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丁·《佛教大辭典》。
釋放過去修行菩薩的名義。也被稱為雪山大士和雪山婆羅門。為了能住在雪山裏修行,它才有了這個名字。《涅槃經》第十四卷記載,釋尊過去是婆羅門,住在雪山,修行菩薩。當時釋體煥化身為壹尊羅剎,到雪山上宣揚佛陀過去所說的話,就是‘諸行無常,是生滅之法’。世尊聽了這半段旋律很高興,很想聽後半段旋律,但羅剎說他是被饑餓和苦難所逼,需要吃人來暖肉,只有喝了人血才能繼續講後半段旋律。石尊願意為後半段故事獻出生命,而羅剎願意為後半段故事獻出生命。聽了這首詩,師尊把它寫在墻上、樹上等。,然後爬上壹棵大樹,撲了進去。這時候,羅剎也把自己從寶座上放了下來,把佛身舉在空中,放在地上。釋體煥和天上所有的人都拜倒在佛腳下,說佛將來要成就三德三菩提。因為舍命半周,師尊不得不超越十二劫修行期,在彌勒佛之前成佛。
還有,和這個故事類似的,還有《百界集》第四卷所描述的美貌之王本生譚,他說,當他尊往昔為美貌之王時,他放棄了自己在羅察的生活,而羅察是因陀羅所化。據《大唐西域記》第三卷“張武·郭娜”壹文記載,這裏是如來死的地方。
【參考】南本涅槃經卷十三;《摩訶停觀》卷四(壹);屋頂上的四個條例。
雪山男孩的故事
有壹個道家的求道者叫雪山男孩,只要對人群有利,他都願意努力,犧牲自己,修行各種苦行。因為他的風格,他可以通情達理,看透生活的內外。同時,他知道什麽是生死的苦惱。所以,無論地上海底有什麽寶藏,他都不看在眼裏,只當是塵埃,無動於衷。他心裏只有牟道。為了這個目的,他決心放棄他的財產,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房子,他的仆人和所有其他的東西,甚至他的身體。他拋棄了世間的壹切,不希望在天堂裏到達人間,只希望專心修道,開悟,體驗人生真正的樂趣。
沒想到,因陀羅對雪山男孩的態度和決心表示了深深的懷疑。因陀羅認為:
“只要佛在世間,人與生命就能解除壹切煩惱,獲得無限快樂?其實求道的人很多,但是可以說成佛的人沒有。雖然有很多人願意善良,但通常都是壹點點體貼和麻煩,善良立刻消失,又回到了最初的狀態。就像水中的月亮隨著水面的波動而晃動,就像很難成為名畫,卻很容易被損壞壹樣,善良也是如此嗎?很難失去,但很容易失去。這個世界往往是有決心的,想要善良的。壹旦面臨生死的困境,善良就會消失。這是壹個很常見的例子。現在,雖然雪山男孩很努力,暫時沒有苦惱,努力幹幹凈凈,但這還是讓人難以置信。我不妨試試他的決心,看他能不能實現。因為汽車有兩個輪子,可以自由使用;鳥兒只有長了翅膀才能在天空飛翔。行者不是真的嗎?戒律多嚴,修行者若無真智,必有結果。財富和智慧就像汽車的兩個輪子。再打個比方,壹條雌魚的胎兒裏雖然有無數個魚卵,但真正能發育成長的卻寥寥無幾。同樣,願意善良的人隨處可見,但很少有人能貫徹到底。據說純金要經過燒、打、磨三重檢驗才能判斷真偽。現在,為什麽不用這三種方案來測試雪山中的男孩呢?」
因陀羅成為人人畏懼的殺人不眨眼的羅剎,從天而降,降臨雪山。他走到了那個通過苦行尋求真理的雪山男孩身邊。雪山男孩無所畏懼,能言善辯,能夠從容應對。
“諸行無常,是生滅之法。」
恐怖的邪靈在過去對著佛言大喊。苦行僧壹聽到這半句話,不禁喜出望外。就像壹個遊客在深山裏失去了同伴,驚慌失措。找到了同伴;也像是在黑暗中迷路,又去遠方找同伴;或者像溺死在海裏,偶然遇到壹條船;或者像壹個口渴的人,他發現了壹個春天。總之,苦行僧內心很幸福。的確,萬物無常,眾生皆有生滅。這是他要追求的真理,他想:“這不就是來自天堂的聲音嗎?”他馬上站起來問:“剛才那首詩是誰說的?」
他雖然左顧右盼,但除了可怕的羅剎,看不到任何人影。苦行僧心想:誰來給我開門,讓我擺脫三界的煩惱?我真的很感激。壹切眾生都在生死界循環,才發現壹個覺醒者說出了這樣的詩句。蕓蕓眾生中有誰能教我們佛道的無上奧秘?誰是生死之海的舵手?那位名醫能治好全世界的妄想癥嗎?誰能說壹句詩,把意識之光投射到他的心裏,讓我心中的蓮花綻放?環顧四周,除了羅剎,沒有其他人。
但是,羅剎不會說這麽感激的話。但退壹步講,也許這就是羅剎說的。羅剎當年見過諸佛,還是聽過壹首詩?
