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太原去哪裏?請有足夠的護身符過壹生。

太原去哪裏?請有足夠的護身符過壹生。

去橋頭街的崇山寺。白雲寺的香火沒有崇善寺旺。?山西太原崇山寺

需要註意的事項

1.每年春節期間,來自國內外的朝聖者聚集在這裏。今年除夕夜會有敲鐘祈福的儀式。往年除夕有數萬人前來敲鐘祈福。全院的師傅和太原公安消防的警力都參與維持秩序。

2.崇善寺不收門票,也沒有流通處。它只需要購買2元的香花券。每位香客入寺都會得到寺廟免費提供的三支香燭。寺廟特別提醒香客不要自帶香燭,寺廟會提供免費香火。

3.寺廟開放時間為早上8點到下午4點,除夕全天開放,提醒遊客協助維持秩序,註意安全。

簡介

崇山寺位於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地梁公街。【創建於唐朝。白馬寺初名,後改為延壽寺、山宗寺,明代又改為崇山寺。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三子王朱,舉薦其母高皇後,擴建老廟址,南北長550米,東西長250米,總面積1400平方米。是山西省第壹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明朝以前,它只是壹個小寺廟。有人說這是楊迪皇帝遊覽太原時的宮殿,也有人說這是武則天年輕時出家的舊址。現在山門右側的“唐宗遺址”壹詞大概就是來源於這些傳說。據寺內木碑記載,晉王朱豐為紀念其母馬史,於洪武十六年(1383)四月開明太祖,並批準建立新寺,歷時8年,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竣工。可惜的是,清童崇山寺正殿(1864)前三年發生了壹場大火,主體建築全部被燒毀,只有大悲殿和部分附屬建築幸存。清光緒七年(1881),山西巡撫張之洞在崇山寺遺址上建文廟。此後,崇山寺分為兩部分,文廟占據了大部分地方,也就是現在山西博物院的第壹部分,而只占原寺面積四十分之壹的大悲殿,則成為明代古白馬寺和崇山寺的代表。

步入古樸的山門,只見壹個芳草萋萋、繁花似錦的庭院,沿著花間的過道,就是大悲殿。大悲堂是這座寺廟的主體建築,也是太原現存最完整、最標準的明代木結構建築。它的歷史比北京故宮的太和殿還要早二三十年。寺廟寬七間,深四間,上部為歇山頂的重檐,鋪有五道拱門,有壹種莊嚴的美感。大殿寬敞明亮,從內柱、梁枋到平基,均為金銀彩繪,給人壹種崇山寺觀音菩薩的富貴典雅之感。

大殿正面是壹尊8.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造型奇特,比例勻稱,覆以金箔,金光閃閃。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實際上只有左右20只手臂,每只手的中央各有壹只眼睛。用佛教的“二十五有”分別乘以40手和40眼,就構成了千手和千眼。根據佛經解釋,千手千眼是觀音“六大變相”之壹,象征著洞察世間壹切福報。她額頭上的眼睛象征著她已經達到了“三昧”的境界,她手持的輪子、蝸牛、雨傘、建築物、花、瓶子、魚、結等八種法器象征著好運。刀、槍、劍、戟,據說是用來降魔的;雙手高舉於頭側的日用,象征主宰宇宙的無量佛法;四只手高舉在胸前的哈達,象征著她對祖先的由衷敬仰...她大而不兇,體態優美,溫柔有女人味。飄飄的衣衫,流暢的線條,充滿感情的臉龐,處處展現出壹種端莊穩重的內涵美。這座佛像不僅是珍貴的宗教藝術品,也是中國古代雕塑的傑作。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兩側,立著壹尊與她同樣大小的像,右邊是普賢菩薩像,左邊是文殊菩薩千手千碗像。從正面看,文殊只有三頭六臂,但如果加上身後由壹圈圈手臂組成的脈輪上的雙手,就超過壹千臂了。仔細看,可以發現雕像的每只手還拿著壹個金碗,每個金碗裏都坐著壹個佛。根據大乘瑜伽經的解釋,此像是文殊菩薩的變相之壹,與觀音菩薩具有相同的特定象征意義。值得壹提的是,每只手裏的雕塑,雖然有些裝飾,但依然精雕細刻,細致的金球和釋迦牟尼的眉毛清晰可辨。令人驚奇的是,這項工作並不復雜。

