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王國是什麽?
公元前137年的深秋,壹大群兵馬將古城番禺(今廣州)郊外的群山包圍得水泄不通。四個壹模壹樣的送葬隊伍擡著四個壹模壹樣的棺材,從番禺的四個大門同時出城,但送葬隊伍最後去了哪裏,不得而知。被偷偷埋的人叫趙佗,活了1065438。北臨武陵,南瀕大海的南越王國,與中原的西漢和北方的匈奴並肩而立近百年,成為當時政治格局中最強大的三大政權之壹。趙佗創造了神話般的歷史,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猜想。2000多年過去了,人們壹直在尋找的趙佗墓仿佛憑空消失了,而他身後屹立嶺南近百年的王國也隨著嶺南王國壹起消失了:關於墓的懸疑第壹集(探索與發現2006-241)(解說與專家訪談)今天中國南方最大的城市廣州,在2000多年前就已命名。6月8日,1983,在廣州市中心的壹個建築工地上,壹臺挖掘機將壹座名為“香港”的小山削去了壹半。施工中,壹名民工突然發現整齊排列的大石頭...廣州市考古研究所的黃回憶說,工地上突然發現壹塊扁平的石頭,民工們繼續挖掘,發現了壹塊大石頭,有人以為是有錢人用來藏寶的地方。正當好奇的民工想繼續挖掘時,現場負責人及時向廣州市文物部門匯報了這壹情況。當時,黃是市考古研究所的壹名年輕工作人員。得到消息後,他和另外兩名隊員立即來到湘鋼工地。他從剛剛挖出來的石板縫隙往裏看。借著手電筒的光,黃看到有壹堵用石頭砌成的墻,地下散落著陶器和壹些銅鐵器皿。他判斷這是壹座古墓。廣東考古界著名專家麥聞訊後也趕到了湘鋼遺址。有著豐富考古經驗的麥根據現場情況判斷,墓中使用了大量的石頭,而且深埋在17米深的象崗山山腰,說明該墓的修建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墓主人的地位壹定非常顯赫。為了查明真相,同時確保文物的安全,麥決定等到天黑,群眾撤離後,讓黃鉆進古墓的縫隙裏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黃發現,幾座小墓由回廊相連,大量隨葬品大多被腐蝕,雜亂地堆放在墓中。壹個巨大的青銅鼎和幾件陶器特別顯眼。顯然,這個墓的年代非常遙遠。從墓葬和隨葬品的特征來看,黃可能是壹座距今2000多年前的漢墓。黃說,當時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明代使用的陶器主要是瓷器,這種陶器是早期發現的,叫南越陶,那些青銅器和其他時代不壹樣。考古人員對湘鋼墓中的器物進行了對比分析,確定這是壹座南越國時代的大墓。令人驚訝的是,這座尋找已久的墳墓竟然隱藏在廣州繁華的鬧市區。在嶺南,南越國時期國王最有可能建墓。從壹張2000多年前南越時代的廣州地形復原圖上,人們可以看到,越秀山是廣州最高的山,而湘鋼原本是越秀山中的壹座小山。據史料記載,番禺城北有壹個叫馬鞍山的地方。秦朝常有奇怪的紫雲黃氣,占蔔師認為是天子之氣。秦始皇聽說後,派人鑿山,趙佗死後葬於此。史書中所說的鞍山,就是越秀山與湘鋼交界處形成的鞍山。明朝初年,政府從城北修了壹條路,就是今天解放北路的前身。越秀山被挖了,馬鞍山大部分已經被鏟平。從此,湘鋼脫離了越秀山。清朝時,湘鋼建炮臺,成為保衛廣州的據點。直到上世紀70年代,湘鋼才被列為軍事禁區,受到保護。有些人開始懷疑,香崗墓是不是趙佗的墓。曾經穿破鐵鞋的嶺南考古遺址田子豪墓真的那麽容易找到嗎?廣州香港南越墓的發現,立即引起了廣東省有關部門的重視。為了防止墓中文物流失,武警戰士第二天壹早就對墓進行了警戒。《廣州南越墓的考古價值與保護》國家文物局上報國務院,要求發掘。僅僅過了十多天,有關部門就下達了“同意挖掘”的指令。從當時拍攝的墓葬發掘資料可以看出,這個深藏在半山腰的墓葬,在進入墓室之前是壹個長長的墓道,墓道和墓室之間有壹個石門擋著。墓道盡頭,有可辨認的殉難痕跡。這種墓外有烈士的漢墓,是考古學家在嶺南首次發現。根據墓穴的結構,考古人員決定揭開頂蓋進入墓穴。墓室的前室被揭開了。考古學家發現,由方形石頭建造的墳墓墻壁上布滿了雲紋圖案。後來才知道,這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彩石墓,墓上都是用鑿過的石頭堆砌的。