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遲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土的“樂陵”和“樂陵殷誠”來看,至少樂陵郡存在於秦朝的統壹版圖中,應該隸屬於濟北郡。由此可知,樂陵既然是秦朝建立的,那麽它的起源呢?在這方面,唐朝的《地理誌》、《元和縣誌》揭示了壹些東西:
這是最早也是最權威的關於樂陵城起源於公元前284年伐齊的記載。當然,民國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地名著作《進賢縣地名釋義》也說“樂毅建城”,取自《元和縣誌》。按照“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態度,從其思路可以推斷,樂陵位於古黃河九道下遊,袁野環繞,地勢平坦低窪,經常被淹。是齊燕交界處,此地無市無縣。樂毅率領五國聯軍伐齊時,選擇了這個地勢較高的地方建城,目的是為了建軍造馬。後來人們稱之為“樂陵城”,地址現位於樂陵東南的魏王城遺址壹帶。
直到戰國末期或秦與六國合並後(公元前221年)才在此城設郡。據《史記·尚軍列傳》記載:“置小邑、市、鎮為郡,置令、市為三十壹郡。”因此,不難推測,秦樂陵郡是秦國統壹天下後建立的,進壹步推進了其在六國之地的郡縣制。所謂“改制建制”也是如此。西漢建立(公元前202年)後,繼承了秦樂陵郡,加強了城市,於是有了漢樂陵郡,劃歸平原郡。歷朝歷代都沿用這個名字,以至於今天。
如果上述推測屬實,那麽還涉及到樂陵地名的詞源問題,即“樂”為什麽讀lào,“陵”是什麽意思?
據相關資料考證,“了”至少有lè、yê e、lào、yào四種讀音,時間越往前,其韻音越指向ao。所以lào和yào大概是“了”最古老最純粹的音,這兩個音疑似因地域方言的差異而存在古音通偽的現象,而l。
在這裏,敖似乎是“了”字的古韻,這壹點從廣東人說的粵語中也可以得到驗證。由於粵語據說保留了大量漢唐時期的中原古音,所以無論是音樂的“越”和“越”這兩個常見讀音,在粵語中都帶有很強的傲音。另外,傳統的“藥”字是“藥”,讀作“藥”,屬於形聲兼備的字,其中“福”作為形旁,表示植物;傳統的“樂”字表示音義,意思是藥可以治病,使人快樂。這是“了”字古音含拗音的又壹證明。
目前,我國有***21個帶“了”字的地名,其中樂陵市、樂亭縣(河北省唐山市)都讀為lào,樂清市(浙江省溫州市)讀為yú e,其余都讀為lè。另外,與樂陵市、樂亭縣地理位置相近的新樂市(河北省石家莊市),現在讀作lè,但據說當地老人習慣讀作Là o,因此,隨著三地距離和發音的接近,也驗證了à o是“樂”的古音,樂毅可能讀的是à oyì而不是yì eyì。
所以不難理解,樂陵城初建時,其地名中的“樂”取自姓,其讀音由生活在樂陵的人代代相傳。雖然時過境遷,即使有戰爭和移民,也沒有被摧毀,可見其穩定性和持久的力量。
我們解決了“了”的發音問題,“令”的由來就好理解了。根據甲骨文字的形狀,“陵”是壹個象形文字,意思是爬上樓梯,爬上高處,也引申為皇陵和超越罪犯的意思。
