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是壹個區位優勢突出的縣市。號稱九縣通衢,鐵路、高速公路、國道、運河壹應俱全。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機場和寧波北侖港僅45分鐘車程。擁有杭州灣南岸唯壹的海港——上虞港(5000噸級)。已開工建設的杭州灣大橋毗鄰上虞,僅10分鐘車程。規劃落戶我市、即將開工建設的錢塘江紹興大橋,將我市納入上海兩小時交通圈。
上虞是壹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縣市。這裏是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之壹的大順的誕生地,中國青瓷的發源地,傳說中良渚英臺的故鄉。公元前222年建縣,1992年撤縣建市。上虞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古代有提出唯物主義的王充,有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有隱居上虞後東山再起的謝安。近代有氣象學家竺可楨,當代茶聖吳覺農;現在有前政協副主席經叔平,奧運之子何,著名導演謝晉。春暉中學,創建於1921,早年享有“北開南門,春開南門”的美譽。朱自清、夏丐尊、豐子愷、李叔同、朱光潛、葉聖陶等都曾在此任教或講學,形成了文壇頗具影響力的“白馬湖作家群”,“與時俱進”為其年。
上虞是壹個工業特色鮮明的縣。工業形成了機電、化工、紡織、建材、食品五大產業,其中機電和化工已占全市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它有兩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燈具、雨傘、銅管、勞保用品是上虞塊狀的特色經濟。規模以上企業705家,其中11為中國民營企業500強,6家上市。上虞是全國專利工作試點城市,也是浙江省唯壹的國家科技創新示範試點城市。上虞依靠科技進步,產學研合作,曾被時任科技部部長朱麗蘭稱為“上虞現象”。就農業而言,上虞不僅是“葡萄之鄉”、“楊梅之鄉”、“板栗之鄉”、“黃華麗之鄉”,還於2004年被認定為國家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上虞也是著名的建築之鄉。2006年,建安產值473億元,居浙江省首位。
上虞是壹個開明開放的縣。65438-0999,上虞作為改革的先行市,在全國率先進行政府審批制度改革,建立集中辦公、壹站式服務的“便民服務中心”,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2004年率先成立了經濟發展投訴中心、招投標中心、政府財務結算中心和招投標監管辦公室三個中心。近年來,上虞高度重視外向發展,對外開放水平日益提高。日本松下、荷蘭飛利浦、西班牙阿西龍等9家世界500強企業和著名跨國公司在渝投資落戶。去年自營出口超過65438.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近年來每年都在65438.0億美元以上。對外經濟業務已擴展到近30個國家和地區。
上虞是壹個很有發展活力(空間)的縣市。上虞北部有45公裏海岸線,26.7萬畝沙灘。這是壹塊獨特的未開發土地,儲量大,開發成本低。對此,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杭州灣新工業區,將成為現代化生態工業新城,是浙江省打造環杭州灣產業帶的主要區塊。上虞中部,隨著城北新區的開發建設,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框架進壹步拓寬。市政府所在的這個街區已經成為上虞的政治文化中心。壹批基礎設施和公共建設項目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以曹娥江為軸線,“壹江兩岸”的城市水系景觀初步形成,並對外開放。正在成為集自然生態、人文歷史、現代文明於壹體的綠色文化走廊和體育走廊。上虞南部有800平方公裏的秀美山川,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眾多,生態資源十分豐富。對此,該市正計劃將其打造為上海、杭州、寧波城市圈的“後花園”。
上虞是壹個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縣市。文化、教育和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有14個鄉鎮、街道成為全省教育強鎮,先後獲得“全國體育先進縣(市)”、“省級教育強市”等榮譽稱號。素質教育紮實推進,教育質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公共衛生體系初步建立,建成公共衛生服務中心、16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55個服務站。與過去相比,教育、文化、醫療等基礎設施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去年,全市有55萬人參加了新農合,占全市農業人口的87.2%。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深化,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目前正在向創建省級文明示範城市的目標邁進。
面對長三角壹體化趨勢,上虞把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作為兩大主要任務,確立了“工業立市、開放立市、商貿興市、文化強市、生態立市”的發展戰略。以浙江省第二大河流、上虞母親河曹娥江為軸心,上虞城市發展正從曹娥江時代向杭州灣時代推進,上虞正在打造與上海接軌、融入長三角的特色制造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都市農業基地和旅遊休閑基地。隨著大橋、水閘、大江、大運河、大碼頭、幹線、大海灘的開發、建成和開放,上虞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將更加凸顯,上虞必將以更加開放、大氣的姿態迎接新壹輪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