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北寨漢墓

北寨漢墓

北宅墓群位於山東省沂南縣城西四公裏的胡潔鎮北宅村。目前已發現古墓6座,科學發掘3座,對外開放2座。北宅墓葬的保護範圍為:以北宅墓葬壹號畫像石墓中心為基點,北365米,南300米,東280米,西235米;建設控制地帶為:以北宅墓群重點保護範圍界樁為基準,以北625m、以南155m、以東135m、以西溫河。北宅墓葬1977 12.23被山東革委會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6.25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壹號墓是壹座大型石質浮雕墓。陵墓的結構復雜而嚴謹。由玄關、前中後正房、東三側房、西二側房組成,房間之間以門相連。前室和中室被八角擎天柱、鬥拱和門楣分成東室和西室兩個房間;後室由樓蓋、鬥拱過梁和兩塊側板分成兩個房間;後屋在墓室東北角;房間的北端有壹個隔墻,廁所就在這個隔墻之內。整個布局相當平衡,都在壹個中軸線上。主軸為南北向,墓門為西南9度。墓室東西寬7。55米,南北長8米。70米,占地88。2平米,體積326。34立方米。* * *賞石280件,其中畫像石42件,人像73件,面積44.227平方米。畫像石的主要內容有:攻擊圖、祭祀圖、旅行圖、豐收盛宴圖和樂舞圖。人像雕刻精美,技法多樣,精神渾厚。是漢代畫像石藝術發展時期的代表性傑作,這座畫像石墓也是民間工匠創造的集建築、繪畫、雕塑於壹體的優秀作品。

二號墓為大型磚石多室墓,位於壹號墓南偏東,間距20米。是1994年春天發掘的。墓室布局與壹號墓基本相同,也由入口、前中後主室、東三面室、西兩面室組成。除墓門、前中室四壁、西側室隔墻為石材外,其余均為青磚砌成。裏屋被壹堵磚墻隔成東西兩個房間。房間之間有門相通。房間的屋頂是青磚砌成的。室外南北長9。10米,東西寬8。52米。整個墓室布局相當均衡,都在壹個中軸線上,主軸南北,墓門東西南9度。

三號墓在二號墓的西面,距離為12米。當人們建造房屋時,他們發現了它。1994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人試圖挖掘,但沒有找到。

4號墓是壹座小型磚石墓,位於1號墓西南100米處,於1994年6月在村民挖窯中發現。經沂南縣文物管理所搶救性發掘,出土文物50余件,清理後封存保護。

5號墓和6號墓分別位於2號墓以南約25米和以東約30米處,由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於5月1994號發現,但未進行發掘。

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專家根據綜合地形地貌和鉆探情況分析,北寨村地下除上述6座墓葬外,還有其他墓葬和唐宋時期的遺存。這些畫像石都是壹號墓的..全墓共42幅畫像石,73幅畫像,總畫面面積44。227平米。《沂南古石墓發掘報告》(以下簡稱發掘報告)根據畫像石拓片將畫像分為73幅。其實前室和中室的八角擎天柱是八面獨立畫像,所以畫像應該不止73幅。所有畫像都刻在墓門和前、中、後室。表面上看,它們是分散的,各有各的主題;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有各自的內在聯系,成為壹個整體,整個畫面是連續的,有故事的。所有的畫像石分為四組,每組都有自己的主題,主題明確。每組畫像石中,有的表現主題,有的襯托主題,前中後的房間,有的是專門為主題而布置的:

第壹組是墓門石浮雕,有4個* * *。這組畫像以刻在門楣上的胡漢戰爭圖為中心,其主題是寫墓主生前最重要、最值得紀念的故事——他率軍打敗了外族的入侵。畫面中間有壹座橋,橋上有柱子、欄桿和紋飾。橋上和右邊(視觀者方位而定,下同),大批漢朝士兵、騎兵和壹輛帶著刀、盾、矛、斧的戰車從右向左行進。在左邊,胡琦和虎子,裝備著刀,盾和弩,穿過重疊的山脈來到右邊。雙方在橋上激戰。正是董、西王母、羽人、玉兔、伏、女媧、、仙女和三個門柱上的珍禽異獸烘托了這壹主題,用來表現人類的起源、神仙的靈異,並含有消除不祥、保護墓中人的含義。橋下有船工和漁民,說明橋下有水。