在我國早期的地名命名中,帶“陵”字的地名大多用來表示地勢高的意思,具有高地崇拜的象征。我們可以認為,古黃河下遊的土地雖然是沖積平原,但也不全是平地,有天然的土丘和山地。為了避免頻繁的洪水,古代祖先往往選擇暫時居住在這些高地。比如戰國時期的地理學巨著《龔宇》在提到古兗州之地(樂陵即古兗州之地)時,有壹句話是“桑土為蠶,落丘為屋”,意思是洪水泛濫時,人們會暫時躲在附近的高丘上避險,洪水過後,就走下高丘,在平地上生活。同樣寫於戰國時期的《孟子》也記載:
因此,不難理解,樂毅當初修建樂陵城時,之所以選擇高地,是出於地形和軍事的綜合考慮。這裏可以進壹步推測,樂陵城是由北向南臨水而建的,因為古代地理記載已經揭示,城南有壹條鉤板河,是黃河九道之壹。因此,樂毅具有在河上運行城市,避免洪水,方便取水,保護城市和防禦城市的多重功能,體現了因地制宜的城市位置的古老思想。
上圖中,據說樂陵城是在伐齊的時候修建的,因此得名,所以毫無疑問。至此,樂陵地名的由來和由市到縣的歷史轉移,只有以上世紀出土的兩枚秦代小泥印為基礎的“樂毅建城”理論,才能得到充分而無縫的解釋。沒有這壹點,似乎很難解釋其他說法中“老嶺”這個名字的歷史由來。
我們可以進壹步說,“樂陵”這壹名稱是壹個具有歷史、地理、文化內涵的古老地名,它不僅寓意著古語的讀音、地理環境和城市的位置,而且是戰國末期重大歷史事件樂毅的象征性地名,還傳達了壹種與“樂”相關的樸素而美好的願景,如君王的樂園、慈善、安居樂業、其樂融融。
關於樂陵地名的由來,過去有三種學說,即“阿鬥墓說”、“樂城陵說”和“四民樂、大賦嶽翎說”。這三種理論現在都被證明是沒有根據的,要麽照字面理解。至於最近幾年提到的“獨家新聞理論”,有必要區分壹下。
斯科菲爾德是誰?和樂陵是什麽關系?
據《史記》、《漢書》等正史記載,石臯是漢高祖宣帝稱帝時的壹位侯爵,年號“樂陵侯”。
斯科菲爾德為什麽被封了?這還要從漢武帝後期的壹個重大宮廷事件——巫災說起。簡單來說,巫咒就是由於漢武帝對舊帝的迷信和猜忌,導致夷(又名太子魏、太子暴)被逼死的政治事件。這個案子前後牽連了幾十萬人。
當時之,他的壹個妃子,還有孩子劉瑾都死了,但是劉有壹個兒子,就是漢武帝的玄孫(就是漢武帝的玄孫,後來的漢武帝)在他和父母壹起被囚禁的時候剛剛出生。皇帝的曾孫五歲時,被赦免釋放。他是劉智的唯壹後代,所以他被救出,並被送到史良娣的哥哥石公那裏。石公的母親貞君很對不起皇帝的曾孫,對他照顧得很好。
後來,皇帝的曾孫被迎入宮中收養,最後他成了漢朝的皇帝宣帝。漢武帝宣帝是壹個感謝他的好意並重視他的感情的人。他立即著手報答這位從小養育自己的恩人,但此時石公和他的母親貞君已經去世,於是他把石公的三個兒子石高、石增和宣石(實際上是漢武帝宣帝的三叔)召入宮中擔任助理等要職。不久,在宣帝皇帝的土地節的第四年(公元前66年),壹個外戚霍玉,因為他的權力被切斷,有叛亂的意圖。石立即註意到了,並告訴了皇帝宣帝,從而解除了壹場危機。
念及史家舊情新成就,漢高祖宣帝先後封史杲、史增、宣石分別為樂陵侯、江陵侯、平臺侯,又封史杲之子史丹為舞陽侯。由此,史氏家族成為西漢鹹和之外戚和近臣。後來漢高祖宣帝進壹步提拔史杲為大司馬、車馬將軍,掌管群臣事務,並在漢元帝病危時委托史杲幫忙。《韓曙》記載“高輔政五年乞骨,賜車與金,而後為先。哎,跟妳說再見。”意思是石高輔佐漢元帝五年後,因年事已高,主動辭官回家,並被追悼。
但是,五裏鐘遺址是石高墓嗎?五裏鐘遺址確實有壹層漢文化,但可能不是師臯墓。畢竟樂陵還有很多漢墓。為什麽單單選擇五裏中?為什麽有明確的考古證據?即使樂陵有石臯墓,也很可能選在樂陵故城魏王城遺址附近的漢墓中判定。所以,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這只能算是壹個美好的願望。
