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守衛者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專門鎮守道門,稱為“四象”、“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源於中國古代對星辰的信仰。中國古代把天空分為東、北、西、南四個區域,稱為“四象”,即東方的黑龍、北方的玄武(龜蛇)、西方的白虎和南方的朱雀。這種“四象”是古人把每個方向的七個夜晚連起來想象出來的四種動物的形象。如《東方黑龍》中,角如龍角,椽屋如龍,尾如龍尾。南朱雀似至芙蓉之鳥,為喙,星為頸,張為鋅,翼為羽檁。後來古人將其與陰陽、五行、五方、五色搭配,於是有了東方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後來應用到軍坑和軍銜上,成為行軍打仗的守護神。如《禮記·曲禮》中說,“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搖於樓。”陳皓寫道,“是的,軍隊會離開。朱雀,玄武,青龍,虎子,四方之名。”又曰:“劉,旗上飄帶,皆放,龍旗九,雀七,虎六,龜蛇四。”也就是說,它的表現形式是在標上分別畫出“四象”,以示前後左右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所向披靡的目的。論其功用,《十三經·禮記·曲禮·商註》曰:“似鳥之飛,似龜蛇之毒,龍虎之盛,非此四物可比。”可見其作用之大。道教興起後,沿襲古語,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納入神靈體系,作為守衛之神,威嚴極強。《抱樸子雜英》引用《神仙經》描述太上老君的形象說:左有青龍十二條,右有白虎二十六只,前有朱雀二十四只,後有玄武七十二只。很有氣勢,真的很有氣勢。後來,四象逐漸被擬人化,並有了它們的稱號。據《北極七元紫拓秘》記載,青龍名為“張夢沈駿”,白虎名為“督兵沈駿”,朱雀名為“淩沈光君”,玄武名為“明治沈駿”。不久,玄武(真武)信仰逐漸擴大,從四象中脫穎而出,成為“大皇帝”。青龍和白虎被列入門神名單,專門鎮守道觀山門。宋代範智能《嶽陽地誌》說:“老子廟裏有兩個神,叫青龍、白虎。”姚明的《常熟私錄·蜀觀》中說:“到道觀門口的兩位大神,左邊是青龍之神,右邊是白虎之神。
青龍原是古代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道教東方七宿四象之壹。二十八宿,東方七宿(角、康、汴、房、心、尾、簸箕)有龍的形象,位於東方,屬木,顏色為藍色,合稱青龍,又稱黑龍。《太誌》四十四卷稱青龍東鬥如下:“角素天門,康素亭,昌素天府,蘇芳田義星君,辛素天王星君,威素天極星君,極素天祿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角要用集》有七雲:“東方龍角,氣盛氣盛,吐雲發光,呼雷,飛八極,繞四鬼而行,立於我左。此外,道教在煉丹方面也使用它。如《雲七章》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曰:龍為龍,東方木亦為水銀,清而不甘,不濁,不可取,遠,有無窮隱變,故謂龍也。
白虎最初是古代神話中的西方之神,是道教中七顆昴宿星的四個形象之壹。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魁、樓、胃、昂、畢、貘、申)為象虎,位於西方,屬金,色為白,合稱白虎。《太上皇如齋儀》卷四十四稱白虎Xi鬥邢俊:“蘇葵天將邢俊,婁宿天牢邢俊,蘇偉天倉邢俊,昂宿天目邢俊,畢宿天二星君,李宿天平星君,沈宿天水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要用集》壹書有七雲:“西應宿虎,以盈盈之質,定音,威嚇禽獸,攪山以立我權。”同時,道教在煉丹方面也使用它。如《雲起七夕》卷七十二引用古代典籍中四神之丹說:“白虎,西金,亦得實位。”《經》雲:子若成事,夫人之異名,五行相生,也是由精所致。它不能動,所以叫老虎。
朱雀原本是古代神話中的南方之神,南方道教七星宿四象之壹。南方七宿(景、桂、柳、興、張、易、朱)為二十八宿,形象較暗,位於南方,屬火,色為紅。它們統稱為朱雀,又稱“朱雀”。《太上皇左·翟逸》卷四十四中,稱南方諸崔姓:“蘇靜天京邢俊,歸蘇天魁邢俊,劉蘇楚天邢俊,蘇星天庫興軍,張蘇天秤興軍,益蘇天都興軍,吉蘇天界興軍。”至於其象,《道門焦桐必用集》有七雲:“南朱崔,從鳥之長,丹之分之變,藍雷之聲,五彩之色,神器六象,來導我。”同時,道教在煉丹方面也使用它。比如《七章雲誌》卷七十二引用了古代經典中的“四神之丹”,說朱翠是朱翠的創始人,南丁丙火朱砂也是龍,氣成鳥。其氣升天,其質陣為地,故為大丹之本,見火而飛,故得之。
玄武原是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北方道教七星四象之壹。七北宿(鬥、女、虛、危、房、壁)二十八宿位於北方,又名龜蛇臺,屬水,顏色神秘,合稱“玄武”。《太上皇如齋儀》卷四十四稱北玄武星君:“鬥蘇田渺星君、牛蘇天機星君、女蘇天女君、徐蘇天晴星君、危蘇天千星君、蘇蘇天齊星君、蘇比石天星君”,至於其形象,《道門焦桐精要集》有七雲:“北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裏質、龜蛇臺形、周遊九地、統率萬靈、從我右而來。”同時,道教在煉丹方面也使用它。如《雲起七夕》卷七十二引用古代典籍中四神之丹,說“玄武者,為我國北方之黑汞,可柔可堅。”《經》雲:菩薩如水。非鉛非錫非石之類,水為河東神水,生於天地之前,故醫學不能暫棄,能養萬物,故稱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