歡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喜歡的吃蜜鮮果,在月宮遙祭緬懷嫦娥。
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從那時起,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以明朗的姿態和絢爛的色彩贊美和歌頌了嫦娥。對比古代文獻中對嫦娥的記載,可以看出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大量的加工和修飾,使嫦娥的形象如月亮壹般美麗,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與近代廣為流傳的嫦娥奔月女神相反,中國所有古文字叢書《靈仙》記載了“嫦娥變蛤蟆”的故事:“嫦娥娶了妻子,偷了太後的長生不老藥,帶到了月亮上。會去,占領黃泉。智說:“嵇,妳回妳姐姐那裏去,妳壹個人往西走。”。‘天昏地暗的時候,妳不會驚訝,也不會害怕,但以後妳會繁榮昌盛。’嫦娥為了蟾蜍,把自己托付給了月亮。“嫦娥變成癩蛤蟆後,整天被罰在月宮裏,過著孤獨悲慘的生活。李商隱曾在壹首詩中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仙丹,夜不能寐。"
舞鋼砍桂
擡頭看明月,可以看到有壹些黑影。在我國,據說這是吳剛伐桂。到了唐代,演繹出了吳剛伐桂的神話。據說月月中旬,月桂樹高達500英尺。這棵桂樹不僅高大,還有神奇的自愈功能。有個叫吳名崗的西河人,原來是個樵夫。他癡迷於童話,但他拒絕壹直專心學習。於是天帝大怒,留在月宮,命他砍倒月宮裏的桂花樹,說:“妳把桂花樹砍倒了,就得到了童話。”但是,吳剛每砍壹斧,樹傷口馬上就好了。日復壹日,吳剛砍桂的願望依然沒有實現。所以吳剛常年在月宮砍月桂,卻砍不到樹。他壹直在砍樹。
於菟道窯
相傳三位仙人化作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貍、猴子、兔子乞討食物。狐貍和猴子都有食物可以幫助,但是兔子卻無能為力。後來,兔子說:“妳可以吃我的肉!”他跳進火裏把自己烤熟了。仙女大為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變成了玉兔。
玉兔進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壹對兔子,修行千年,成了神仙。他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都是純白乖巧的。
壹天,玉皇大帝把雄兔召喚到天宮。他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妻兒,穿過雲霧去了天宮。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兵天將和嫦娥壹起走開,兔仙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就問附近壹個守護天門的神。兔仙聽說她的遭遇後,覺得嫦娥無辜受害,很同情她。但我的力量是微薄的,我能做些什麽來幫助?想到嫦娥壹個人在月宮裏是多麽的孤獨和悲傷。要是有人作伴就好了,突然她想起了四個女兒,於是她立刻飛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事告訴了母兔,說要送個孩子來陪嫦娥。母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卻舍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相當於割掉了她心裏的肉!幾個女兒舍不得離開父母,都是淚流滿面。公兔認真地說:“如果我壹個人被關起來,妳會陪我嗎?”嫦娥是為了救百姓才被綁起來的。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
孩子們理解父親的心,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笑得眼裏含著淚水。他們決定讓他們最小的女兒離開。
小玉兔告別父母姐妹,去了月宮和嫦娥壹起生活!
