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節的詩歌如下:
壹、《慈烏夜啼》
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詩詞賞析:
慈烏失去了它的母親,哀傷的壹直啞啞啼哭,早晚守著舊樹林,整年都不肯飛離。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聽到的人也忍不住淚濕衣襟,慈烏的啼哭聲仿佛在哀訴著自己未能及時盡到反哺孝養之心。
其他各種鳥類難道沒有母親,為什麽只有慈烏妳特別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妳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吳起的人,母親去世竟不奔喪;哀嘆這類的人,他們的心真是禽獸不如啊!慈烏啊慈烏!妳真是鳥類中的曾參啊!
二、《思母》
宋·與恭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詩詞賞析:
與恭,壹作允恭,宋代僧人,浙江上虞人。時有詩名,與時士趙孟頫相善。
與恭的愛母之情壹點也不遜於世人,這首詩描寫母親去世後,霜打蘆花,詩人淚濕衣衫、悲慟欲絕。
想起去年梅雨季節,老母倚門,盼己典當袈裟、負米歸來的情景,如今只留下滿腔懷念。
這首詩樸素真實,直抒胸臆,深情敘述平凡往事,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孺慕之情,令人感動、惋嘆不已。
三、《遊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詩詞賞析:
中國古代早有代表母親的花——萱草,又叫忘憂草,象征東方女性溫柔、含蓄、樸實、堅忍、犧牲奉獻的精神,在恬淡中散發出母愛的光輝。
“萱,令人忘憂草也。或從宣。”萱,古同“萱”字。古人認為以此草嫩苗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憂,所以又稱為忘憂草、忘憂物。
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
後來,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孟郊詩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為之動容。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