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風水學 - 為什麽中國古代沒有壹個皇帝選擇建都武漢?

為什麽中國古代沒有壹個皇帝選擇建都武漢?

說到武漢,這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其實很好,物產也很豐富。但是當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會發現,似乎沒有哪壹代皇帝把都城建在武漢。那為什麽呢?武漢有毒嗎?我感覺很好,不是嗎?我們來看看這個問題,壹起分析壹下吧!

簡單來說,歷代皇帝都沒有選擇武漢作為都城,充分說明他們的大腦是清醒理性的!

為什麽這麽說?九省通衢,地處大陸腹地,素有“東方馬德裏”之稱的武漢難道不具備成為首都的條件嗎?

當然不是。為什麽這麽說?史認為有幾個原因:

1,歷史太短。

武漢的崛起始於元代。

最早的時候,武漢是雲夢澤所在地,地勢低窪,每年都會被長江洪水淹沒。1281年,忽必烈設置武昌為湖廣行省,武昌成為行省行政單位所在地。

明朝時,朱元璋將元代的湖廣等地改為湖廣公共政務部,相當於今天的湖北、湖南兩省,行政公署仍在武昌。

萬歷年間,武昌成為食鹽集散地,經濟繁榮,對岸漢口則是重要港口。清朝時期,武昌周邊地區也有所發展,逐漸形成武漢三鎮規模。

1905年,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後,開始加大對武漢的開發力度,武漢終於成為大城市。

可以說,武漢的歷史軌跡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色。比起170多年的上海,800多年的天津,1000多年的北京,3000多年的Xi,武漢的資歷太淺了。

當長安、北京等地都是帝都,享受著各國來韓的繁華時,武漢還是壹個窪地裏的小村莊。

這樣的地方,鬼會被當作首都。

其實不僅統壹王朝看不起,就連割據政權也看不起。比如孫權曾說要遷都鄂州下的武昌,大臣們反對:“我寧願喝建業水,也不願吃武昌魚;還不如死在建業,不只是武昌!”

所以在論資排輩這麽嚴重的封建王朝,武漢真的排不上號!

2.位置特別尷尬

武昌在歷史上屬於古荊州地區,但古荊州地區並不是封建王朝特別是大壹統王朝的重點。

秦漢時期,中原王朝面臨的主要敵人是北方的匈奴。為了反擊匈奴,最好是壹戰盡全力。漢武帝開始掏空西域,帝國重心開始向西北轉移。

此時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的中原和關中地區。相對於壹條直線,武昌的位置更邊緣。

隋朝時開鑿大運河,余杭、揚州、開封成為新的經濟中心。

唐朝以後,海上絲綢之路興盛,揚州、泉州、廣州等沿海地區迅速崛起,同樣沒有武昌。

唐朝滅亡後,政治中心東移河南,經濟中心南移江浙,武昌也不在考慮之列。

自元代以來,北京成為新的政治中心,江浙繼續是經濟重心,武昌成為完全的邊緣地區。

武漢政治地位的提升是在元朝。元朝時,帝國的重心是西北地區;明朝以後,變成了北有蒙古,東北有女真,東南有倭寇。此時是西南的土司,離武昌也有壹段距離。從清朝開始,帝國的重心仍然是北方的俄羅斯和西北的蒙古。

所以,地處大陸腹地的武昌不是重點!

因為不在帝國重心之上,兩頭不占的武昌自然無法挑起首都的重任!

3.地勢太低了。

武漢的前身是雲夢澤。這是孟浩然詩中的大湖“雲煙濛濛,困嶽陽”。

雲夢澤,分布在今天的武漢平原,先秦時期面積壹度達到4萬多平方公裏。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雲夢澤逐漸變小,最後幾乎消失,但是武漢的低窪情況依然沒有改變!

由於地勢較低,武漢的漢口成為著名的港口,促進了貿易的繁榮。這樣的城市發展經濟沒問題,但是如果作為首都就很危險了。

我們知道長江穿過武漢,將武漢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長江和漢江在給武漢帶來水資源和航運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洪水。

古代的黃河壹直給下遊的河南、山東、江蘇、河北造成嚴重的水災。長江作為中國第壹大河,水量至少是黃河的17倍!這意味著長江壹旦發火,後果將更加嚴重!

在長江流域的幾個大城市中,武漢的平均海拔只有23.3米,與重慶的259.438+0米相差甚遠,註定是壹座臨水而懸的城市。

經常在河邊走,哪裏可以把鞋弄濕?

所以潛在的洪水讓這個地方註定不是封建王朝的首都!

另外,風水學上,壹般風水寶地都是河流環繞,但是武漢這樣穿城而過真的不好!

最後,地勢低帶來了更加濕熱的環境,所以武漢壹度與重慶、南京並稱中國“三大火爐”。

封建王朝選擇建都,不僅僅是因為皇帝想過得舒服,還因為都城必須體現帝國的中心。比如明朝遷都北京抵抗蒙古。因為武漢地處國家中心,雖然地理位置安全,但不利於邊疆的控制。

再加上武漢周邊沒有山和其他關隘,導致壹旦發生內亂,武漢基本都是群起而攻之。

由於武漢起步較晚,近代只有三次作為首都的經歷,即:

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臨時首都,但很快就遷到了南京。

1927年北伐軍攻陷武昌後,國民政府將首都從廣州遷至武昌,但隨著蔣介石發動“4.12”反革命政變,以及後來的寧漢合流,南京重新成為首都。

1937日本侵華後,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都武漢。但是隨著武漢會戰的失敗,首都遷到重慶,武漢又衰落了!

可以說武漢是壹個註定不是首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