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鼻涕滿臉亂淌。形容極度悲傷。亦作“涕泗縱橫”
涕 tì
(形聲。從水,弟聲。先秦時期,“涕”指眼淚,後來出現了“淚”,兩字就同義並用了。本義:眼淚)
同本義 / 涕,泣也。——《說文》。段註:“泣也二字當作目液也三字。轉寫之誤也。毛傳皆雲:“自目出曰涕。” / 悲愁垂涕。——《列子·湯問》 / 涕流離而從橫。——司馬相如《長門賦》 / 涕零如雨。——《詩·小雅·小明》 /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楚辭·離騷》 / 臨表涕零。——諸葛亮《出師表》 / 汪然出涕。——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 涕淚滿衣裳。——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 德威流涕。——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又如:涕泗(眼淚和鼻涕);痛哭流涕
鼻涕 / 目淚下落,鼻涕長壹尺。——王褒《僮約》 / 攀柏悲號,涕淚著樹,樹皆枯。——《晉書·王褒傳》
又如:涕唾(鼻涕和唾液);涕淚(鼻涕和眼淚。亦專指眼淚)
痰 / 肺中寒,吐濁涕。——《金匱要略》
涕 tì
流淚;哭泣 / 涕,涕流貌。——《說文》 / 不敢唾涕。——《禮記·內則》 / 父母唾涕不見。 /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陳高《念奴嬌》
又如:涕欷(流淚嘆息);涕淫淫(淚流不止的樣子);涕涕(涕淚俱下;哭泣);涕血(泣血);涕泗滂沱(沲)(涕淚如雨);涕漣(淚流不斷的樣子)
泗 sì
(形聲。從水,四聲。本義:泗水)
同本義 / 泗濱浮磬。——《書·禹貢》 / 宣公夏濫於泗淵。——《國語·魯語》
在山東省中部。如:泗上(泛指泗水北岸的地域);泗川(泗水);泗石(泗水之濱的石頭)
鼻涕 / 泗,涕泗也。——《廣韻》 / 涕泗滂沱。——《詩·陳風·澤陂》。傳:“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 悲泗淋漓,誠怛人心。——李朝威《柳毅傳》 / 面縛兩降將,跪城下說降,涕泗交頤。——清·邵長蘅《閻典史傳》
又如:泗涕(鼻液);泗涕(鼻涕和眼淚)
橫 héng
(形聲。從木,黃聲。本義:門框下部的橫木)
同本義 / 橫,閑木也。——《說文》。字亦作桁。 / 以橫為之。——《詩·陳風·橫門之下》
又如:橫軾(古代車前供人憑倚的橫木)
側,旁邊 / 時橫頹以陽遂。——王褒《洞簫賦》。註:“旁決貌。”
又如:橫頭(正面兩側的位置,或長方形物體較短兩側的位置);橫屋(正屋前兩側的房屋);橫道(旁道);橫逸(猶旁出,旁行)
古代負有督察記錄權責的官員,可以入人於罪者 / 下有五橫,以揆其官。——《管子·君臣》
學堂。如:橫舍;橫塾
漢字由左至右的筆形“壹”。如:王字是三橫壹豎
流 liú
(會意。本義:水流動)
同本義 / 觀其流泉。——《詩·大雅·公劉》 / 顄淡滂流。——《文選·馬融·長笛賦》 / 血流殷地。——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 黃河流水。——《樂府詩集·林蘭詩》 / 碧水東流自此回。——唐·李白《望天門山》 / 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誌和《漁歌子》
又如:流迸(湧流而出);流水行雲(流動的水和飄浮的雲彩);流冰(冰塊在河面上漂動和流動);流泉(流動的泉水);引申為流動。如:流丹(流動的紅色;指流血);流膿搭水(流膿水)
順水漂流 / 譬彼舟流,不知所屆。——《詩·小雅·小弁》
又如:流觴(在環曲水道;旁宴聚時,將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當即取飲);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漂沒;移動不定;流浪 / 君子和而流。——《禮記》
又如:流穴(轄轉流落,居無定所);流沔(流連沈溺)
傳布;擴散 / 其故家貴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孟子·公孫醜上》
又如:流風(遺風);流稱(傳頌);流聞(輾轉傳聞;流播);流邁(傳播遠方);流聲(流播名聲,流傳的名聲);流譽(傳播聲譽);流語(流傳的話)
流露;顯露。如:流韻(詩文等表現出的風格韻味)
放縱;無節制。如:流泆(放縱,放蕩);流蕩(放蕩,交往不正當;又形容文章流暢有氣勢)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壹 / 雖放流。——《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流於彘。(彘,晉地,在現在山西省霍縣。周厲王後來被流放到彘。)——《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
又如:流遞(將犯人送到遠處管制);流戶(流放邊區服勞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變化;演變。如:流離瑣尾(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流易(演變;變換)
塗飾。如:流金(塗飾泥金)
通“留”。停留,停止 / 旁行而不流。——《易·系辭上》
通“摎”。求取 /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詩·周南·關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