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秧歌劇的藝術特征

秧歌劇的藝術特征

秧歌劇的表演多在途中或廣場上。當秧歌隊在壹個寬敞的廣場上行進時,壹個“場地”被圍在原地。場地圍起來後,壹些秧歌隊會在場地中間表演壹些情節簡單的幽默段子,久而久之,“秧歌劇”就誕生了。

秧歌劇靈活自由,善於表現現實生活。雖然是山野村戲,但從角色、動作表演、情節結構、人物性格、語言特色等方面來看,並不遜色。秧歌劇的角色和京劇差不多,分為生、旦、純、醜、老學生、青年學生、武生等。在丹之下,又分為老聃、肖丹、烏丹等。,業務全面。人物的服裝、服飾、臉譜與京劇相似,而許、包拯等個別人物的臉譜在細節上略有不同。

秧歌成劇後繼承了小而短的傳統。小就是角色小,演員少。蕭聲和肖丹最多能和壹個小醜鬧壹場,所以常被稱為“三小戲”。後來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絡腮胡、彩繪臉、青衣“三門”。短就是短。秧歌劇沒有耗資巨大的“大劇”,大多是反映日常生活和父母短暫人生的“小劇”。其音樂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點,形成了曲牌風格與板腔兼容的體系,演奏也得到極大的豐富和提高。

秧歌劇也有自己的壹些特點,如當時的“現代戲劇”,服飾道具簡單,唱腔靈活,地方方言,語言幽默,貼近生活。秧歌劇歷史悠久,唱腔渾厚厚重。地方方言俚語與生活習俗的融合,使其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明清民歌和地方小調以及語言融合風格的代表。秧歌劇是壹種聲樂歌劇,其唱腔有“九調十八調”之稱,並不確切,而且用詞較多,主要有:水滸、娃娃、壽星板、垂粟、復活片、大清洋子、青兒洋子、耍炮、禿爪龍、桂枝香、山婆羊、蓮花落、板兒七強等。

秧歌劇中最流行的兩種曲調是“水滸”調和“娃娃”調,分為男水滸、女水滸、男娃娃、女娃娃。還有床頭板,哭小米,復活片,也分男女口音。每個性別的節奏都不壹樣。有些調式,如大青陽洋子、青兒洋子、泡泡、禿爪龍、肉桂、高山山羊等,由於通常由男性演唱,逐漸被遺忘。通常對於女性來說,有蓮蓬滴和二板槍。這些模式的特點和功能是不同的。比如板兒只有壹句話,用在壹句歌詞的開頭,起到引子和過渡的作用。當哭小米的曲調多用於唱悲傷的曲調時,復活的電影多用於人物臨死前的獨白。

全國各地的秧歌劇大多以新興或受歡迎的地區命名。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為主,如奇臺秧歌、韓城秧歌、陜北秧歌等。有些民歌組合是結合板塊變化的,如朔縣秧歌、樊氏秧歌、蔚縣秧歌等。主要唱腔和唱盤多來自梆子腔,唱盤有頭(柔板)、二性、三性、中板、散板、滾白等特點。其中,民歌統稱為“練聲曲”,包括“四級練聲曲”和“苦戀練聲曲”其中有些屬於板式變化,如定縣秧歌和隆堯秧歌。唱盤分為慢板、二六、快板、三板、導板。演唱時用班卓琴或梆子,多伴有鑼鼓,故又稱“幹板秧歌”。

秧歌成為戲劇後,唱腔逐漸向“戲劇”方向發展。到了1980年代,秧歌劇有四種唱法。

壹是保留早期秧歌的小調形式。唱法還是以民歌和小調為主,演壹出戲,戲名就是歌名。這種秧歌劇雖然保留了民歌的形式,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更多的“曲調”(主要是“明清民歌”)和其他地區流行的唱腔,曲調逐漸豐富。這種秧歌劇以晉中秧歌為代表。

