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面具是安徽儺戲的表演特色,也是安徽儺戲區別於其他劇種的重要標誌。儺戲的面具起源於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紋臉。是對文身臉的重新誇張,既增加了自猛和畸形變形的神秘感,又增加了對疫鬼的震懾作用,給人以美感,增加了娛樂功能。
安徽儺戲面具,俗稱“臉子”、“儺神”、“菩薩”,多以柳木雕成,並繪有圖案。它們的形狀上凸下凹,眼睛和眼角都是鏤空的,便於演員在表演時向外看。戴上它們時,會用壹條紅色的頭巾或壹頂紅色的布帽來裝飾。
儺戲就是用面具來區分角色,不同角色的面具有不同的造型,直觀地表現出角色的性格。
面具的形狀五顏六色。在顏色上,多為紅、黑、白、藍、紫、黃、絳、赭石等顏色,根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有所不同。
安徽儺戲的面具在數量、材質、大小、顏色、功能、佩戴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根據面具數量的不同,其稱謂也有所不同。
13件叫“十三太保”,18件叫“十八光棍”,24件叫“二十四天仙”,還有36件和48件。壹組具有相同編號的面具有不同的被屏蔽字符的名稱。
臉型有全臉和半臉,分壹般和特殊。整張臉長43厘米,長33厘米,寬26厘米。佩戴時覆蓋全臉,與五官基本壹致。
半張臉略小,長37厘米或寬40厘米,寬23厘米。戴在額頭上,只遮住半張臉,露出嘴巴,這樣唱歌就能清晰易聽。
壹般的臉多是正面人物,不同劇中的同齡人可以共用壹張臉作為角色。例如,《劉的考試》中的女演員劉,以及《劉的考試》中的女演員肖和《孟姜女》中的的範思良,他們都有著相似的面孔。
特殊面具多為特殊身份的人物所用,面部表情具有壹定的性格特征,所以是某些人專門佩戴的,如二郎神、關羽、包拯、尉遲恭等。
雕塑家加工的面具只能算是普通物件。只有被杵或端露出來的面具,才具有不可侵犯的靈性,與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此,表演儺戲時,佛神成員必須事先沐浴、更衣、焚香、禮拜,才能接觸和佩戴。安徽儺戲演出前後和使用“臉子”時,有“迎神下架”、“送神下架”、“請神”等隆重儀式。
首先是“迎神上架”。正月初六晚上,“年頭”指派兩個人悄悄去祠堂把裝著“臉子”的箱子“偷下來”。“偷”是為了不驚擾先人先人,然後送到儺廟或佘公廟的祭壇上。
正月初七早晨,將“臉”從箱中取出,長輩用檀香或柏樹枝浸泡的生布擦拭,俗稱“擦臉”。
然後用棍子把“臉子”放在箱子上,四人擡著,前面是“大年初壹”,旗鑼矛領路,鑼鼓喧天,五彩繽紛,壹路放鞭炮,有的甚至提著龍燈和燈籠踩高蹺,把“臉子”迎到祠堂,按特定順序放在“龍案”上。
其次,問神儀式。儀式在演出中途舉行,宗族不同,有的用吉祥字“新年齋”請神,是專門請神的節目。其中壹些被放在戲劇《孟姜女與寺廟》中,到了元年,各路神仙都被請來。
所請之神包羅萬象,大致可分為“天上之神”、“地上之神”、“地上之神”、“藝術之神”、“儒釋道之神”。
由於地理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差異,《眾神之書》中各氏族邀請的神並不壹致。在《請神書》的最後,順帶解釋道:“弟子請神顛倒,壹切疏漏皆因使者……”,而所有的疏漏都歸咎於值班的小神們為了保證人們的安全。
再次是“送神上架”。儺戲表演在正月十五深夜結束。他敲鑼打鼓去水口社公廟燒香紙,壹起燒傘舞裏的彩紙傘,送走儺神。他送給上帝壹首詩說:
年年興隆,買馬設農場。
大門緊閉,財富永存。
驅魔送走後,回村時把面具裝進箱子,送到祠堂閣樓,“送神”儀式結束。
雖然面具被奉為神明,但從戲劇的角度來看,面具已經具備了戲劇的功能。有的面具是根據劇中人物雕刻而成,有壹終、二凈、三命、四旦、五醜、六觀、七龕、八貼等稱號。
民間藝人在制作時,也註重刻畫人物性格,誇大人物性格特征。如果關公有紅臉和長胡子,這表明他的勇敢和忠誠。
什麽人物戴什麽面具,只要人物出現,觀眾就能辨認出歌劇中的哪個人物,知道那個人物是什麽人物。
對儺戲面具作為戲劇角色的理解是建立在戲劇表演的基礎上的,但對於所有宗族來說,即使在儺戲表演中,面具仍被視為“神”,所以在儺戲表演過程中,不斷地燒香紙,放鞭炮。
安徽儺戲面具吸收並融合了儒、釋、道、巫的宗教意識、民俗、民間雕塑、繪畫等多方面的內容。它是民間藝術的精華,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儺戲表演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