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星座文化 - 圍龍屋有怎樣的造型?

圍龍屋有怎樣的造型?

圍龍屋始見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漢族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擡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壹進三廳兩廂壹圍”。

普通的圍龍屋占地8畝、10畝,大圍龍屋的面積已在30畝以上,建好壹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5年、10年,有的甚至更長時間。

圍龍屋的整體布局是壹個大圓形,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壹個太極圖。

圍龍屋不論大小,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為半月形的房舍建築。兩個半部的接合部位由壹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

“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用石灰、小石砌起壹堵或高或矮的石墻,矮的叫“墻埂”,高的叫“照墻”。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來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汙水自然凈化池。

大門之內,分上中下三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俗稱橫屋,壹直向後延伸,在左右橫屋的盡頭,築起圍墻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圍起來,小的十幾間,大的二十幾間,正中壹間為“龍廳”,故名“圍龍”屋。小圍龍屋壹般只有壹至二條圍龍,大型圍龍屋則有四條五條甚至六條圍龍,在興寧花螺墩羅屋就有壹座6圍的圍龍屋。

龍廳正對上堂祖龕,是存放公***物品的保管廳。在圍屋與正堂之間有壹塊半月形空地,稱“花頭”,或“化胎”。“化胎”的斜面用作種植花木或用碎石、鵝卵石鋪砌,而不用石塊或三合土鋪平,寓有龍氣不會閉塞而化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風水寶地。

在正屋與化胎之間,開壹深溝,作為圍屋與正屋的分界,其主要作用在於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潮濕。在中軸線上為上、中、下三堂,正對中軸大門。上堂主要為祭祀場所;中堂為議事、宴會場所;下堂為婚喪禮儀時樂壇和轎夫席位。

上堂與中堂、中堂與下堂之間左右兩廳,為南北廳,亦稱“十字廳”,是公***會客廳。並排在上、中、下三堂兩側的房間為正房;中堂與下三堂兩側的房間為正房;中堂與下堂先靠橫屋的正房為花廳,是本族子弟讀書場所,內設小天井、假山、花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