玄宗漫遊了月宮
在唐朝,最具傳奇色彩的是夜宮傳說。相傳,唐玄宗和沈以及洪都道士都在中秋節賞月。玄宗突然想去參觀月宮,於是石天去了。壹出發,他們三個就去了青雲,在月宮轉悠,但月宮戒備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從外面俯瞰長安的皇城。這時,他們突然聽到了仙女般的聲音,美麗而美妙,動人!唐玄宗對旋律壹向熟悉,所以把它背在心裏。這恰恰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何聞!”以後,玄宗在月宮回憶仙娥的音樂和唱腔,自己作曲編舞。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唐尼羽歌”。
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節和祭拜土地神的必備祭品。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從元末流傳下來的。
相傳當時中原人民不甘被蒙古人統治,有誌之士都想反抗元朝。然而,他們想整合抵抗力量,卻無法傳遞消息。於是劉伯溫試圖散布瘟疫的謠言,讓人們買月餅在中秋節吃,以避免災難。每個人都買了月餅,回家後切開。裏面藏著壹張紙條,上面寫著“八月十五起義”,於是人們紛紛響應,從而壹舉推翻了元朝。因此,月餅成了中秋節合適的食物。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祭月是中國壹個非常古老的習俗。據歷史記載,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陽,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蒼天的習俗。其禮拜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它位於四個方向:東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在春而陽,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這裏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給月亮獻祭。這種習俗不僅為朝廷和上層貴族所奉行,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影響到民眾。
文人賞月
賞月習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享樂。民間中秋活動始於魏晉,但並未成為壹種習慣。在唐代,在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許多詩人在他們的傑作中寫下了關於月亮的詩。到了宋代,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節,並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的是,宋人賞月更多的是因為感受到物傷,常常以陰晴圓缺比喻人間事。即使是中秋之夜,皎潔的明月也掩蓋不了宋人的憂傷。但對宋人來說,中秋節還有另壹種形式,那就是世俗的歡樂的節日:“中秋前,各店賣新酒,妳家飾亭臺,百姓爭酒樓玩月,千裏聽歌,戲壹直到天明”(《東京之夢·中國》)。宋朝的中秋節是壹個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亮的遊客絡繹不絕。
民間拜月
明清以後,由於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日本和中國的世俗年味濃郁。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化、神話化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崇拜、祈禱和世俗的感情、願望構成了普通民眾中秋習俗的主要形式。因此,“民俗拜月”成了人們對團圓、娛樂、幸福的向往;按月送愛。
“燃燒的寶塔”
