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概況
日月潭是臺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臺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臥伏在玉山和阿裏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國另壹個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
臺灣省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積9平方公裏,平時水深30多米。日月潭中有壹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壹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現在也叫光華島。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遊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壹體了。潭中有壹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壹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臺灣八景之壹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似壹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托著的壹顆珠子。珠仔島把湖面分為南北兩半:東北面的形狀好像圓日,故叫日潭;西南邊的如同壹彎新月,故稱月潭。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慶祝臺灣光復,珠仔島已改名為光復島。
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彩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臺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內存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氣溫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壹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壹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壹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壹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壹面鏡子,反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裏。另外,壹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裏的景色也不壹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跡。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裏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二.美麗傳說
寶島明珠——日月潭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還有壹個美麗的傳說哩。話說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裏住著兩條惡龍,有壹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壹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壹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裏遊來遊去,把太陽和月亮壹吐壹吞,壹碰壹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裏快成熟的稻穗也幹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這時,當地壹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鉆進惡龍居住的巖洞裏,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裏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
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裏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裏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頭。
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沈在潭裏。大尖哥摘下公龍的兩顆眼珠,壹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壹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裏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托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
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蘇。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裏稻谷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