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有兩種聲音。
同樣的孤獨:
白天,是算命的龔。
晚上的梆子。
妳不能打破別人的夢想,
像做夢壹樣做夢
盲人走在街上,
循序漸進。
他知道哪塊石頭更低,
哪塊石頭高,
女孩們多大了?
打破了別人的夢想,
像做夢壹樣做夢
守夜人走在街上,
循序漸進。
他知道哪塊石頭更低,
哪塊石頭高,
哪個門關得最緊?
“黑夜,妳聽著,
貓兒的父親,
這孩子太吵了,吵得他睡不著。
總是在夢裏哭泣,
妳明天會給他算命嗎?"
夜深了,
又是壹個寒冷的下午:
敲著橋,
鑼鼓手又過橋了,
橋下流水聲不斷。
卞的詩歌繼承了傳統詩歌的含蓄特征,即重視“言外之意”和“言外之意無窮”。
壹、內容分析
《古鎮之夢》反復強調盲人和守望者“壹步壹步走在街上。他知道哪塊石頭低,哪塊石頭高,哪個姑娘老,表現了人們貧瘠、封閉、空虛、迷蒙、麻木的生活狀態。詩人從古鎮的蕓蕓眾生中捕捉到了盲人和更夫,以此來概括陰郁的社會環境和悲慘的人生命運。《瞎子與守望者》《不能斷……》和《沈淪》表現了這個古鎮的人們是多麽深刻地沈浸在這種生活狀態中,以此來表達作者極度悲傷的悲壯情懷。說明人家請了算命的,說明中國每壹個下層家庭都擺脫不了命運的捉弄,偷偷寫了人的生活狀態。人們在命運面前深感迷惘、痛苦和悲傷。
二、藝術特色和藝術手法
"這是橋下流水的聲音."在封閉寂靜的古鎮,這句話能讓人感受到古鎮的“孤獨”。這裏承襲了中國古詩中的動筆靜寫手法。
“白天是算命鑼,晚上是梆子”高度概括了“敲別人的夢”“敲別人的夢”像白天黑夜的特點,表現了古鎮人的孤獨、孤立、愚昧。
三。作者簡介
卞(1910 ~ 2000),江蘇海門人。1929年進入北京大學英語系,在那裏更接近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和法國象征主義詩歌,開始寫新詩。《三秋曹》於1933年出版,《魚目紀》於1935年出版,《漢元紀》於次年與李廣田、何其芳等合編出版。整理壹下,他的詩中註重音節,追求文字的靈動,表現了當時青年知識分子的不滿和思考。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在四川大學和西南聯大任教。1938 ~ 1939到延安和太行山區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參觀,曾在魯迅文藝學院任教。這次旅行促使他創作了詩集、慰問信集、報告文學集《太行山區772團》,歌頌抗日軍民,描寫抗日根據地部隊生活。1942,詩歌十年出版。1946去南開大學教書。第二年,應英國文化委員會的邀請,我去了牛津進行研究。1949年7月,出席中國文藝工作者第壹次全體代表大會。1951年出版詩集,轉壹波。1979年出版詩集《雕蟲編年史》1930 ~ 1958。1949起任北京大學西文系教授,1953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964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w .莎士比亞等外國作家作品的翻譯和研究,翻譯了《莎士比亞悲劇溯源》、《英語詩選》等作品。此外,他還出版了詩集《人與詩:憶舊說新》。
卞曾以紀靈為筆名。她是江蘇溧水人,1910出生於江蘇海門。1933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北平。曾任北京大學西文系教授(1949-1952),現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二級),享受終身待遇;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壹、二屆外國文學評議組成員;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副會長;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現任顧問;曾在英國牛津做客(1947-1949)。早年抗日戰爭到延安從事臨時教學工作,到太行山區前線參軍。回到西南大後方後,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昆明分校任講師、副教授、定級教授,復員到天津南開大學工作壹年,1946。解放後,我多次下鄉生活,協助農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