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見面是在這個縣的壹次書法交流會上。活動期間,總會有壹些書法交流項目。當時我們都不敢寫,妳謙虛了,我讓桂文祥先生在人群中寫。不管他寫什麽,我都是靜靜地讀著字,每次都是。只有壹個眼神,漸漸習慣了彼此的默契。幾次交流之後,我們成了好朋友。
桂先生的書法植根於傳統,風格多樣,尤以開信見長。以二王的書法風格為基礎,並結合魏碑的筆和碑,形成自己獨特的面貌。幾年前,我為文祥先生寫了壹首詩。
古法力求對水墨有新的認識和興趣,留下壹個圈子,到處開。
毛飄儀態萬方,看起來很帥。
只有當妳寫情書的時候,妳才會相信世界上偉大的蘇聯人才。
我知道我將來會成為新寵,我會熟練地把紫雲刻成硯。
詩雖是俚語,卻是我對桂先生書法的基本理解。也基本概括了他的書法特點和人格情懷。“元”實際上是壹個繪畫術語。放在這裏正好說明他的書法是多面的,全面的。有壹段時間,我非常努力地寫魏碑,摸索出方筆的筆法和線條的肌理,與二王飄逸多姿的書法風格融為壹體,形成了壹個全新的碑中有帖、方圓兩利、剛柔並濟、飄逸多變的書法面貌。在線條、結構、構圖、神韻乃至書籍形式等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是非常可貴的。這種書法風格也直接影響了他的篆刻。換句話說,他的篆刻是他書法的延續和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他書法的內涵和外延。還有壹個體驗,也很有意思。很多年前,我們每周都會討論硯臺的制作,有利於發掘和弘揚傳統文化,從硯臺的設計和刻制到碑文的書寫和刻制,以及書法家的學問和養料的關系。在學書的道路上,桂老師從不拒絕涓滴。
眾所周知,學書法的人是不壹樣的。要成為真正的書法家,他們必須經歷三個階段:漸進階段、穩定階段、升華階段。首先是臨時學習階段。只要方法得當,持之以恒,總的進步會很快。進入穩定期後,情況更加復雜,有的停滯不前,有的甚至倒退,要麽成為終身的書奴、文字工匠,要麽誤入歧途。90%以上的人都是在這個階段被打敗的。只有少數人能進入第三階段。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技術和手段的問題了。如果沒有足夠的智慧和背景,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和情感沈澱,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真正達到巔峰的人少之又少。古人雲,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同理,學書的功夫也在書外。
在具體的學習和學習方法上,桂老師對“二王”的書法有詳細的了解。除了“二王”之外,智勇、褚遂良、余士南、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二才”,尤其是明末的王鐸,對王鐸的書法功力了如指掌。“只是守壹個,又時時進出宮中,無古無今,無人無我,寫個沒完沒了,寫到壹個熟悉的地方,豁然開悟,層層滲透,洞察到古人的微妙秘密,我的筆底迸出秘密來變化。回頭看看早期的宗主,可以不被束縛而成家。”正是由於堅持不懈的探索、天賦和智慧,以及對法律的運用,所以在幾年之後,春風在手腕底部,揮起了波瀾。
現在讀書的人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這的確是壹件好事,但也帶來了另壹個現象,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壹些別有用心的人,借書法之名,行走江湖,醜書、怪書、奴書,更有甚者,獵奇獵奇,揮毫潑墨,引人註目。什麽是真正的書法?書法怎麽走?書法的目的是什麽?現在真正思考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盲目跟風。壹時間,書法失去了正確的方向。
什麽是好書法?這個問題壹直困擾著桂先生。對此,他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他當然不能滿足於幾個書展和獲獎,更不能滿足於目前幾個評委的點評。書法如何穿透時間的迷霧,跟隨古人的腳步,真正做到揮灑自如,表達深刻?這是壹個嚴重的問題。做到這兩點並不容易。沒有人性的深度,感情的純粹,人文的擔當,壹切都無從談起。
桂先生對傳統文化和家鄉有著深厚的感情。作為壹個在廬山土生土長的人,無論從學識還是寫作內容選擇上,我都更喜歡寫壹些關於廬山的東西,尤其是對於陶淵明的個性和樸實的文筆。他們像壹千六百年前的古聖先賢壹樣,都曾踏過同樣的土地,有著同樣的親情,所以在“進京”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著同樣的溫情,仿佛他們後來的求學都是在延續前人未竟的事業。前不久,桂先生正在寫廬山鄉村聖賢詩書展。在序言中,我這樣寫道:
金風起,秋葉黃,東麗采菊,桂花香。壹千六百多年前,陶淵明酷愛南山秋菊,寫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把南山變成了醞釀詩歌的地方,把南山變成了人人向往的桃花源。1600多年後的今天,出生於陶淵明故裏“上京”的桂先生,再次以書法的形式詮釋了陶淵明的情懷,展開了壹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從文字到形式,從內容到思想,那是壹場文化盛宴,是壹場從容淡定的精神觸動,是詩的溶解。
詩歌自有表達,感情同樣真摯,精彩不容錯過。
——《與南山對話》
“在修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會為此上下求索。”而桂先生目前也正處於走向第三階段的過程中,因此更加堅定前行,積極探索,既學經典,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在學習和沈澱中不斷充實自己,鞏固自己。廣泛涉獵壹些姊妹藝術和理論知識,走向社會,走向更遙遠的內心世界。特別是在培養下壹代方面,我們不遺余力地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自從擔任九江市書協主席後,工作更加繁忙,責任更加重大。還是在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不忘書法普及教育,有求必應,滿足需求。願桂先生在這條傳承書法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2020.1.1
[摘要]
如何自由寫作?前提是紮實的臨池功夫和多路書法。桂先生通過勤學苦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特別是通過碑刻結合的方式,發掘方筆的筆法和線條的肌理,並與二王飄逸多姿的風格融為壹體,形成了壹個全新的碑刻、“方圓兩全其美”、剛柔並濟的書法面貌。在線條、結構、構圖、神韻乃至書籍形式等諸多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是非常可貴的。
任何書法技巧都是手段,不是目的,而是表達。能夠自如的表達需要紮實的文字功底,同時還要有各種文學造詣和姐妹藝術的熏陶,深情的表達是更高的藝術要求。帶著對書法的情感、使命和激情,桂先生走在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