在史氏三兄弟中,史高最為興盛。從石高的位置可以推斷,樂陵已經發展成為當時人口和經濟實力的大縣。但《史記》與《漢書》出入較大,《史記》3500戶,《漢書》比《史記》少10戶。
這裏需要明確的是,漢代的封爵制度都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尤其是秦朝實行的二十品軍功制度。在20級軍事爵位體系中,最高級別是“車侯”,後來為了避免劉徹的禁忌,改為“同侯”,也稱為“列侯”。西漢的王侯分為英雄、王侯、外戚三種。漢初多以鼓勵軍功封侯,漢武帝後期幾乎全部廢掉。漢武帝實行帝位時侯太子大量出現。漢昭帝以來,豪傑諸侯的勢力逐漸削弱,外戚的數量日益膨脹。到漢平帝時,外戚大族王莽篡位,奪取了劉姓,打敗了所有諸侯。
列侯常被土地分割(尤其是後來的外戚),所以其封地也叫後國,他們在自己的封地裏有食邑的特權。到了西漢,* * *分封列侯為811。可以說,列侯制度在鞏固西漢政權的同時,卻因為分封太多而相繼衰落(尤其是外戚),最後引起了對西漢政權的反彈。
說到後國的封地,如果查《漢書》的地理記載,有樂陵(壹個屬平原郡,壹個屬臨淮郡)和平臺(壹個屬常山郡),卻沒有壹般的陵墓。這應該與石曾無子嗣有關,淩侯國將隨石曾之死而亡。由於存在時間短,編年史上沒有記載。例如,《漢書》中“石,四侯皆有(包括武陽侯,石之子高)...皆敗於王莽,唯有無兒無女,敗於雲裏。”但據後人考證,石曾的美食城位於山東德州德城區,與德州陵城區的由來有很大關系。
據《漢書》妃子恩澤侯表記載,石高死後,樂陵侯的爵位先後由其子石叔和孫子石崇繼承。到漢成帝第二年(公元前31),隨著石崇的死與亡,樂陵的侯國禮本應被廢除,但在漢成帝延二年(公元前11),也就是20年後,樂陵的侯姓被石崇的弟弟石叔恢復。所謂邵峰,即西漢子孫斷絕後,皇帝的恩寵和其他民族繼續繼承他們的爵位和爵位,可見西漢皇室對士高家族的特別重視。但石叔死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她,於是漢平帝四年(4年),樂陵侯國被石高的曾孫石岑封,次年王莽篡漢,這樣樂陵侯國就徹底廢了。
這裏特別值得商榷的是,《漢書》地理中有兩個“樂陵郡”,壹個屬於平原郡(山東平原縣附近),註有“都尉制”二字,即輔佐郡縣、掌管全縣軍事的高中級將領駐紮的地方;另壹個屬於臨淮郡(江蘇泗洪縣附近),標有“後郭”二字。所以後來有史家認為樂陵後國在臨淮樂陵郡,而不在平原樂陵郡。這種觀點以葉桂壽續《清道光年間山東考古誌》和楊守敬篡奪清末民初《水鏡註》為代表。楊守敬舉例說,“據《韓誌》記載,臨淮郡的樂陵在雲州之下,但這個樂陵(樂陵郡、平原郡)不在雲州之下,是被施臯封在臨淮,而不在這裏(樂陵郡、平原郡)”。
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樂陵縣並不是漢地理史上唯壹同名的縣。據《漢書·地理》統計,西漢時期共有56組114的同名郡縣,約占西漢時期1587郡縣的7%,其中兩郡108的54組,三郡6組。在56組同名郡中,與後郭同名的郡多達47組。另外,沒有發現後郭和後郭同名。這說明西漢出現同名郡縣的原因,多是因為封侯。如我國著名的地名學家華認為,西漢中期以後,由於“恩寵法令”的實施和豪傑、外戚的肆意橫行,與郡同級的國家驟然增多,郡壹級的重名增加很多。