在壹些地方,有中秋節燒寶塔的習俗。每當夜幕降臨,月光遍地的時候,朋友們就來到屋前屋後的空地上,撿拾碎磚瓦,堆起小佛塔,在壹些大的空地或廣場上搭起大佛塔,類似於主塔,裏面是空心的,裏面塞著柴火。成年人經常興致勃勃地來參加這類活動。尤其是壹些老人,他們會在寶塔前擺壹個小壇,桌上放著月餅、甜藕、橘子、柚子等圓形供品,點上香和蠟燭。當所有的佛塔都堆好後,有人喊了壹聲“點火”,於是壹起點燃了佛塔裏的柴火,紅色的火焰升騰起來,火花四濺。很快,佛塔內外燒紅,非常壯觀美麗。
傳說這壹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建立後,漢人受到血腥統治,於是漢人進行了不屈的抵抗,各地開會過中秋節,在寶塔的頂樓上點燃了小號。類似於山頂平臺的大火,雖然這種反抗被鎮壓了,但是燒寶塔的習俗還是保留了下來。這個傳說類似於中秋節吃月餅的傳說。
月光馬
明清時期,月神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早期單純的以嫦娥為主要形象的道教月宮,轉變為月光菩薩和玉兔的世俗形象。在此期間,人們奉獻了畫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夫差·鄧沖的《燕京時光》(1906)。記載:“月色騎馬,以紙為之,繪於太陰星君,如菩薩像,繪於月宮,兔以藥。人站起來持杵,藻玲瓏金碧輝煌,在市場上賣得多。年長的七八尺,矮的兩三尺,頂上有兩旗,紅的,綠的,筐的,黃的,都是獻給月亮的。燒香行禮,千塊元寶燒。”
圖耶爾
男妓起源於明末。阿明紀琨(生於1636年前後)著《考亭遺稿》:“京中中秋多以泥兔為形,衣如人形,孩童拜之。”到了清朝,男妓的功能已經從祭月變成了兒童中秋玩具。制作越來越精美,有的裝扮成身穿鎧甲長袍的武將,有的背上打著紙旗或傘,或坐或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還有扮成兔頭的商販,或剃頭師傅,或縫鞋,賣餛飩,賣茶湯。
“每到中秋節,城裏聰明的人就用黃土做壹個蛤蟆兔子像來賣,叫男妓。”舊社會,東四牌樓壹帶常有男妓的攤子,賣男妓過中秋。此外,南植店和香燭也有出售。這個男妓,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作,已經個性化了。那是壹只兔子的頭,拿著壹個玉杵。後來有人把男妓塑造成頭戴金盔、盔甲閃亮的武士,有的是獅子、大象等騎獸,有的是孔雀、仙鶴等騎鳥。尤其是男妓騎虎難下,是壹件很奇怪的事情,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壹種男妓,肘關節和下頜骨可以活動,俗稱“巴大嘴”,比較討喜。雖然它是拜月提供的,但對孩子們來說,它確實是壹個奇妙的玩具。
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年過六旬的老北京還能記得。7月15日之後,男妓的攤子擺了出來。到處都是男妓攤,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熱鬧非凡。
Bo蛋糕
廈門還有吃富貴餅的習俗。把六只股票放在壹個大碗裏,根據紅點子的數量,有六個等級的獎勵:壹秀、二動、四進、三紅、對門、壹等獎。
拜月少數民族的祭月習俗。
祭祀月亮和拜月的習俗在少數民族中也很流行。在中秋節的晚上,雲南傣族人民流行“拜月”的習俗。根據戴的傳說,月亮是皇帝的第三個兒子變的。簡言是壹個勇敢堅強的年輕人。他帶領傣族人民打敗了敵人,贏得了傣族人民的愛戴。後來他不幸去世後,變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給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帶來了光明。在中秋節,年輕人壹大早就帶著火藥槍到山上去射火雀和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在湖泊池塘裏抓魚。他們都在忙著準備節日晚餐。老太太忙著炒糯米飯,煮大小不壹的食物。在四張桌子的每個角上,各放壹個糯米圓餅,每個餅裏插壹炷冷香。月亮壹升到山林上空,冷香就會被點燃,全家人就開始“拜月”了。然後,向空中放壹把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尊重。最後,壹家人高高興興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美食,笑賞月,其樂融融。