二是將傳統的秧歌小調簡化,成為上上下下兩句無限重復的詠嘆調。唱段只有壹種或兩種或三種,歌詞的字數是唱段的基本結構和音準。這種秧歌包括澤州秧歌、平腔秧歌和小粉秧歌。

三是以壹個或幾個傳統秧歌小調為基本曲調,對演唱的曲調進行盤化。唱段雖然叫“板”,但唱段還是保留了“四大秧歌”唱腔的基因。這種秧歌以晉東南的吳象秧歌為代表。

第四,雖然仍然保留著傳統的壹劇壹曲的曲牌,但在發展中,不僅使自己的唱腔風格板化,而且吸收了梆子戲中的各種板化,與原曲在同壹部劇中使用。這種秧歌以陜北秧歌(包括朔州秧歌、樊氏秧歌、廣陵秧歌)為代表。

早期,秧歌劇的樂隊主要是打擊樂器。隨著不斷的發展,各地秧歌逐漸有了管弦樂的伴奏,使用的樂器多為地方梆子、其他劇種或民間樂隊常用的樂器。

早期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唱”、“裝”、“演”。正因為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樣,才成為“歌”、“舞”、“戲”等漢族民間藝術形式。隆堯秧歌是由古代當地勞動人民在插秧、收割、勞作時的稻作歌發展變化而來的。隆堯秧歌誕生於明末清初,嘉慶年間登臺巡演。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劇種之壹。

根據表演特點和地域的不同,隆堯秧歌分為南北三路。隆堯秧歌的主要特點是:壹是舞臺表演,行當齊全,唱、念、做、打完美,區別於曲藝、舞蹈。二是地域鄉土,表演風格充滿鄉土氣息。三是劇目豐富,據統計有200多部。第四,語言通俗,歌詞簡單生動,口語性強,唱腔簡單活潑。第五,伴奏簡單,歌曲唱得幹巴巴的。前期只有武館,以鑼鼓為主,沒有文館。後期加入了弦樂器、笛子等樂器。

隆堯秧歌唱腔樸實,絲竹無匹。研究和挖掘隆堯秧歌,對河北乃至中國戲曲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

隆堯秧歌,這種從農活中孕育出來的稻作歌曲,不是其他任何劇種的編、科、屬,在中國戲曲史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隆堯秧歌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傳統劇目。這些項目不僅包括隆堯秧歌的劇目,還包括其他劇目。隆堯秧歌的老藝人都是沒文化的,所以它的戲大多沒有劇本,都是師傅代代相傳的。建國後創作的已知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有200多部。隆堯秧歌全盛時期有200多個劇團,3000多名員工,但隨著壹些老藝術家的去世,或者有些老藝術家年紀大了,不能上臺表演了。年輕演員因為國劇的蕭條而另謀高就,只有少數老藝術家偶爾組織班級演出壹些小戲或者打折戲。隆堯秧歌表演者日漸老化,受眾群體十分狹窄,發展陷入低谷,急需搶救和保護。定州秧歌又稱定縣秧歌,是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的壹種古老戲曲,因其發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據說它的來源是壹首民間曲子,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傳下來的。

定州秧歌在語言、唱腔、調式、劇目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戲曲簡單易懂,有大量方言俚語,生活氣息濃厚;男女唱法都是以鑼調式為主,唱法是用自己的聲音和真實的聲音喊出來的壹種唱法。傳統唱法沒有音樂伴奏,沒有固定的音調,演員可以隨意啟動音調,並配以管弦樂伴奏,音調為d,唱法中大量使用了行間虛詞。旋律下面有很多旋律,但唱功中不乏幽默風趣;節奏以壹對壹為主,傳統板28種,仍保留全打擊樂伴奏形式(即大鑼腔);定州秧歌劇目豐富,涉及領域廣泛,有愛情、孝道、公案、滑稽等。

定州秧歌唱腔獨特,傳統劇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為研究中國民俗和傳統文化的第壹手資料。