由於列侯經常被封土,所以早晚可以推斷出石膏像開始封土是在平原郡還是在臨淮郡,並檢索了歷代史書的地理記載。臨淮郡只存在於西漢時期,之前沒有提及,也沒有再出現過。相反,樂陵郡這種平原郡,從秦朝有郡開始就壹直流傳,然後也因此,斯科菲爾德最初的封地是在平原郡樂陵郡,而不是在臨淮郡樂陵郡。
像這種現象,在《漢書·地理》中有很多侯地因某種原因發生變化,最初的封地在遷移後仍保留為郡的例子。比如阜平縣、北地縣(寧夏吳忠)和阜平縣、平原縣(山東惠民縣、陵城縣),趙涵先封張世安阜平侯(北地縣),其子張延壽請求減少戶數,於是改封榆次縣、平原縣,改為阜平侯國,但北地縣阜平縣繼續保留,於是西漢也就產生了。因此,臨淮郡樂陵郡的出現,應該是後期樂陵侯國遷徙所致,懷疑發生在石叔紹封國之時。
石臯,平遠樂陵郡侯。除了唐代李繼孚《元和郡記滄州》中的記載,北魏李道元在《水經註·河流》中也有明確的註釋,“上河(河名,非郡名)...是樂陵縣的東面南面。宣帝帝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史子長(即史臯)封為後郭。”清代以不重視為由,直接否定平原郡樂陵郡為侯國的事實,未免武斷。據說《漢書·地理》反映的是西漢末年的行政區劃,而此時樂陵後國的封地已經遷到了臨淮郡樂陵郡。
王莽篡漢後,不僅斷絕了大量諸侯國,還對郡縣地名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漢書地理誌》用“莽月”二字記載了這壹變化。平遠縣的樂陵縣曾被王莽改稱“楊梅縣”。東漢建立後,光武帝劉秀撥亂反正,恢復了西漢的縣名,並有意識地通過存壹廢壹、兩縣皆廢的方式廢除同名郡。其中,在38組同名郡縣中,如果後郭與郡縣同名,那麽東漢時期幾乎所有曾經是後郭的郡縣都被廢除了,這大概就是臨淮郡樂陵郡再也沒有出現的原因。
另壹方面,西漢中後期,平遠縣樂陵縣增加了“杜威”二字,體現了樂陵行政地位和區域影響力的上升。據楊守敬對清末三國誌郡縣表的考證,樂陵郡於東漢末年建安十八年(213)首次設郡,金代曾改稱樂陵國(縣級,封國號,治分縣),壹直延續到隋初開三年(583)。
這三百多年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期,但卻是樂陵行政史上最光明的時刻,這也印證了樂陵在戰時所發揮的重要軍事戰略地位。比如抗日戰爭時期,樂陵是冀魯豫邊區兩個省24個縣的中心。
後來隨著隋開帝初年實行州縣兩級制,樂陵郡被撤銷,降為壹縣,也就意味著樂陵的前半生歷史暫時告壹段落。隨著明清大運河的開通和武定府的設立,魯北地區的區域重心分別向德州和惠民轉移,樂陵卻在左右之間有些失落。樂陵作為壹個古鎮、壹個大鎮,被遺忘了很久,在1988撤縣設市後,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發展周期。
簡而言之,樂陵沿著起源於伐齊,最早興盛於歷史,經歷了2300年來的風風雨雨與混亂的古黃河水而行。雖然建制、行政隸屬、地形地貌、城址管理都發生了變化,但地名卻壹直延續下來,包含著悠久而深刻的含義,這在全國範圍內也是少有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