第二組由前室的29塊石雕組成。墻上、柱子上、拱門上、楣上和天花板上都雕刻著肖像。這組以刻在東壁、南壁、西壁旗幟上的吊唁、祭祀圖畫為中心。主題是寫墓主身後的悼念與榮耀,說明他死後有多少人前來祭祀,送葬者有多莊嚴虔誠,所以接連用了三幅祭祀圖來表現。其中兩張是墓主人的官員向他獻祭的照片,還有雕刻的祭祀人物手持竹簡,昏迷,棺材和棺材在大廳和房子前迎接許多前來吊唁的客人。壹張圖顯示,各地親友派人帶著禮物前來祭祀。圖中雕有壹座重檐祠堂,祠堂前的廣場上陳列著大量祭品。朝拜者已經下車祭奠。南墻東、西兩段的切鼓、持彗圖仍是祭祀儀式的壹部分;中柱上的軍械庫和盾圖用於表明死者身份,與祭祀圖間接相關;這些都是主題畫的從屬畫。烘托這壹主題的是室內的神話人物、珍禽異獸,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珍禽異獸、神仙、妖怪、鋪頭、雲紋等,它們和墓門壹樣,都含有百靈鳥看護的含義。此外,還有專門為裝飾而設計的圖案畫,如椽上畫、藻井畫等,在整組畫中只起輔助作用。兩個房間的屋頂分別刻有墻紋和蓮花紋。

第三組由中間房間的32塊石雕組成。四壁、中柱、鬥拱、門楣、屋頂都刻有肖像。這組著重於四壁橫額雕刻的人像,反映了墓主人的生活內容。主題是寫墓主生前的身份和他豐富愉快的生活。在這組主畫中,最重要的是車馬行旅圖,它與南墻上的旗幟西段和西墻、北墻上的四面旗幟相連。顯示了墓主人巨大的官僚身份:眾多親友在屋前和雙闕迎接龐大的摩托車隊,從房屋和摩托車隊的建築形式看沒有人送行,反映了墓主人應該是旅遊歸來。其次,是南壁上的旗東段的豐收宴圖,雕刻糧倉、糧堆、滿載糧食的牛車。主人監督負責將糧食裝入倉庫的仆人豐收圖,以及負責擡豬、刺牛、剝羊、釀酒、切菜、燒爐等工作的廚師。,並得出墓主人是大地主的身份。再壹次是董碧額頭上的樂舞圖:眾多藝伎藝人表演飛劍跳丸、登樓、走繩、七盤舞、舞龍舞龍戲、汽車表演、馬戲,以及編鐘、鼓、編鐘、司祭的敲擊,吹笛、笙、賦等。,畫的是墓主生前的樣子。南墻上柱子上的馬廄圖,至今還是主人生前生活的壹部分,是主體的從屬畫。這組主題由房間周圍18個歷史故事和人物的9幅圖片烘托而成,包括倉頡造字、告白、堯舜退位、輔佐稱王、藺相如完璧歸趙、縱狗咬、孔子見老子、荊軻刺、刺等。這些故事可能是墓主人生前講的故事,故事中的聖賢英雄可能是墓主人生前崇拜的人物,這還是和主畫有關。此外,神話人物、珍禽異獸、神仙、董、西王母、佛教造像、龍、雲紋等畫面也烘托了主題。與前室壹樣,椽、柱基、藻井也有蓮花紋、方格紋、圓餅紋等圖案,並增加了黑、綠、紅三色。

