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國學大師唐·易捷

國學大師唐·易捷

唐,湖北人,公元65438年至0927年生於天津。唐門是湖北黃梅的詩書畫之鄉,以“事不避難,責不推卸”為座右銘。

早在高中時期,天才唐就認為“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宇宙生命的壹些根本問題”,並寫了壹些顯示哲學家天賦的文章,如《論死亡》、《論善》、《論生命的意義》等。

1946,唐考上了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唐仍然保持著努力學習的習慣,很快就出了名。改革開放後,唐迎來了他學術生涯的春天。在很多人思想停滯、思想冰封的時候,唐決心成為壹個獨立的學者,要突破重圍,走出哲學研究的困境。

1981唐在北大首次開設了魏晉玄學佛道選修課。這個題目不僅涉及玄學,還涉及佛道關系,難度相當大。為了演講成功,他每天都“做作業”到很晚,幾乎沒有壹天能在夜裏兩點前睡覺。而這樣的課程可能會“相當枯燥”。但是他講得很生動。之後又相繼出版了《郭象與魏晉玄學》、《魏晉南北朝道教》,都成為中國哲學研究中無法回避的著作。

1983年,17年世界哲學大會在蒙特利爾召開,會上專門召開了中國哲學圓桌會議。唐作了題為《儒學第三次發展的可能性》的演講。他認為真善美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儒家的這些中心思想並沒有失去現代意義,仍然有進壹步發展的可能。1993年,美國學者亨廷頓發表了《文明的沖突》,唐立即對此進行了批評和回應。長期以來習慣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的唐以“和而不同”的思想批判了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諧相處。那麽,在不同的觀念和背景下,如何實現文化共存呢?唐認為唯壹的辦法就是對話。只有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達成共識。

唐曾多次廣泛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他在紐約第四屆中國哲學國際研討會、漢堡第十九屆亞洲與北非國際研討會等多次哲學會議上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思想,並應邀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德國、荷蘭等地交流講學。

65438-0984年,以北京大學哲學系為核心,成立中國文化學院,唐任院長。學院的宗旨是“繼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該院舉辦了四次反響很大的“文化系列研習班”,還與數萬名學員舉辦了“中外文化比較研究”函授課程,強化了當時的文化意識形態。

2010,北大儒學研究院揭牌成立,唐擔起重任,成為首任院長。他認為哲學家應該關註現實社會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我們現在用西方解釋學來解釋各種學科,迫切需要做壹個中國解釋學的框架。

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既然我們既有儒家傳統,又有馬克思主義,就可以把它們融合起來解決中國自身的問題。"

在唐的家裏,所有的墻壁都是書架。他說他還有另外四個地方存放書籍,兩個是辦公室,壹個是租來的房子。此外,他還買了壹棟專門用來存放書籍的房子。他不承認自己是“大師”:“我說現在沒有大師,是因為沒有壹個思想體系被普遍接受,沒有壹部影響世界的劃時代的著作問世。”編纂《儒藏》是唐的夙願,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提出了這壹課題。“中國歷史上有儒釋道三大流派,現在也有佛道,但壹直沒有儒釋道。中華民族要復興。從儒釋道的角度來看,歷史上儒家是我們社會的主流文化,是時候做了。”

2002年,北京大學提出了編寫儒藏文的課題。次年,作為教育部的壹項重大工程,《儒藏匯編》正式啟動,唐被任命為《儒藏匯編》的首席專家。他今年76歲了。

“後來我想,雖然只是因為歷史上沒有儒家思想,所以編纂儒家思想也是壹個原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儒家思想中有相當多對中國未來發展有意義的思想資源。我本想準備壹套材料給大家研究壹下。”唐說還有壹個原因,那就是中國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從宋朝到現在,佛教藏文至少有二十種,現在卻是日本人編的塔正藏文。所以要編壹本《儒藏》在世界通用。”

唐·不為金錢、名利、地位所動,致力於中華文化和華夏文明的永恒傳播,為中國當代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微薄的貢獻。他的誌向是永恒的,他的情懷是可以感受到的,他願意撼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