在墓室的前室裏,和他壹起陪葬的物件並不多,只有壹扇緊閉的石門立在面前。令考古人員驚訝的是,在前室又發現了壹名烈士,烈士的棺材和骨架早已腐爛。正當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清理時,壹枚印章突然進入人們的視線,上面寫著“荊襄靈隱”四個字。墳墓主人的身份變得清楚了。他有殺別人性命的權力,還有掌管後宮的官員。這個人應該是南越的壹個國王。但是他會是哪個國王呢?在嶺南,南越國的* *在九三年傳到了第五代。據史書記載,只有開國君主趙佗和二代王趙虎建有陵墓;第四代王趙興在內亂中被殺;第五代王趙建德在長安被斬首,沒有建墓;南越國第三代國王趙的墓,被三國時吳的主人孫權意外地盜走了。而傳說中帶走了無數奇珍異寶的趙佗墓,卻是風平浪靜,成為了壹個永恒的謎。有人開始猜測,藏在湘鋼深處的墓主人可能是趙佗。進入墓室東側的耳室,考古人員發現裏面堆滿了青銅器,有的繪有精美的圖案,有的還鍍有黃金。更讓考古學家驚訝的是,在耳室的墻腳下,有兩組由小到大排列的青銅編鐘。在青銅編鐘旁邊,還有由小到大壹步壹步排列的石編鐘。壹* * *是18件,石編鐘也是壹字排開,有穿洞。顯然,這是壹支龐大的樂隊。根據古代喪葬習俗,只有皇帝和王子才能擁有如此規格和數量的宮廷樂器。南越國時期的嶺南,誰能享受到這樣的禮遇?就在考古人員撣去銅刑上的灰塵時,壹行刻有“文帝九年樂府所制”的篆書出現在人們面前。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據史料記載,嶺南歷史上只有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虎被稱為文帝,文帝九年應為公元前129年。此時中原已是武帝元光六年。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這座墳墓的主人很可能是南越第二代國王趙虎。但到底是不是,還得進主墓看看有沒有更確鑿的證據。但墓前室與墓主墓之間有壹道封閉的石門。黃說:在這裏,墓主人設置了兩個石門和壹個門升降機,以防止盜竊。大門壹關,門就被堵上了,五個石條,三個固定,兩個傾斜,非常巧妙的防盜措施。進入主墓室後,考古人員發現墓室中央的棺木已經腐爛如泥,壹塊已經腐爛分崩離析的大漆屏依然顯眼。透過殘留的漆片,我們還可以觀察到畫面描繪的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雲紋。2000多年過去了,棺材和裏面的人已經腐爛,變成了壹堆混著配件的泥巴。這時,壹塊四角鉆有小孔的薄玉引起了考古學家的註意。有經驗的考古學家通過許多散落的小玉片推測,墓主當時穿著玉衣。如何提取這套早已散落壹地的玉衣?就在考古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從北京趕來指導湘鋼古墓發掘工作的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夏鼐提出,要整體取,不要壹塊壹塊取。就在考古人員急於知道墓主身份的時候,在散落的玉衣中,出現了壹枚刻有“帝璽”二字的玉璽,這是皇帝的印章,同時發現還有壹枚皇帝的印章。接著,考古學家發現了壹枚刻有“趙恒”二字的玉璽,這顯然是那個穿著玉衣,在地下沈睡了2000多年的皇帝的名字。短暫的驚訝過後,考古人員的心情突然變得復雜起來。趙恒著名印章的出現使得墓主人的身份比真相更加撲朔迷離...根據“帝印”,墓主人應該是南越的壹位皇帝。據《史記》和《漢書》記載,南越歷史上只有第壹代王趙佗和第二代王自稱皇帝,似乎表明墓主人不是趙佗就是,但查史書,並沒有這個名字。這個趙佗會是誰呢?散落的玉衣裏,皇帝的屍體早已化為泥土。在已經變成泥土的皇帝旁邊,發現了另壹枚金印。印章鈕扣被做成壹條S形的龍。考古人員輕輕擦去印章上的浮土,出現了四個篆字。這個金印,印面的凹槽,印墊的四壁都有碰撞的痕跡。很明顯,這是壹枚用過的印章,不是隨葬品。因此,考古學家推斷,這枚印章顯然屬於墓主人。然而,據史《史記》記載,南越的文帝是,而不是。發生了什麽事?司馬遷是漢武帝時期的歷史學家,掌管先秦史籍和漢代宮廷檔案。司馬遷寫《史記》的時間是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91年,也就是南越文帝死後十幾年。