第四組是後室的石雕浮雕,8幅。分布在裏屋的隔墻上。後房是放棺材的地方,等於生前臥室的左右兩間,表示夫妻合葬。雖然中間有隔閡,但是可以自由交流。這組畫的主題是寫墓主夫婦生前在閨房中的生活,以仆人的洗衣機、女仆的持鏡、衣服鞋子、仆人送來的馬圖為代表。有家具,日用品,酒器,武器,仆人和驅邪的方石翔。像前室和中室壹樣,也有異國情調的鳥類和動物的繪畫,這些繪畫烘托了作為補充的主題和圖案。其中最有趣的是壹張狗抓老鼠的照片。狗弓著身子撲上來,前面的老鼠瑟瑟發抖,顯示出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

四組畫雖各有主題,但主題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成為墓主人的“榮辱記錄”。它們展現了墓主人生前建功立業的豐功偉績,他富裕尊貴的壹生,以及他死後隆重的葬禮儀式,期待他安息在這座宏偉的墳墓裏,在神靈的保護下,永遠堅固千年。

整個畫像涉及戰爭、娛樂、宴飲、風俗人情等。它是漢代生活的壹個縮影,也是我們回顧漢代歷史的壹面鏡子。根據現有資料,在1994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建立之前,該墓自清末以來已進行過三次發掘。

第壹,晚清時期的發掘。清末,沂水縣政府組織對該墓進行了發掘,關於發掘情況和所見所聞,沒有任何記載。

二、1947期間的開挖。1947年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之前,當時的民主政府怕文物流失,就組織力量,動用300多名工人進行挖掘。

當時,沂南縣市政府在南寨村工作,縣政府司法部門和公安局在北寨村工作,“老四團”在南寨村休息。縣政府民進議員劉佛元建議,挖掘北宅“將軍墳”。在縣政府和南寨村長劉的組織下,“老四團”配合公安、司法部門,動用村裏的部分民工進行挖掘。挖掘工作從清理墳墓頂部的泥土開始。墓門前挖了壹條東西向的大土溝,墓門兩側的磚墻被拆掉。墓頂東南角的石頭不見了,東北角廁所的石頭被盜墓賊砸開了。墓門挖好後,沒有墓石;進入墓室沒有更多的發現,除了墓門裏埋著壹只灰陶狗,裏屋前有壹具人骨,還有幾枚五銖。見沒什麽,人家又堵了。填土前,他們去東山采石場訂了兩塊墓碑和壹塊壓頂石,把墓碑和東北缺頂的地方都擋住了。

三、1954期間開挖。當這座地下古墓在1954年春天被陽光重新照亮時,沈寂了千年的漢畫像石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其精美和完整讓中國考古界大吃壹驚。1953年,沂南中學(當時位於北寨村南半裏的南寨村)教師周珂同誌從群眾口中得知此墓的存在,向《文藝報》報道了這壹消息。同年5月30日,山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派蔣寶耕、太裏葉調查。1954年春,華東文物隊受中央文化部社會文化事務局指示,與山東省文管會聯合組織力量進行清理。3月3日,姜寶耕和太立業從濟南坐火車到宜都,再從宜都坐車到蘇村,再從蘇村步行到沂南縣人民政府所在地胡潔鎮。做好胡潔鎮的聯系工作,3月6日壹早開始工作。發掘工作從墓道開始,挖完墓道進行發掘,然後對墓室進行清理。房間裏有很多淤泥,夾雜著石塊,花了壹個星期才清理幹凈。清理過程中,發現墓頂被人摸過,墓頂的部分石頭被砸碎,落入墓中。為了修復墓頂,墓被封了起來。此後,我壹邊洗墓,壹邊開始為浮雕石拓片,同時報道華東地區的文物工作。請派人畫圖,協助拓片。08年3月18日,考古隊派王文林、李忠文、張世全在北寨村蹲守50天,繪制了墓室結構圖,並制作了浮雕石刻拓片。4月28日,專案組派李連春去拍照。為了妥善保存這壹重要遺跡,文物部門在提取了詳細的考古資料後,對該墓進行了就地封存保護。當時請沂南建委幫忙修墓,把頂上的石頭放回原位,把缺的補上,裝了新的石門。墓頂和石門填了石灰漿,墓道填了土,頂上封了壹米厚的土。最後,墓門頂上放了壹棵石標樹。