定州秧歌最初是在田裏唱的,後來就在田裏唱了。起初只是小曲,後來編成了秧歌劇。

定州秧歌的編纂始於清代中葉。當時,受其他劇種的影響,壹些民間藝人開始穿著簡單的服裝扮演角色。1926之後,壹大批秧歌藝人崛起,定州秧歌風靡壹時。1952年定縣秧歌團成立,1959年戲班達到頂峰。

幾經繁榮,定州秧歌逐漸走向低谷。1988年,定州秧歌團撤銷,演員開始轉向民俗活動,三五成群演出。雖然秧歌在農村仍有壹批新老戲迷,但由於人力、物力、財力的嚴重不足,其演出無論是規模、演出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落後於以前。壹些老藝術家相繼去世,很多劇都失傳了。

為了拯救這壹古老的劇種,定州市成立了定州秧歌保護領導小組,制定了保護方案,並成功申報了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這是定州秧歌搶救保護的好機會。朔州秧歌是集武術、舞蹈、戲曲於壹體的綜合民間藝術形式。流行於內蒙古南部的朔州市及濟寧、呼和浩特、包頭、河套周邊地區,也存在於河北張家口和陜西山西附近的市縣。早期在廣場、街頭為秧歌隊表演的朔州秧歌,歷史悠久。宋代增加了武俠元素,清末增加了故事內容。後來在民間以舞蹈和戲曲兩種藝術形式進行表演。

以舞蹈為主的秧歌叫“踢鼓秧歌”,主要在節日、生日慶典、女婿拜神、應邀時許願等場合表演。以表演為主的秧歌,被稱為“秧歌”。秧歌的唱腔以當地流行的民歌和曲調為主,並借鑒了其他劇種的唱腔結構和曲調,形成了獨特的板腔和曲牌的“綜合體”。劇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

朔州秧歌在當地流傳已久,並演變成不同的藝術形式,為研究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傳播和演變提供了新鮮的素材。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朔州秧歌遭到嚴重破壞。解放後,分散的藝人自願組合,聚集到鄉鎮演出,朔州秧歌進入繁榮期。劇目除了演出傳統劇目、會議劇目外,還演出移植劇目。65438年至0953年,國家委派有關人員幫助選拔技藝高超的藝人,在朔縣組織新樂劇團,成為秧歌中第壹個有組織的表演團體。1956年,劇團正式更名為朔縣秧歌劇團,並招收了第壹批女演員,業務再次擴大。1966年,劇團被迫停止演出,次年解散,藝人回國。直到1970,戲班恢復,藝人再次回到戲班,並招收了第三批學員,在全縣建立了21個業余秧歌隊。“文革”後,國劇重生,歷史劇於1977年重返舞臺。1979文化部藝術研究院拍攝朔州秧歌傳統劇目《泥窯》。20世紀80年代,朔州秧歌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但90年代,朔州秧歌受到多方面的挑戰,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

由於創作人員的缺乏,優秀演員的流失,固定排練場地的缺乏,資金的嚴重不足,秧歌舞隊只能參加壹些公益演出或社會活動,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尷尬局面。樊氏秧歌劇流行於樊氏及其周邊地區。

“秧歌”的曲調在明朝萬歷年間傳入樊氏芬迪和白馬市(今應縣)。那時候不過是街頭跑攤唱歌的廣場藝術。群眾稱之為“東西”,並依地命名為“芬迪秧歌”。清代道光年間,民間藝人張欣、張岱對流行的秧歌曲調和器樂進行了收集和改進,將其他劇種的唱腔吸收到“秧歌”中,並將其他劇種的劇目移植到舞臺上表演。

樊氏秧歌劇共有86個劇目,經常演出的劇目有70多個,包括早期的民間劇目和逐漸發展起來的連續劇。樊氏秧歌的聲樂結構由混合板腔和曲牌體組成,其中板腔有18種基本板,曲牌體有17種“訓練調”,還有若幹小調和75首器樂。