普賢菩薩右下的韋陀像是形神兼備的木雕珍品。大小和真人差不多,鎧甲整齊,身體微微前傾。眉宇間、眉眼間、嘴角間,都透著壹種堅毅、豪邁的氣質。這座雕像徹底擺脫了宗教雕像的束縛。另外還有壹尊銅佛,壹尊緬甸玉佛,十幾尊小銅佛,都是獨壹無二的奇葩。

大殿兩側擺放著幾十個古色古香的藏經閣,壹幅清代僧人手書的《華嚴經》格外引人註目。

大悲堂的平臺不高,但是平臺很大,幾乎占了整個大院的三分之二,這可能是整個大院因為建築高大而不擁堵的主要原因。為了讓平坦寬敞的平臺有所變化,聰明的古代建築師在平臺兩側增加了兩個小六角亭,左邊是鼓樓亭,右邊是鐘亭,都是琉璃瓦覆蓋,用磚圍起來,精致美觀,也是明初珍貴的建築。大院東南角的大鐘樓有20多米高。壹口鑄造於鄭德元年(1506)的大鐵鐘懸掛於樓上,高2米,外徑1.8米,總重9999斤。大鐘音域寬廣,敲擊圓潤深沈,優雅悅耳,重擊有力。每次慶典,整個城市都能聽到豐富悠揚的鐘聲。門前壹對鐵獅子,鑄造於明朝洪武年間,外形雄渾,筋骨強健,是明代獅獸中的傑作。

崇山寺的面積雖然只有原寺的四十分之壹,卻濃縮了這麽多無價的文物和資料,以其獨特的優雅、和諧、充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崇山寺三寶

藏經是它的第壹寶藏。這裏保存的佛經數量之多,版本之善本,全國罕見。中國木刻印刷史上有珍貴的早期版本——北宋的《崇寧萬壽集》和南宋的《寨沙集》。崇寧萬壽倉,又名孤山大倉,耗時33年雕琢而成。最初的雕版印刷版本包括564封信和5800多冊。只剩下17卷18頁了。《沙藏》刻於南宋少定四年(公元1231),完成於元英宗二年(公元1323)。經過壹百年的雕刻,洛基沙存儲包括591封信和6362卷。有562封信,4846卷。此外,民間收藏的元版藏經即《清元元年(公元1312)》和《普寧藏》共505封、4257卷,比原作少81封、2068卷。

除上述版本外,還有多種藏經是以後從其他寺院或地方搬來的,如太原中十萬元搬來的明版藏經《南藏》和大同搬來的《北藏》,以及上世紀70年代從日本清出的藏經影印本,又稱《甘珠爾》。此外,還有其他各具特色的石雕,如金剛經拓片、金字華嚴經、火焰杯和刺血華嚴經。正是這些不同時期、不同版本、各具特色的藏經,讓崇山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據了重要席位。

崇山寺的第二件寶物是那兩套壁畫。在沒有攝影和制版技術的古代,臨摹是讓歷史名畫流傳後世的唯壹手段。今天我們能看到大雄寶殿兩廊上的畫風,應該感謝祖先們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臨摹本。這兩套畫,壹套是《釋迦牟尼的佛》,描繪的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壹套是《善財童子圖五十三》,描繪了善財童子訪佛的故事。這兩套復制品,雖歷經500余年,卻依然光亮如初,被稱為“寶石畫”。這些畫不僅能讓我們享受美,也為我們研究中國繪畫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崇善寺的第三件寶物是位於大悲殿正面的三尊泥塑和鍍金菩薩。這三尊佛像是在明朝洪武年間塑造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中間是千手千眼觀音佛像;左邊是普賢像;右邊是文殊菩薩像,千手萬碗。三尊雕像均高約八米,身材優美,面容慈祥,儀容優雅,給人壹種可親可敬的感覺。這三尊佛像造型獨特,雕刻精美,真是中國雕塑藝術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