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瓦紮景區
胡窪原是壹個自然村,也是何潔河、阜淮新河、澮河的交匯處。1991年淮河特大洪水災害後,為了治理淮河中遊,國家投入巨資開挖懷洪新河,在流經胡窪的20公裏內,形成了四河交匯的地方。
河岸是垂柳和綠草。河岸兩邊的上坡地上有4萬多棵速生楊樹;垂柳3000多株,景觀樹1,000株。山坡上長滿了金銀花。每當春風吹起,萬物復蘇。山坡上的金銀花也露出了淡黃的花蕊,芳香迷人,引得蝴蝶飛舞。
2.垓下古戰場文化旅遊區
濠城在歷史上被稱為“垓下”。公元前202年,楚漢爭蓋夏,劉邦壹舉滅了項羽的楚政權。垓下之戰確立了漢朝400多年的歷史,漢字、漢語言、漢文化、漢民族由此得名。這場戰役規模空前,在中國和世界戰爭史上影響深遠。
濠城文化底蘊豐厚,民間廣為流傳的《四面楚歌》、《四面埋伏》、《霸王別姬》等感人至深的佳話都出自濠城,因此濠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十分豐厚。“垓下之戰”古戰場遺址(俗稱霸王遺址)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蓋下古戰場遺址占地約25公頃。當年的楚霸王項羽,就是以此作為駐軍的據點——“霸王城”,用不規則的土築城。雖然經歷了2000多年的風雨,但城址依然存在,當年的風采依然可見。古代漢墓散布在城市的四周。解放後,出土了壹大批國家級保護文物,如“吉吉”、“金龜”、“銀玉衣”等。
3.固陽城遺址
位於安徽省固鎮縣城南壹公裏,澮河南岸,京滬鐵路西200米處,屬連城鎮前臺村。2000多年前,主體是四方土城,每邊長約1000米。城中有四個城門,都在每邊的中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固陽城始建於西漢初年,唐鹹慶元年固陽入齊,其間多次更名。北魏太和時期,固陽城改為固陽鎮,俗稱固鎮,逐漸演變為固鎮。遺址距今2000多年,主體為四方土城,兩側城墻約1,000米,面積1,000萬平方米。
城中有四個城門,都在每邊的中間。古陽城遺址比周圍高出約3米。城墻平均高3.5米,上寬20米,底寬30米。城內文化層厚3.5米。遺址表面覆蓋著碎磚、碎陶片等。漢代,陶拍,陶豆,石基礎和其他文物也已出土。
4.冀東遺址
它是南北向的,中間高,四周低。地形比周圍地表高出約1.5米,東西寬約80米,南北長約25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遺址表面有壹些遺物,如豆柄、豆盤、鼎腳、壇口邊緣、壇耳等。陶器以紅陶加砂為主,缸面多為素色,有少量弦、弦。
遺址年代約6000年前,相當於大汶口文化早期。是固鎮縣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對探索淮北地區的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保護範圍:遺址本身20米範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東、南、西、北各100米。
5.南城子遺址
位於固鎮縣湖溝鎮羊尾村東南。南側毗鄰淝河,占地約25萬平方米。這個地方現在變成了農田,由幾個糧堆組成。地勢比較高,與周邊有3米左右的高差。大量的鼎腳、足和陶片裸露在地表,紅燒土的遺跡裸露在東面較高的地方。
南城子遺址距今約4500年。遺址中發現了壹些梯形的城墻和護城河,以及大量的房屋。還發現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的豐富文化遺跡,包括鹿頭和鹿角、龜甲、小麥和稻種。
百度百科-垓下古戰場文化旅遊區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呼瓦紮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