樊氏秧歌由民間舞蹈演變為傳統戲曲,其唱腔融合了傳統戲曲唱腔的多種形式,對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65438年至0956年,樊氏政府組織流散藝人,正式成立樊氏秧歌隊。劇團成立後,壹大批優秀演員相繼湧現,並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和風格。

2006年,樊氏秧歌被國務院列為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那時起,樊氏秧歌的專業班和業余班逐漸復興,傳統劇目也出現在舞臺上。化州秧歌叫化州秧歌戲,也叫布依戲。是華縣赤水鎮蔣家村、郭村、南北回頭房村、蔣村、高塘鎮最有名的秧歌。

化州秧歌歷史悠久。相關資料記載:起源於漢代的“儺舞”,由宋代的“村田樂”演變而來,興盛於清道光、光緒年間。1957年命名為“華偉秧歌”,在《華縣誌》中稱為“化州秧歌”。

20世紀30-50、60年代,化州秧歌流行壹時,多次參加省市文藝演出,獲得廣泛好評。“文革”時期短暫停頓後,化州秧歌在70年代煥發出勃勃生機,從65438到0975年參加全省業余音樂舞蹈演出。1982期間,在渭南民間文學調查報告會上,賣雜貨,做年貨,帶著石榴娃燒火,帶著小Xi見妹子,受到好評。然而到了80年代後期,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文化的發展,文化藝術的多元化,化州秧歌逐漸失去了往日的繁榮和活力。劇目創作和演出市場處於逐年下滑的狀態,演員短缺,劇本創新停滯不前,使得化州秧歌劇瀕臨消亡。

2004年以後,滑縣政府對化州秧歌的資料進行了普查、調查、挖掘和整理,支持省內民間文藝家和劇作家對化州秧歌的小劇種進行收集、挖掘和整理,並印刷出版了《華偉秧歌》壹書。滑縣文體局聘請專家對化州秧歌戲進行考察論證,發掘其價值,搶救排演化州秧歌戲經典劇目30余部。2006年至2007年,組織專人再次對化州秧歌劇進行普查、收集和整理,形成文字和視聽資料;對藝人進行了錄音錄像,建立了化州秧歌藝術檔案。並申報化州秧歌為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化州秧歌在師徒傳承的同時,也逐漸走上了專業群演的節目。在平山縣西部山區的許多村落,農閑時壹直流傳著唱秧歌戲的民俗,這種民俗源於農業生產和勞動,而平山縣的秧歌戲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故稱平山西調秧歌戲。

據《平山縣誌》記載,1853年(鹹豐三年)村裏流行秧歌,經常因秧歌而耽誤農事。因此,官方發布了禁令。石家莊以東是東路秧歌,石家莊以西是西秧歌。由於地區方言不同,秧歌是用不同的口音唱的,所以東西方有差異。

平山是西式秧歌,也叫秧歌,是壹種土生土長的地方戲,只有武器、鼓、鑼、撚、鈸。采取“唱七遍,打八遍,打九遍,小襖大衫,加馬甲,挨家挨戶唱,唱打地攤,自己做戲服,稱為包袱班”的形式。

每到過年,廟會都有群眾自發的集體表演,幾乎沒有文人參與,所以都是口口相傳,代代相傳。五大線和京劇比起來,醜是醜,但沒有盡頭。

戲都是民間瑣事,傳說故事,父母矮打老婆訓孩子的軼事。

平山西洋秧歌的唱腔委婉動聽。以上下句多變的音準和長短分的打擊樂伴奏形式,形成了通俗易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藝術特色。