鄂倫春族祭祀月亮時在空地上放壹盆清水,然後跪在盆前向月亮鞠躬;土族人用清水盛滿壹盆,將月亮的倒影放入盆中。然後,人們不停地用鵝卵石在盆裏砸月亮,俗稱“砸月亮”;桂西壯族的“祭月問神”活動更為典型。每年在夏歷的八月中旬,有些是在中秋之夜。人們在村子盡頭的露天裏搭起壹個祭壇,用來供奉祭品和香爐。在桌子的右側,壹根壹尺左右高的樹枝或竹枝象征著群落樹,也是月神下凡的梯子。這裏保存著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邀請月神下凡,由壹至兩名女性作為月神代言人;上帝和人類互相歌唱;露娜占蔔算命;歌者唱壹首咒文歌,送月神回天,有四個階段。
八月十五的月餅是圓的。
在中秋節,人們吃月餅以示“團圓”。月餅,又稱胡餅、宮餅、月亮團子、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節祭拜月神的供品。據史料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期,就有紀念太史文忠的“太史餅”。漢朝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核桃和芝麻,出現了以核桃仁為餡的圓形“胡餅”。唐高宗在中國的時候,李靖去了匈奴,中秋節凱旋而歸。當時有個藏族商人贈送胡餅,李淵很高興。他指著天上的明月說:“我們應該邀請癩蛤蟆(月亮)吃胡餅。”然後給大臣們吃。如果這是真的,這可能是中秋節分享月餅的開始。然而,“月餅”壹詞最早出現在南宋吳制作的紅領巾餅中。月餅是圓的,被賦予團圓寓意的時間是明朝。劉冬《帝都風光略》雲:“八月十五,祭月,其果餅圓。”《田汝澄遊西湖筆記》說:“八月十五日稱為中秋節,人們也以月餅為團圓的象征。”在《萬部雜註》中,沈邦還描述了明代中秋節北京制作月餅的盛況:方朝諸人“所制月餅大小不壹,故稱月餅。市場上甚至擺滿了水果,名字也不壹樣。有壹個蛋糕價值幾百塊錢。”別出心裁的制餅工人出奇的翻新,在月餅上做出各種圖案。彭的《幽州民歌》描述:“月宮象征畫為玉兔窯居;月宮餅,銀蟾紫宅影做的。壹對蟾兔遍天下,悔嫦娥偷藥之年;我不能回到寒冷的地方,我在晏丹。"
到了清代,中秋節吃月餅已經成為壹種普遍的習俗,制作技藝也越來越高。阿清朝袁枚在《隨園食單》中介紹:“酥脆月餅,餡有松子、核桃、瓜子、冰糖、豬油,不甜不香、軟不膩,非比尋常。”北京的月餅最早是前門知美齋做的。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形成了京、津、蘇、廣、潮五大風味系列,在拜月中秋節前後和賞月期間,也出現了許多地方民俗。比如江南的“布狀元”: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壹起,最大的放在下面,就是“狀元”;介質放在中間,是“第二位”;最小的在上面,是“探花”。然後全家擲骰子,誰的數字最多誰就是冠軍,吃大塊;依次是第二名,探花,玩遊戲取樂。
玩燈籠,和火龍跳舞。
中秋節有許多遊戲活動,首先是玩燈籠。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元宵節之壹,所以我們應該在節日裏玩燈籠。當然,中秋節沒有元宵節這樣的大型燈會,玩燈籠主要是家庭和孩子之間的事。
早在南宋時期,在《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中秋節是壹種習俗,有“放壹盞小紅燈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節打燈籠大多集中在南方。比如前面提到的佛山秋祭,有各種各樣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子燈、鳥獸花木燈,令人嘆為觀止。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之夜會舉行中秋活動,樹會豎起來,意味著燈會高高豎起。孩子們在父母的幫助下,用竹紙做成兔子燈籠、楊桃燈籠或方形燈籠,橫掛在短桿上,再豎在高桿上。它們科技含量高,色彩鮮艷,為中秋節增添了另壹道風景。孩子們經常互相比賽,看誰站得高,高得多,燈光最精致。此外,還有天燈,即孔明燈籠,由紙制成,綁成大型燈。燈下點上蠟燭,熱氣升騰,讓燈光在空中飛舞,引得人們歡笑追逐。此外,還有孩子們提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在月亮的下遊欣賞。