為慶祝五壹勞動節,加強文物政策宣傳,工作隊在沂南文化館舉辦了展覽,展出了部分畫像石拓片。2000多人參加展覽,所有工作於5月14日結束。

1994年夏,沂南縣委、縣政府決定建設北寨漢畫像石墓博物館,並報請國家文物局批準。壹號墓再次進行了清理和開發,並發掘了另壹座相鄰的二號墓。發掘工作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沂南縣文物管理所聯合進行。7月17開始,8月3日結束。

兩座墓都曾多次被盜,隨葬品留存較少,大部分被毀。特別是壹號墓,除了1947出土的壹只灰陶狗和幾枚五銖錢外,遺物非常少。1954出土的只有壹個小潘濤(應該是燈)和壹個三角形青銅箭頭,其余都是陶器碎片。可辨認的形狀有三腳盤、耳杯、蓋子、燈座柄(舊稱豆柄)、表殼、罐底、三腳架、房屋明器碎片等。

二號墓出土了87件完整的、可復原的陶器、石器、青銅器、銀器和100余枚銅錢,並有鐵刀、漆器腐爛的痕跡。這些遺物主要分布於前室、中室、前室西室、中室東室和後室隔墻門口。

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少量泥質紅陶。器皿形制有鼎、鍋壺、頭頸壺、盆、盒、盤、碗、圓案、長計、耳杯、杯、燈座、燈、壺、爐、甑、博山爐、井、爐、勺、豬欄、狗、雞、鴨等。石器有五龍戲珠、三足硯、豬、黑板;青銅器有女俑、泡沫釘(漆器配件)、“五銖”錢、“大全五十”錢、“活泉”錢;鐵器包括刀、棺釘(腐爛後都無法恢復);銀有小環之類的。其中燈座為宋代博山瓷油燈。據專家分析,此墓為宋代被盜,瓷油燈為盜墓賊所棄。

三足硯和五龍女俑在漢代文物中極為罕見和珍貴。硯臺為石灰巖,圓形,有凹口,由硯身和蓋組成。硯底圓,飾三熊足;硯臺頭部雕有蓮花花瓣和渦紋,中間雕有橢圓形墨池;硯堂光滑,口直;硯臺外緣和口上緣刻有蓮花花瓣。硯蓋呈弧形,中心凸出成柱狀,上面刻有“五銖”錢圖案;四周用鱗片雕刻的五條體線,龍頭靠近“五銖”錢,形成五龍戲珠(銖)的圖案;蓋子的周邊和外邊緣線刻有雲紋圖案。直徑19。7 cm,身高7。4厘米。東後室東北角出土的青銅女俑,裸體,梳頭後,似絲巾。高鼻子,寬嘴巴;身材修長,胸部平坦,腹部凸出露臍,臀部寬大;手臂微彎下垂,手指並攏,掌心向外;膝蓋微微彎曲,雙腳踉蹌。身高8。4厘米,肩寬3。七厘米。

