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南部,思茅地區東部,東經10108′~ 102 04′,北緯22° 5L′~ 23° 59′。東與元江、紅河縣接壤,西與邊江隔江相望的普洱縣,南與江城縣接壤,北與新平縣接壤,東南與盧純縣接壤,西北與鎮遠縣接壤。東西橫距64公裏,南北縱距135公裏,總面積5312平方公裏。
縣人民政府設在朱利安鎮,北回歸線穿城而過。距省會昆明350公裏,距思茅行署駐地思茅市220公裏。
墨江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共順”、“塔郎”,僅在1915才被稱為墨江。
景點_踏浪八景
墨江縣原名踏浪堂。清道光年間,當地學者曾在境內選定八處景點,得到塔朗通的認可,並壹直流傳至今。
九折珠。它是縣城東北的朱利安山。從土地塘的亮子到縣城,有八個山包,形狀像壹串翡翠珍珠。後來在第八山包下建了壹座名為觀音閣的寺廟,加起來有99座,故名“九重朱利安”。玉皇閣、三義殿、文廟、中學、縣衙建在九疊朱利安的第四、五、六、七疊。現在玉皇閣和三義殿都被破壞了。
雙喜繞過亭子。觀音閣建在天溪河與漣河的交匯處,兩條河在觀音閣交匯後向南流去,故名雙溪環亭,亭上掛壹幅《九折朱利安三寶地》;“雙環玉抱小西天”的絕美對聯,至今被人們傳誦。現在觀音閣被拆了,景點不復存在。
青巖古洞。位於溥佐村頭,縣城以西3.5公裏,壹棵大樹旁。相傳這裏有壹個山洞,常年有壹股煙從洞中升起。人們可以根據煙霧來預測吉兇。後來由於禱告的人絡繹不絕,當地群眾不堪重負,就用鐵鍋把洞蓋上,用土填滿。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煙霧。現在這個景點沒了。
雙峰疊鍵雙龍鄉烏蘇村,位於城南12km處,指烏蘇尖山和武岡山兩座山,兩峰相對,描繪疊鍵。關於雙峰還有壹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哈尼族的祖先Akilochiloye和Mizzazazazazai都是為了反抗強奸,爭取婚姻自由而逃到塔朗河的。為了擋住追兵,Rockiloye從世界各地挑了兩座山來擋住塔朗河,讓它變成大海,但他正在把它們挑到河裏的時候,突然桿子的銅銷斷了,兩座山倒在河的兩邊,長成了兩座高高的尖山。
筆桿高聳。指的是城南5千米桑田村後面的山峰。三峰巍然聳立,形似筆桿,故名。古時候,山頂上有壹座石塔,名為“文筆塔”。現在文字塔已被摧毀,只剩下廢墟。
龍泉球。在城南桑田村旁的龍樹腳下,有壹個名叫龍泉的池塘。水從池底奔湧而上,沖擊著池底的白沙,滾動如珠,故名“龍泉球”。1993捐款修復,周圍古樹綠潤,尤其是盛夏,人近,但涼風習習,暑氣消,是避署的好去處。
壹個美麗的仙女。在縣城西北22公裏的遮碧山,古時候有壹個山洞,四周彩雲環繞。隱士於成龍在山裏修行。山頂上原本建有壹座寺廟。據說廟裏住著神仙,所以又叫“神仙城”。沒有遺跡,景點也不復存在。
墨江金蘭。坐落在淘河湛路坪橋(今中愛橋)下的江面上,每天午後,夕陽的余輝照耀,微風徐來。江面金光閃閃,波光粼粼,十分壯觀,故名“墨江金蘭”。
雲南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公園
1993 8月破土動工,位於縣城西部高家山上。是集天文、地理、氣候、植物等科普知識與園林藝術、民族文化、觀光旅遊為壹體的地理標誌實體B。規劃設計新穎獨特。以壹條長約500米的線為主軸,從山腳到山頂,有:北回歸線之門、太陽之路、公園。標誌園內種植了數百種典型的熱區和暖區樹種,並廣泛種植了奇花異草。標誌園為人們提供了壹個學習科普知識、參觀娛樂的好去處。
聯誼橋
位於縣城南2.5公裏處的聯誼河和清溪河交匯處。跨過漣河,建於康熙初年。道光2年(1822)水毀,4年重建。同治六年(1867),毀於水。同治九年,捐資重修,光緒二年竣工,故又稱“新橋”。新建的波紋橋全長27米。河中的石墩呈船形,長22.8米,寬4米。這座橋是土坯和木頭的混合結構。甲板用木梁和木板鋪成,甲板上建有木框筒和瓦頂。在橋的中間,有壹個奎亭,長5.6米,寬5.5米,高10.7米。亭頂四面分水。1982被墨江縣人大常委會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1993年底,除奎哥外,其余橋梁均已受損,橋上大部分跨梁已斷裂,橋面板和橋欄桿全部毀壞,橋上屋頂坍塌,僅留下西北側壹部分門墻。
火葬罐
1957在墨江縣城北的墓穴中發掘,屬於傣族的火葬壇。壇子是藍白相間的,有唇,圓頸,大肚子,高腳。壇口直徑15.5cm,頸高3cm,腹徑29cm,底徑14.7cm,足高17cm。腳、腹、肩都畫有圖案,每組壹個。腹部以花、葉為圖案,肩部以鳳凰、花、葉為圖案。經考證鑒定,產於宋代,為國家二級文物。
戴土罐酒壺
1973出土於聯合鄉來邦村,為修建油庫而挖掘時發現。酒壺為葫蘆形細沙陶器,繪有傣族花卉和織錦。經鑒定為傣族地方官用酒壺,產於清代,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花椰菜銅香爐
它產於清朝。香爐三條腿由三頭大象支撐,雙耳有兩只飛鳳。鼎蓋是麒麟中間座的空心花瓶,我們的腳踩著空心寶。
墨江儒家紀念館
位於縣城東北的“九折朱利安”第六峰,清道光元年(1821。)由大將軍李恒謙和塔郎舉人唐瑾發起,歷時10年完成。為四合院式建築群,有縱向臺階,占地面積7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它是墨江最大的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依山而建,共分五層,層層相連,頗為壯觀。第壹個有兩個大門,進門後是管事室和客房,有壹個“盤池”。第二站是學習館。第三個平臺是行星門,左邊是魁星閣,右邊是聖閣。第四通道建有東、西兩座寺廟作為名官、國賢、孝、義殿。第五層平臺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部分,有“大成殿”、“天子臺”、“後殿”。大成殿由24根直徑60-70厘米的巨大圓柱支撐,中柱高度超過10米。這是壹座梁式建築,屋檐位於山頂。魁星閣和蒼勝閣是八角形建築,重檐尖頂。1982被縣人大常委會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年久失修,大成殿受損,峰塔受損,其他建築和墻體年久失修。1993年,縣人民政府決定撥款修復墨江文廟,並於當年撥款65438+萬元修復所有城墻。同年65438+二月撥款重修大成殿。
世界雙胞胎節壹直在舉辦。整個墨江地區雙胞胎數量全國第壹,還有壹口傳說中的雙胞胎井。想生雙胞胎的人在懷孕的時候喝雙胞胎井裏的水就可以生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