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藝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享有“寫山唱海”的美譽,是中國民間說唱藝術較為繁榮和發展的省份之壹。在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曲藝中的鼓有山東鼓、膠東鼓、山東八角鼓、山東漁鼓、東陸鼓、西河鼓(含陽信木鼓)。
山東鼓是北方鼓的鼻祖,相傳形成於明末,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流傳於以菏澤為中心的山東、江蘇、河南的廣大地區。原名犁鏵鼓,因其伴奏樂器是犁鏵的碎片而得名。自《老殘遊記》起,就被委婉地稱為“梨鼓”。後來逐漸發展為壹套完整的變板唱腔、短鼓上的打擊樂和三弦伴奏的特殊半月形梨片的說唱表演形式。梨鼓風格古樸,富有鄉土氣息;曲調高,既有說,又有唱,既有道,又有白;講述山東大鼓的抒情交融。
膠東鼓是流行於膠東半島的壹種鼓樂形式,距今約有250年的歷史。當初是盲人創造的。早些年,歌手都是說書人和占蔔師。清代嘉慶以後,逐漸發展為與“背腔”相結合的早期鼓點曲調,後又吸收了東鑼鼓、萊陽彈詞、強茂的唱腔,得到了新的發展。膠東鼓在膠東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豐富多彩的膠東民俗文化的壹個縮影。
山東漁鼓是源於唐代道曲的壹種民間說唱藝術形式。南宋時伴隨著漁鼓的簡易板,自元明以來廣泛流傳,並與各流行地區的民歌相結合,形成各自不同的曲調。演唱的內容以歷史傳統和民間故事為主,宗教色彩漸淡。因其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漁鼓”,俗稱“山東漁鼓”,流行於山東。漁鼓的表演形式簡單,配以漁鼓和簡易板,唱腔自由,語言通俗,曲調適合旁白和近乎吟誦。
東魯鼓,又稱“老洞口”,是在魯東農村演唱的基礎上,受強茂等地方劇種的影響而逐漸演變而來的。清末,因梨花鼓經久不衰,故稱“東路鼓”。其演唱形式壹般伴有鼓和鋼板,演唱者邊敲鼓、板邊說唱。歌詞押韻,散文色彩斑斕,引人入勝。東陸鼓曲調渾厚活潑流暢,語言通俗樸實,深受群眾喜愛,所以當時以評書為職業的民間藝人不計其數。
西河鼓的前身是清代中葉流行於冀魯豫的黑仔鼓和木鼓。主要以說唱和長書為主,也有少數演員專攻短詠嘆調。西河鼓有兩種表演形式:黑仔本和木鼓。黑仔書配小三仙,演員自彈自唱;木鼓演員敲著木板和書鼓。後來這兩種曲藝藝人登臺表演,有鼓、板、小三弦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