同時,位於1號墓西南100米處的4號墓是壹座小型磚石墓。* * *出土鐵刀、金戒指、陶倉、陶罐、陶箱等各類文物50余件。

2005年5月21日,在首屆中國臨沂諸葛亮文化旅遊節“沂南北寨漢畫像石研討會”上,著名學者、山東省文物局原局長、山東石雕藝術博物館原館長蔣應舉先生指出:“1954沂南北寨畫像石墓的發掘,是我國考古史上第壹次運用現代考古手段對畫像石墓的科學發掘。也是壹個制高點。說它具有裏程碑意義,是因為在此之前,並沒有對這座石浮雕墓進行考古科學發掘。正是1954年沂南北寨畫像石墓的發掘,正式拉開了地下畫像石遺存大規模考古發掘的序幕。之所以說是制高點,是因為沂南北宅古石墓給了這次發掘壹個機會。沂南北宅石墓保存完整,畫像如此豐富,可以說是‘皇冠’了,這是壹個契機。雖然以後還會有很多發掘,但是像沂南北宅這樣完整、豐富的石墓還是非常少見的。沂南古石墓發掘報告有其歷史條件和認知水平,對今天的研究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和借鑒作用。”

《沂南北寨畫像石墓發掘簡報》和《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發表後,引發了壹場關於墓葬和畫像的學術討論,掀起了漢代文化藝術研究的高潮。2001年,中國文物報組織評選“20世紀最佳文物考古書籍”,該文件被評為“20世紀最佳考古發掘報告”。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規模宏大,墓葬結構復雜,人像雕刻精美,內容極其豐富,看上去就像壹座莊嚴宏偉的地下宅邸。它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石墓,涵蓋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千變萬化的圖像內容,堪稱點睛之作。該墓的發現和發掘對我國當代考古學和漢代畫像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國漢代畫像石中,因其結構完整、形象豐富、保存完好而被譽為“不朽的藝術豐碑”。作為詞條已被《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收錄,世界美術史、中國美術史、中國建築史也分門別類介紹。《七舞》圖已收入《辭源》作為詞條“七舞”的插圖;《車馬行旅圖》作為教科書《中國史》的封面內容,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了幾十年。《豐收宴·賞圖》圖中的收租部分,以《豪強地主田莊的糧倉》為題,編入初中《中國史》教材。中國中央電視臺和日本國家電視臺從中華文明的角度制作了專題片。中央電視臺第二頻道《走遍中國》欄目、第四頻道《藝術投資》欄目、第十頻道《探索與發現》欄目、山東電視臺《收藏世界》欄目均制作播出專題片,壹次次引起轟動。

1954年5月,“國家基本建設出土文物報告展”在北京故宮午門正廳舉行。本次展覽從1.955年以來全國基本建設出土的654.38+0.3萬余件文物中精選出3760件,歷時半年,吸引了654.38+0.7萬余人次參觀。1954年5月,毛澤東三次參觀故宮午門塔展覽,每次都仔細觀看。當毛澤東聽到山東沂南縣出土的畫像石的介紹時,他馬上笑著問:“妳怎麽知道它屬於漢代?”解說員從服裝、制度等方面回答問題。毛主席滿意地點點頭,指著浮雕石上的雜技圖案對身邊的同誌說:“這是我們漢代的雜技圖!”當他看到反映當時大地主收取租金的浮雕拓片時,毛主席親切地對跟隨他的衛兵說:“這是中國的歷史,妳們要好好學習。”。

毛主席對易南北寨漢墓畫像石的稱贊,原載於《光明日報》記者文章《參觀博物館》6月1977+6月14,黃李勇主編《閱古錄》,系本次談話節選。這是迄今為止史書記載中唯壹壹次領導人的表揚和評價。這壹評價使人們深深體會到人民領袖毛主席的淵博知識,對我們當前和今後研究畫像石這壹重要課題將有很大的啟發和指導作用。

自2006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連續三年(2006-2008年)發行第29屆奧運會紀念幣,每年發行壹套,其中貴金屬紀念幣中***6金幣和12銀幣。六枚金幣中第壹枚的主景是中國古代的馬術運動,設計中的馬術運動造型取自壹號墓《歌舞》中的馬術表演..畫面上,壹匹馬疾馳而來,四蹄飛舞,壹個人左手持戟,右手持鞍,身體飛上馬背之上。整個人像造型誇張美觀,運動感強。人物幾乎完全飛離疾馳的駿馬,服飾悠哉悠哉地飄著,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