在廣西南寧,除了用紙和竹子綁成的各種燈籠供孩子們玩耍外,還有簡單的套燈、南瓜燈和橘子燈。所謂柚子燈,就是把柚子挖空做成簡單的圖案,套上繩子,在裏面點上蠟燭,光線優雅。南瓜燈和橘子燈也是去掉果肉做成的。雖然簡單,但是制作容易,很受歡迎。壹些孩子還把油燈籠放入池水中玩遊戲。
廣西有壹種樸素的秋燈,用六根竹條紮成燈,貼上白紗紙,插上蠟燭。掛在祭月臺上供祭月,或供小孩玩耍。
現在,在廣西和廣東的許多地區,元宵節被安排在中秋之夜,用電燈照明的大型現代燈籠被制作出來,各種塑料制成的新燈籠被用於孩子們玩耍,但舊燈籠的簡單性卻不見了。
此外,燒瓦燈(或燒花塔、燒瓦塔、燒扇塔)的遊戲在南方廣為流傳,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國民族風俗誌》卷五:“江西中秋之夜,孩子們通常在野外撿瓦片,堆成有洞的圓塔。黃昏時,在明月下的柴火塔中焚燒。瓦片壹燒紅,再往火上倒煤油,頓時田野紅彤彤,亮如白晝。直到深夜,沒人看的時候,它才開始倒利息,這就是著名的燒瓦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用磚瓦砌成的空心塔,裏面填滿樹枝,燒成灰。同時還燒煙堆,也就是拜月結束後燒的成堆的草和柴火。廣西邊境地區的燒迷塔與此類活動類似,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著名抗法戰士劉永福的英勇戰鬥,將逃入塔內的鬼(法國侵略者)燒死,頗有愛國之情。福建晉江還有壹個“燒塔男孩”活動。
舞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傳統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日晚上開始,銅鑼灣大坑地區連續三晚舉行盛大的舞龍活動。這條火龍有70多米長,用珍珠草紮成32節龍身,裏面充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壹帶的大街小巷,壹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和龍鼓音樂下歡快起舞,熱鬧非凡。
關於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壹個傳說:很久以前,大坑區臺風襲擊後,出現了壹條蟒蛇,到處作惡。村民們到處尋找,終於把它殺死了。沒想到,第二天蟒蛇就不見了。幾天後,坑裏爆發了瘟疫。這時,村裏的長輩突然得到菩薩的壹個夢,說只要在中秋節跳火龍,就能趕走瘟疫。巧合的是,它確實起作用了。從此,舞龍流傳至今。
不管這個傳說有多迷信,中國是龍的故鄉,太行中秋至今已有100多年,值得珍惜。現在大坑區的火龍舞龍活動都挺大的,有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和指揮,保安隊等等。三萬多人輪流舞龍。
各地的中秋節習俗
求愛和祈禱
中秋節因月色美妙而充滿詩意。月下,是青年男女尋找配偶的最佳時機,所以也是追求愛情的節日。青年男女在月下跳舞玩耍,遇到對的人就能成為配偶。到了現代,這樣的古老習俗依然存在,而且充滿趣味。
扔手帕吸引親戚
在福建省的壹些地區,有在中秋節晚上扔手帕來吸引親戚的習俗。那天晚上,廣場上搭起了五顏六色的平臺,裝飾成月宮的形狀,還擺好了玉兔和桂花樹。壹些未婚少女打扮成嫦娥。慶祝歌舞結束後,女孩們向觀眾投擲繡有不同顏色的手帕。如果觀眾收到的手絹和嫦娥手中的手絹顏色壹樣,就可以上臺領獎了。有些未婚男生回手帕的時候,如果嫦娥喜歡,可以送戒指。從此雙方可以做朋友,有情人終成眷屬。
乞求月亮,照耀它,攀登它。
在舊社會,東莞的壹些婦女相信“月老是媒人”。任何壹個家裏有成年男女但沒有如意郎君的人,都可以在中秋之夜,在月下焚香點燭,求月老撮合。據傳說,中秋節晚上安靜的月光可以使婦女懷孕。在壹些地區,中秋節月夜,壹些結婚已久的不孕婦女會外出沐浴月光,希望早點生孩子,這就是所謂的“依月”。
偷菜求郎。
在臺灣省,有未婚女子在中秋之夜“偷菜討夫”的習俗。那個裝飾漂亮的女人踩著月光,從別人的菜園裏偷洋蔥和蔬菜。偷了之後,
預示著她能遇到如意郎君。所以臺灣省有“偷洋蔥嫁好老公;諺語“偷菜嫁個好老公”。
侗族偷月亮菜
在湖南省侗族鄉的中秋節晚上,流行著壹種有趣的習俗“偷月亮菜”。
