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全名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簡稱王母,又稱金母,俗稱王母娘娘,是道教著名神仙之壹。關於西王母的來歷,自古眾說紛紜。
《山海經》裏所描繪的西王母,是壹個介於人獸、人神之間的圖騰形象。而在《莊子》、《淮南子》、《易林》等典籍中,西王母已經被改造成壹位得道不死的仙家和掌“不死之藥”的吉祥神。《穆天子傳》、《漢武帝內傳》、《博物誌》等小說作品則進壹步把西王母塑造成壹位尊貴美麗、
溫柔多情、能詩擅歌的女王。
在道教的神仙譜系中,西王母又被崇奉為道家尊神、女仙領袖。道教典籍《墉城集仙錄》謂“西王母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
西王母的傳說並非憑空杜撰。據壹些專家學者考察發現,距今3000-500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昆侖、祁連兩大山脈之間的廣闊地帶,曾存在過壹個遊牧國度——西王母國,其國都蘇毗就在今天的青海省天峻縣壹帶。
大量的文獻證明,西王母國許多部落都以女性為首領,部落(隋唐時期羌部族名稱)是其中最有名、影響最大的壹個,該部落的女王也就成了人們崇拜的對象,久而久之,就被人們傳說成法力無邊、雍容華貴的女神了。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西王母之邦與中原的黃帝、堯、舜以及商、周王朝保持了長期的友好關系,直至最後融入統壹的多民族國家。據《黃帝出軍訣》、《玄女傳》等記載,西王母曾“遣使授符”,並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賈誼新書》亦記載,堯帝“身涉流沙,地封獨山,西見王母”。《書靈淮聽》中稱:“舜受終西王母獻益地圖。”
《穆天子傳》描述了周穆王到西王母之邦與西王母相見的情景。
誦詩述誌,表現出雍雅平和的女王風度。西王母與周穆王互贈禮品,在瑤池筵宴上不難看出,西王母部族是最早與中原民族密切交往的西部氏族之壹。西王母和黃帝、堯、舜、周穆王等中原帝王的會見是西部民族和中原民族和睦相處、出土的西王母文物中有戰國時期的龍提梁飛虎鳳鈕銅壺,親如兄妹的寫照。
甘肅涇川該銅壺以虎為身,以龍為提梁,以鳳為鈕,造型精美絕倫,是上古時代中原國家與西王母部族在涇川壹帶交往的史證,也是西王母遊牧部落虎的傳人與中原農耕民族龍的傳人融合的珍貴證據。西王母對中華民族多元壹體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貢獻,是炎黃子孫千秋萬代景仰、愛戴的和諧之母。
中華民族貴生重養,道教尤重服餌,追求長生不老。西王母作為得道不死之仙和掌管“不死之藥”的吉祥神,特別受人信奉和膜拜。這壹點在歷代小說中多有渲染,到西王母的饋贈和指點就是其中影響最大的壹個故事。西晉張華《博物誌》卷三雲: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澤,以求神仙之道。時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當來,漢武帝求仙並得“漢武乃供帳九華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雲車而至。
在這個故事裏,西王母所闡述的養生之道意義深刻。在西王母看來,“情恣體欲、淫亂過甚、殺伐非法、奢侈其性”是對個體生命和社會民生最大的戕害,因此必須“愛眾生”養生之道遠遠超越了對壹人壹己長生不老的追求,而是立足於對社會民生大眾仁愛關懷前提下的真正的生命和諧與安頓。
西王母的“不死之藥”、“仙桃”後來被人們具體描述為誘人的蟠桃仙果。不過,王母娘娘沒有獨享這
3000年方得壹熟的仙桃。傳說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八,西王母在瑤池設蟠桃盛會。明代朱有燉的雜劇《群仙慶壽蟠桃會》稱:“瑤池蟠桃結實,西王母召東華、南極、八仙,以及人間香山九老,洛下耆英等,開蟠桃大會。
小說《西遊記》第五回說,“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鬥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註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壹齊赴蟠桃嘉會
,,”看來,這蟠桃盛會就是壹場各路神仙、三界精英的團拜歡聚,也是神仙社會大和諧的美好象征。
當然,蟠桃仙果也會通過不同的途徑流傳人間,東方朔就曾偷過多次,李白的《庭前晚開花》則雲:“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千陽春始壹花。結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咨嗟。”如此壹來,人間皆得有仙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