清末,在藝人崔天寶的口口相傳下,出現了秧歌傳人李同祥(藝名“抓心”)等人,並形成了幾個流派。其中“桐鄉派”影響最大。1926年(民國15年)期間,西式秧歌在平山縣還相當普遍,幾乎每個村子都有秧歌戲。解放後,對西洋秧歌進行了創新和發展,改編加工了壹些朝代的劇目,並進行了音律上的改革,力圖改變秧歌無弦的傳統,開辟了有卦有弦秧歌的先河。後來,在平山縣古月鎮劉家溝村和白龍池村,手工流傳了30多個西洋秧歌的劇本,在這兩個村都有演出。但總體上處於傳承較少,發展困難,急需保護的狀態。葦子水秧歌是門頭溝區的壹種古老的民間戲曲,它是由秧歌與歌唱、舞蹈、戲曲等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而形成的。秧歌劇起源於明朝嘉慶年間。

葦子水秧歌的伴奏以打擊樂器為主,主要由單皮鼓、檀香等組成。全劇只用鑼鼓,不用絲竹。演壹個“家夥”,演出時唱壹出戲;伴奏鏗鏘有力,節拍分明,唱腔渾厚豪放,高音激昂。據考證,秧歌劇與明清時期盛行的高腔戲十分相似(壹人獨唱,多人相互扶持,僅伴有打擊樂,音調高亢,朗誦豐富),而圍子水村秧歌劇的唱腔和伴奏則具有明代高腔戲的特點,主要唱腔有“甩鑼”、“秧歌調”等。有些和湖南花鼓調的音韻相似。劇目有《趙雲截河》、《張飛捉船》。

葦子水村秧歌具有濃郁的地方民間戲曲特色,劇目內容保存完整,歷史悠久,風格古樸,對研究京西民間戲曲有壹定的史料價值。同時也為研究歷史上北京與外界的文化交流和商業往來提供了史料。此外,葦子水的秧歌劇豐富了當地人的業余生活,成為壹種獨特的地方戲曲。

雖然道具、服裝、樂器等。在國家和政府的幫助下,葦子水秧歌的表演隊伍得到了更新,但由於老藝人年齡偏大,表演隊伍也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急需培養新的傳承人。奇臺秧歌是起源於山西太谷的民間戲曲,又稱太谷秧歌、晉中秧歌。最初起源於農業勞動,是農村農民隨著農業活動而演唱的民間曲調,起源可追溯到唐宋時期。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這種民間曲調逐漸將動作、舞蹈、武術和技巧融入其中。發展成可以表演和欣賞的“陸上秧歌”和“過街秧歌”;後來,它借鑒了外國民間藝術的精華,逐漸從街頭唱腔發展成為有388個劇目的地方戲。

奇臺秧歌是集音樂、舞蹈、歌唱、讀(道白)、做(表演)、打(武學秧歌)於壹體的綜合藝術,以歌唱為主。或壹曲壹劇,或多曲壹劇,曲調優美,語言活潑。內容主要反映祁縣、太谷縣、晉中等地農民的農村生活,情節簡單,多以並列句形式,舞蹈動作活潑多樣。表演簡單、樸實、粗獷,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

新中國成立初期,祁縣有71個業余秧歌隊,2000多名藝人。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秧歌,有精華也有糟粕。在表演中,既有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藝術精華,也有生活中醜惡淫穢的渣滓。

6月19511,由旗縣文化館主辦,旗臺秧歌研究改革學會成立,在表演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於是,不健康的東西被剔除,壹批傳統秧歌劇被編排改編,現代劇《挑女婿》、《送嫁妝》等被移植上演。在音調和音樂方面,加強了節奏,豐富了鑼鼓。有些戲劇有弦樂伴奏。從此,奇臺秧歌逐漸走向了健康發展的道路。

由於多元文化娛樂等原因的影響,奇臺秧歌的傳承和發展受到壹定程度的制約,其生存和發展面臨瀕危的局面。為了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奇臺秧歌,2006年,根據有關部門的推薦,奇臺秧歌已被正式批準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吳象秧歌是流傳於山西省襄垣、武鄉壹帶,晉中榆社、左權、和順壹帶的壹種戲曲形式。它始於湘源、武鄉壹帶的民間曲調,後與西火秧歌融合,在地方語言的影響下逐漸演變。是上黨地區的地方戲,僅次於上黨梆子和上黨鑼子。

