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著面具演出;
2、沒有舞臺;
3、壹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作者從藏戲的特點、形成過程、傳承方式等方面寫的。
擴展資料:
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種類繁多,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演出壹般分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紮西”,意為祝福迎祥。
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壹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
2006年5月20日,藏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壹;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