如果猴子想到這壹點,他決心問可怕的羅剎壹個問題。
“大士!以前諸佛提到的半首詩妳是從哪裏來的?這半句話的意思是,前世、今生、來世是壹致的,是佛陀的正確真理。世間壹切眾生,常被束縛在心中,在惡中度過壹生,不肯聽往世諸佛所說。忠誌!哪裏聽過這麽珍貴的壹半?」
“婆羅門!問我這些有什麽用?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處於禁食狀態。我沒日沒夜的到處覓食,還是壹無所獲。現在是饑渴難耐,心煩意亂的說出那句無聊的話。妳壹直要那壹半,我知道什麽?妳不用再跟我談這些問題了。只希望有吃的!」
“大士!如果妳能說出這首詩的全文,我會讓妳成為我壹生的主人。忠誌!妳剛才說的不完整,不合理。就說幾句吧。為什麽?給予世人的財產是有限的,但傳授佛道的好處是無窮的。雖然只聽到半首詩,但足以讓我心存感激。請妳再說壹遍後半部分好嗎?請說下半句……”
“婆羅門,妳的智慧令人敬畏。但是,只想到自己的事情,太自私了。我告訴妳,目前我又餓又累,沒有力氣說後半段了。”
“大士,妳想吃什麽?請快點說。」
“這件事妳最好不要問。妳壹定要從我嘴裏說出來嗎?這樣可怕的事情可能會嚇到妳!」
“妳說會嚇死人。事實上,這裏除了我沒有別人。另外,我什麽都不怕。告訴我,妳想吃什麽?」
“我想吃人肉燒烤,喝人血。我的道德觀很淺薄。我只知道吃人肉,喝人血。無奈,世間眾生除了得到祝福,還能得到上天的各種守護。所以,我無法憑借自己的力量殺死他們。我在這裏遊蕩了壹整天尋找食物。到目前為止,我什麽也沒找到,又餓又渴。」
“大士,我明白了。如果我能聽到後半部分,我願意把我的身體獻給妳。即使暫時保命,死後的身體也會被狼、虎、鳥、鷹吞噬。結果,沒有好消息。如果我能尋求開悟,我願意放棄這個汙穢的身體,得到壹個幹凈的身體。」
“難道妳真的要為了後半個八字放棄自己的身體嗎?願意放棄自己的身體說出來這樣就沒人信了。」
“妳真是無知。如果放棄土器就能得到七寶,那麽誰都願意放棄土器。我壹直想放棄自己汙穢的身體來換取佛身。沒想到,妳不會相信我說的話。我給妳看壹個偉大的證人。梵天王、因陀羅、四王大概能給我壹個見證?另外,是不是所有兩眼朝天的菩薩也能給我壹個保證?利益眾生的諸佛也能給我壹個保證嗎?」
“既然妳這麽說,我就相信妳。如果妳願意給我妳的身體,我會告訴妳後半部分。」
雪山男孩聽了羅剎的話,心中重燃求道的希望。然後,他脫下鹿皮衣服,鋪成壹個寶座,恭恭敬敬地對羅剎說:“請坐,請坐!”然後,交叉著膝蓋,求他說出詩的後半段:
“現在,請告訴我後半部分。」
這時候,羅剎嚴肅地說出了詩的後半句:
“如果妳把生死置之度外,妳就能享受寂靜。」
然後,羅剎反而催促雪山男孩:
“婆羅門,妳已經聽過這首詩的全文,妳已經得到了它。那妳要遵守諾言,把身體給我。」
雪山上的男孩聽到後半段更加欣喜。
“在壹個生死無常的世界裏,只要妳徘徊在生與死的對立上,妳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安心和滿足。只有超越生死,處於沒有生死煩惱的絕對哭泣狀態,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和真正的覺悟。」
雖然雪山男孩突然意識到,他會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身體,但他後來認為,這樣的死亡,即使他毫無怨言,對這個世界也沒有好處。所以他要把這首詩——“壹切行無常是生滅之法,生滅滅己,寂是樂”永遠流傳下去。無論遠處的巖石還是墻壁,樹木還是路邊,只要伸出手,立刻寫下這首詩,然後穿著衣服爬上樹。樹神不明白為什麽要爬樹。於是他問他:
“妳在做什麽?」
“我拋棄我自己的身體。我有壹個。」
“就為了壹首十六字的詩?這首詩真的那麽值錢嗎?」
“那是壹首很有價值的詩。雖然只有十六個字,但卻是貫穿前世今生來世的諸佛教誨。我為此法而死,不為名,不為貪,不為財,不為輪聖,不為因陀羅,不為梵天。唯壹的期望就是利益天下眾生,並為此舍命。」
不出所料,這半個星期,他信守承諾,絕望地從樹上跳了下來。
然而,在他的身體落地之前,他突然感覺到半空中有什麽柔軟的東西抱著他。
原來,恐怖的羅剎恢復了帝釋天的本來面目,用佛心抓住了他,輕輕地把他放在地上,然後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雙手交叉,由衷地贊嘆著:
“妳是真正的菩薩。對於世間壹切眾生,以及在妄想中得不到開悟的人,都需要佛陀的正法。正因為如此,我熱愛佛陀的教誨。請聽我由衷的贊嘆。以後開悟的時候請妳請客。」
當時為了這半句話,舍身苦行求道的雪山少年,就是現在的解脫。這種舍身半周的態度,就是學佛者最好的例子。
大涅槃經第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