吳象秧歌開始為幹板演唱,被群眾稱為“幹板秧歌”、“葛泉秧歌”。清乾隆、嘉慶年間,有半職業化的階級俱樂部。宣彤元年(1909)以後,吳象秧歌在劇目、表演節目、伴奏樂器、音樂曲牌、服飾、舞臺裝置等方面都借鑒了上黨梆子,甚至出現了用黨梆子唱的形式,即演官員的人唱梆子,演老百姓的人唱秧歌,或臉臟的人唱梆子。

吳象秧歌是湘源秧歌和武鄉秧歌的統稱,按照傳統戲曲音樂腔的分類方法,湘源秧歌屬於民間歌舞腔。詠嘆調的結構是板腔。唱腔以上下句為基本單位,有規律地變化,不斷重復。傳統唱腔可以分為流水和對聯兩大類。湘源秧歌和武鄉秧歌風格不同。前者主要在中音,特點是回聲低而圓滑,優美細膩,後者主要在高音,特點是高亢、強烈、清晰、明亮。據考證,湘元秧歌傳統劇目239部,現代劇目157部。傳統戲劇中,行當多以三小派(蕭聲、肖丹、小醜)為原型,語言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形象幽默。代表劇目有《蘭英進京》、《虞鳳佩》。湘源秧歌的現代代表劇目有《李佑才板花》、《小二黑的婚禮》、《老巴魯》等。

襄垣縣人民劇團是吳象秧歌的專業劇團。當地政府非常重視,每年都給予壹定的財政補貼。這個劇團主要表演秧歌,有時也表演梆子和歌舞。與山西省其他縣級劇團相比,其生存條件較好。蔚縣秧歌又稱蔚州梆子,起源於河北蔚縣,流行於河北張家口、山西雁北、晉北及內蒙古部分縣。它起源於民間,由田野調、民歌發展而來,並吸收了大量早期流傳於北方地區的古代戲曲曲調,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梆子戲。蔚縣秧歌以其“方言與白話”的形式,以及板腔與“潯調”劇目的巧妙結合,突出了自己的特色。

蔚縣秧歌產生於明末清初,在康熙時期形成了有自己的劇目、音樂、表演、唱腔等內容的梆子戲。到清代達到頂峰時,民間俱樂部已超過265,438+00個。演出市場遠在蒙古的烏蘭巴托。解放後,成立了專業的蔚縣秧歌隊。文革後期,改編為藝術團,後改為蔚縣晉劇團。2005年,劇團恢復了對蔚縣秧歌劇的挖掘、傳承和創新演出。韓城秧歌是壹種集唱、跳、說、表達於壹體的民間藝術,具有帶有中國傳統戲曲元素的音樂劇雛形。

韓城秧歌有60個曲牌,除去頭、尾、號牌和壹些曲牌變體,實際上有40個左右的曲牌。這些曲牌有不同的情感風格和不同的節奏。歌詞嚴格限定曲牌,可以即興發揮,隨意,或長或短,幽默有趣。韓城秧歌叫“唱秧歌”或“秧歌戲”,不叫“扭秧歌”或“舞秧歌”,因為它始終以唱為主,主要部分是民歌。

韓城秧歌壹般由2-4人表演,節目短小精悍,活潑樸實,旋律優美,舞蹈歡快矯健。舞蹈動作隨著劇情節奏的發展,以姿勢為“起”,以閃為“承”,以扭為“轉”,以跳為“合”;有時“大中套小”,即大動作包含小動作,如擺動身體、搖頭;胳膊大,手小;腿大推,手腕小轉等。簡而言之,韓城秧歌的舞蹈動作可以概括為:閃、扭、轉、跑、搖、蕩、跳;緩釋與緊收,大中小套,巧妙開頭與剛回,下震與上弦,匆匆忙忙,處於壹種唱的狀態。