此外,在趙虎統治期間,他與西漢王朝有許多交往,並至少三次寫信給漢庭。作為寒亭的歷史學家,史治學嚴謹,對南越文帝的名字應該不會弄錯。那麽,有沒有可能趙虎和趙梅是兩個人呢?趙梅是趙虎的父親?考古人員采集了湘崗墓玉衣下的墓主人遺骸碎片,送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北京醫院等單位進行醫學鑒定,得出了墓主人的年齡。考古學家麥·郝穎說:根據牙齒的磨損情況,牙冠的結構和接縫並沒有完全磨合,年齡大約在30到45歲之間。這個年代與史料記載的南越文帝趙虎的年代壹致。假設趙梅是趙佗的兒子,趙虎的父親,結合醫學鑒定的墓主人年齡,生於南越文帝末年的趙梅為40歲。趙梅出生時,趙佗已經86歲了。顯然,趙梅不可能是趙佗的兒子,而只能是他的孫子,也就是《史記》中記載的趙虎。專家推斷,和應該是同壹個人,很可能是的嶽名。通過考古發掘、史料考證和現代醫學實驗,湘鋼南越國墓主人終於在光天化日之下隕落。他是南越國第二代君主、南越王趙虎的孫子趙佗。湘鋼,這座人們早已習以為常的小土山,在其雜土亂石之下,隱藏著壹具2000多年前的皇帝屍體。如今,香崗山已經是壹座博物館。從博物館頂部的人行道上,可以直接走到被埋在山腰中2000多年的墳墓...從墓葬側面可以看到存放樂器和各種隨葬品的耳室,墓主人的主室,陪葬夫人的側室,以及類似倉庫的後室。這座墓的設計是按照主人的前廳後寢的布局設計的,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在嶺南,這是唯壹發現的南越國時代的石墓。在廣州西郊的蓮花山,有壹個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采石場。崗南越國墓的發掘無意中使人們知道蓮花山的巨石是用來建造趙虎墓的。塵封如崗山、從未發掘過的南越王墓,為人們開啟了壹次重返古老嶺南王國的正義之旅:考古學家復原的絲綢玉衣,是嶺南考古發掘中唯壹出土的。碑文寫著“金虎節”,是國王調兵的憑證,上面寫著“王明車圖”四個字。南越王的持露器高足杯認為吃帶露水的玉屑可以長生不老。戰國時期的壹個楚鼎,從楚國流到南越。南越王墓出土的食器、飲器、樂器、工具、兵器有2000多件,似乎南越王還在地下對世界發號施令。鼎中還有麻雀的遺骸。很明顯,南越國王喜歡吃麻雀。麻雀是候鳥,每年從北方飛到福建、廣東沿海地區過冬。南越王生前食用的五色麥飯石。盒子形狀的陶瓷風琴,裏面有礫石,搖動時發出悅耳的聲音。它最早出現在秦國。都鐸是單品,據說是軍隊行軍時用來打節奏的。墓中陶器最多。鐘形銅鉤,銅鉤掛食物,上面的水可以防蟲防蟻。銅鼓是越人最獨特的樂器。在陵墓的側室裏,埋葬著七個女人,她們都是墓主人的妻子和侍從。據考古鑒定,他們年齡最大的40歲左右,其他6人都是二三十歲。壹些出土的銅鏡曾經照亮了他們年輕而生動的臉龐!從湘鋼南越帝文帝墓推斷,南越國開國皇帝趙佗的墓裏壹定藏有很多南越國的寶藏和秘密,但是趙佗的墓在哪裏呢?新中國成立後,趙佗陵墓被廣東考古界列為重點考古發掘對象。考古學家判斷,趙佗的墓和漢代帝王的墓壹樣,按照漢代的禮儀和制度,應該位於距離都城數百裏的大山深處。然而,經過10多年的發掘,在廣州以外的30多個地點發掘了200多座南越時期的墓葬,但從未發現趙佗的墓葬。像崗山趙虎墓的發掘,有沒有可能幫助人們找到趙佗墓?按照漢墓的禮制,南越國和趙虎的趙佗墓應該離得很近,而離埋葬趙虎的香崗山最近的是越秀山,在西漢時期位於番禺城郊外的西北方。2000年前的趙佗眼中,越秀山依然宜人。越秀山曾是趙佗的重要活動場所,趙佗曾與漢朝派出的使者陸賈在山中漫步。考古學家推測,越秀山很可能有趙佗的陵墓。考古專家郝穎認為,趙佗墓可能離趙梅墓不遠。趙梅墓中的香崗山實際上屬於越秀山最西端的壹座小山。越秀山最高的地方是中山陵,爺爺在這裏,孫子在這裏,符合秦漢時期的葬俗和習慣。關中白鹿原上壩河畔的漢獻帝陵,也是壹個藏身的山洞。於是,專家根據西漢帝陵,對開國皇帝陵寢嶺南的具體位置進行了大膽推測:趙佗墓應該在越秀山中山陵下。真正經歷過秦代先人的皇帝趙佗,是不是在那裏聽著珠江的千年波濤,眺望著鄉村?/content/10/0810/08/873620 _ 44911032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