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源論(亦稱“天賦論”):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稟賦。人的先天固有善良或邪惡的意誌。主觀唯心主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說”,荀子“人之初,性本惡”的“性惡說”等。孟子說:“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吾也,吾固有之也”,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之類的道德規範不是後來形成的,根源於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 德國近代哲學家費爾巴哈認為,道德根源於人的“趨樂避苦”的天性。快樂的有益的是善,痛苦的有害的是惡,善良是從本性中產生的。
三、庸俗進化論:道德觀念起源於動物的“社會”意識或互助性。機械唯物主義。 德國的思想家考茨基從動物的本能中尋找道德的根源,如“合群”、“母愛”等,把人的道德看成是動物本能的演化。
四、感覺欲望論(亦稱“自然論”):道德來源於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 舊唯物主義者反對從神出發,而從人出發,反對神道主義,主張人道主義,認為道德的本質是人性的自然表現,是人的真實的、健康的“本性”,而惡行、罪過只不過是人性的歪曲。它使道德從虛幻的天國拉回到了世俗的人間,但他們所說的人的本性是抽象的人性,脫離了社會關系的永恒的人性,因而最終與唯心主義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