明清時期是韓城秧歌的成型期。明代中期,韓城部分文人在浙、川、滇、黔為官,身邊的仆從回鄉後,將南方秧歌曲調帶回韓城,並從秦腔、蒲劇、胡美戲等戲曲中吸收了大量營養,使韓城秧歌博采眾長,獨樹壹幟。

清朝光緒年間,韓城秧歌進入全盛時期。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韓城秧歌藝人韓民慶率秧歌隊進京,被慈禧太後招入宮中表演,宮中還設置了“秧歌教練”,教授秧歌。光緒二十五年,韓城知府紀為接待清廷欽差舉行韓城秧歌表演,展示了韓城秧歌的迷人魅力和精湛藝術。

1926春節期間,薛鳳川的紅藝人建德和天寶,各自帶領村裏的秧歌班,搭起舞臺唱秧歌。有壹段時間,真是千鈞壹發。20世紀40年代,隨著胡美、蒲劇、秦腔占領韓城城鄉舞臺,韓城秧歌逐漸走向衰落。到了五六十年代,韓城已經很少有秧歌表演了。

新中國成立後,韓城秧歌被省、地、市文藝工作者挖掘和註入新的活力,創造了壹批新形式、新內容的韓城秧歌劇目,使韓城秧歌紅極壹時。特別是1963年,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進行了《五月天》《扁擔哥》《女社員》等秧歌劇專場演出,後赴中南海演出,大獲成功,被錄制。

“文革”沈寂十余年後,改革開放讓韓城秧歌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65438-0985,“韓城秧歌社”成立。隨後出版了《韓城秧歌選》、《韓城秧歌選》系列叢書,廣泛收集整理了韓城秧歌的曲目和音樂。

2008年6月,韓城秧歌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陜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的綏德、米脂、佳縣、吳堡、子洲、清澗、延川、安塞、誌丹,以綏德縣的陜北秧歌最為完整、系統、具有代表性。綏德縣陜北秧歌從藝術風格上可分為北方秧歌和南方秧歌,其中北方秧歌的代表民間藝人有吳、李增恒,南方秧歌的代表民間藝人有蘇、蘇桂堂、何俊義。

2006年,陜北秧歌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膠州秧歌是膠東秧歌的代表,主要流傳於山東的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方圓,距離交縣五英裏,是最受歡迎的地方,尤其是在大沽河地區。

膠州秧歌過去叫“地秧歌”、“跑秧歌”、“三彎”、“扭腰”。建國後,因主要活動於膠州郊區,故稱“膠州秧歌”。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都是24人。人數增加的話,必須是偶數,秧歌隊需要壹兩個組織領導負責隊裏的事務,俗稱“秧歌主”。還有壹種是秧歌隊的教練或者老演員,叫“傘頭”。傘頭必須目光敏銳,靈活,口齒伶俐。表演前讀壹些順口溜或者說壹些吉祥話,語言壹定要幽默。另外,秧歌隊要有3-5名專門訓練和表演演員的教練。秧歌的角色可以分為五種類型:翠花、扇女、蕭炎、鼓子和棍棒。壹般每個角色兩到四個人,不能單數。少婦少女翠花,表演時大方舒展,表現了女性剛健、開朗、大方、溫柔嫻靜的性格。曼迪是壹個年輕的女孩,她的演技是天真,活潑,漂亮。鼓和木棍是中年和青年男子。鼓靈動幽默,木棒豪邁蒼勁。

膠州秧歌的音樂伴奏壹般為羽調民間打擊樂,旋律優美,音調多變,節奏明快,地方氣息濃厚。秧歌的音樂與舞蹈動作緊密配合。用於表達秧歌“慢做快收”動態特征的八度是恰當的、典型的,音樂根據舞蹈情緒靈活運用,力度與速度高度和諧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