相傳古時候,中秋節的晚上,月宮裏的仙女們要來陰間,她們把甘露灑滿了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所以人們可以在這壹夜享用灑有甘露的水果和蔬菜。董家把這種習俗命名為“偷月亮菜”。
在中秋節的晚上,侗族女孩用花傘從她們心愛的花園裏采摘瓜菜,而不被認為是“偷竊”。他們還故意喊:“餵!妳的瓜果蔬菜都被我扒走了。來我家吃油茶吧!”原來他們是在月宮仙子的幫助下通過紅線的。如果妳能摘到壹個瓜果,就意味著他們能有壹段幸福的愛情。所以成雙成對生長的豆子就成了他們采摘的對象。大嫂當晚也去其他園子“偷月亮菜”,但他們希望得到最肥的瓜或壹把新鮮翠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孩子的肥壯和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是指孩子)。男生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亮仙女給他們幸福。但是,他們只能在野外做飯吃,不能帶回家。《偷月亮菜》為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的歡樂和神奇的光彩。
苗族人在月亮上跳躍
每到中秋之夜,皎潔的月光灑滿苗家小屋。苗族男女聚會後,都要到森林的空地上唱歌跳舞,舉行“跳月亮”活動。
根據壹個古老的苗族傳說,月亮是壹個忠誠,誠實,勤勞和勇敢的年輕人。有壹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叫水清,她拒絕了九九洲99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愛上了月亮。最後,她也經歷了太陽制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了。
為了紀念他們幸福的愛情,苗族父母世世代代都在中秋節晚上跳苗族歌舞,沐浴在月亮的光輝中,並將這壹習俗稱為“跳月亮”。青年男女在“月上跳”中尋找彼此的心上人,傾吐情意,說要像水和月壹樣純潔明亮,關系永遠好。
中秋節晚上,許多地方仍然盛行尋子的習俗。這是古代生育崇拜的體現。這是因為月亮屬於陰,即女神,同時還有追求愛情的活動,所以在中秋節習俗中流傳著求子的習俗。各地尋子習俗不壹。
偷瓜為孩子祈福
在湖南衡陽,有壹句“中秋之夜,有送瓜”。馮住在原住的地方,並娶了壹個多年不能生育的女人,親戚朋友托人送瓜。前幾天,他在菜園裏偷了壹個瓜,讓園主不知道,還塗上了顏色,衣服包裹在它周圍,變成了人形。給擅長的人長命百歲,“敲鑼打炮,送到他們家。”上了年紀的人把冬瓜放在床上蓋著,在門縫裏看太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些受瓜害的人舉行盛大的宴會招待他們,如果再發生的話。當壹個女人得到壹個甜瓜時,她會把它切下來。俗話說,故事是最好的”。在衡陽,凡是村裏結了婚沒有孩子的,“只要人緣好,村裏就會有人給他們送‘禮’。
在湖南的其他地方,也有給孩子送瓜的習俗。類似衡陽,中秋之夜,趁主人不在家賞月,好鄰居偷偷為他送孩子。送孩子的人壹定是已經有孩子的人。他們先挑選了村裏最差的壹戶人家的瓜輪,從園子裏偷了壹個大冬瓜,在瓜上畫上娃娃的臉,然後把壹根五寸長的小竹筒插進冬瓜的肚子裏,順著竹筒往裏灌水,直到灌滿為止。寄件人把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窩裏,等主人回房睡覺,用手拉被子。冬瓜娃娃壹動,水就會順著竹筒流出來,就像小孩子尿床壹樣。丟瓜的人壹大早起來就罵。據說罵的越兇,娃娃們以後就越強。如果第二年生了孩子,就要拜送禮人“米歇爾·普拉蒂尼”和“幹媽”。
在貴州,也有偷瓜送人的習俗。晚上偷瓜的時候故意讓被偷的人知道,好惹壹頓罵。罵的越難聽越好。瓜被盜後,要給它穿上衣服,畫上眉毛,裝成小孩子的模樣,敲鑼打鼓,用竹制工具馱著,送到無兒無女的人家。收瓜的人壹定要請送瓜的人吃壹頓月餅,然後和瓜睡壹晚上,第二天早上再煮,以為從此可以懷孕了。
在安徽歙縣,中秋節時,大人讓幼兒的瓜或用母親帶的婆婆芋頭放進新婚夫婦的被子裏,弄得床墊臟極了。以這種方式,發送者被表示。有句詩是這樣說的,“送壹個孩子到中秋,真是美談。瓜丁芋頭永遠適合男人。無辜的人最珍惜紅綾的被子,拖泥帶水是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