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沒有希望了。當司法制度等制度更加完善,人們的素質更高,壞人比好人更能謀取利益的現象就會減少。當社會發展到壹定程度,即使絕對的公平依然不存在,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很好的生活,即使不公平,也沒有多少人會覺得這個世界是黑暗的。壞人會少很多。隨著精神文明的發展,成果的普及,好人會多,壞人會少。
人的道德是與生俱來的,有量變的差異,沒有質變的差異。有些人後來變壞,有些人依然真實善良的原因如下:
第壹,道德的高低是相對的。每個人心中都有道德,只是道德的高低不同。有的人道德高,必然讓其他人道德低。
第二,每個人的天賦不同,道德量的差異會在社會競爭中被放大,差之千裏。有些人不作惡也能發財,真的很威武。另壹些人則分為兩個極端。有些人堅守道德,甘於清貧,只求心安。還有人鋌而走險,靠害人發財,於是壞人就誕生了。
三、環境的影響,環境好,壞人也變好,環境不好,好人也變壞。要知道,人性中趨利避害的本能永遠大於道德天賦。只有大家共同遵守道德,引起情感共鳴,道德才會占上風。惡不懲善不賞,做好事的人會越來越少。如果利益集團繼續大力宣揚各種自私的想法,擾亂人心,道德欲望就會低於利益欲望。
第四,教育的結果,學校很重視德育,這個不用多說,但是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換不夠好,轉換不順利。學生階段比較清純美好。壹旦進入社會,各種醜陋會在短時間內找上門來,對人的影響很大,足以摧毀人的三觀,使壹些人道德嚴重滑坡,甚至仇視社會。所以要引導學生適應社會,參與社會實踐。這樣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身份轉換差距不會太大,人格也會相對健全,憤世嫉俗的人也會少壹些。
第五,道德需要信仰來強化。有了信仰,人就會自覺秉持善良和思想,拒絕各種雜音。沒有信仰,就會被噪音幹擾,意誌意誌薄弱。
孟子說“人非聖賢”,王陽明說“心即理”。世界上所有的道德準則都在人們的心中。如果每個人都保持自己的真心,社會就不會壞。
在利益面前,人們執著於那個利益;為了私利,不惜傷害任何人。這就是人性之惡。
1,人們認為做壞事對他們有好處。所以大多數人選擇做壞事(成為壞人)。
人性中,善與惡並存。沒有純粹的好人或壞人。好人偶爾閃現邪念,惡人偶爾閃現善念。也就是說,從他的行為等方面可以看出好人壞人,但是他的思想很難被發現。
人都是逐利的。當利益存在於眼前時,很少有人能不為所動。當我受到誘惑時,我會設法得到“歸我所有”的物品。
因為做好事通常是損失利益,做壞事通常是獲得利益。所以,面對利益的誘惑,人們往往會選擇成為“得到利益”的那個人,也就是他想做壞事(成為壞人)。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2.起初,只有壞人做壞事。後來好人開始做壞事。
什麽是好,什麽是壞,都要有個標準。誰有這個標準?也許是和負責法律的人,也許是和大多數人,也許是和少數人,也許是和上帝。社會通常會定義什麽是好什麽是壞,並制定規則,比如要求人們做什麽。
起初,社會要求人們做好事。做好事的人多,做壞事的人少。但是,隨著壞人做了壞事,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別人看到他得到了好處而他沒有,他就開始吃醋,不平衡,於是就渴望做壞事。可能壹開始不敢做壞事,慢慢就敢了。
當壹個人做了壞事,只得到好處不失去好處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羨慕他,放棄做壹個好人,漸漸地更多的人做了壞事。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3.做好事沒有獎勵(或獎勵不夠),做壞事沒有懲罰(或懲罰不夠),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做壞事(成為壞人)。
第壹個做壞事的人做壞事的時候,如果及時制止,比如有人出來懲罰,他就不敢再做壞事了。但是沒有人做,或者做的不夠,這並沒有讓他震驚。他以為被罰了還有利息。這其實是社會獎懲規則不佳的問題。
有人做了壹件好事,沒有人獎勵他,或者他真的因為做了壹件好事損失了壹些利益,得不償失。從長遠來看,他不會做好事。而壞人做了壞事卻沒有人懲罰他,或者說懲罰力度不夠。他認為懲罰是綽綽有余的,他當然會做壞事。
社會要起到引導人向善,制止人作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作用,否則是不行的。
圖片,點擊識別內容。
到了壹定的時候,人性中的惡就會被充分誘發或激發,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擇手段的去做壞事,而不是相反。這就是壞人越來越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