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古稱劍門,是秦、蜀的十字路口。因諸葛亮在劍門關修建飛天葛亮路而得名。素有“蜀北屏障,兩江咽喉”之稱。自東漢以來為郡、縣、州,建立1700多年。是全國文化先進縣,蜀道文化、三國文化、紅色文化豐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540米。年平均氣溫16℃,降雨量1000毫米,日照時間1500小時,無霜期270天。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51%,是中國四大柏樹林區之壹。劍門關森林公園是第壹批國家森林公園。翠雲長廊,長151 km,建於先秦時期,堪比羅馬大道。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煤、石灰石、地熱等30多種。京昆高速、寶成鐵路、西成高鐵穿境而過,距廣元機場僅20公裏,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全縣轄57個鄉鎮,549個行政村,人口68萬(農業人口60萬),面積3204平方公裏。是廣元市面積最大、人口第二、經濟總量第三的縣。2003年9月28日,縣政府駐地從普安鎮遷至司夏鎮。縣城規劃面積14平方公裏,建成區4平方公裏。目前常住人口3萬多人。
第壹,縣的演變
第壹節歷史沿革
夏商時期,劍閣縣屬涼州。西周時屬永州。春秋戰國時期(前770-221年),蜀國大部分地區屬國管轄,東南部隸屬巴。沈州在位第五年,也就是秦惠文皇後在位第九年(前316年)回到秦國版圖。秦始皇二十六年(221年前)統壹中國後,實行郡縣制。簡景隸屬於蜀郡的甲蒙郡,東至巴郡的閬中郡。
西漢高祖六年(201前),劍地屬廣漢郡八郡的梓潼郡、甲蒙郡、閬中郡。東漢建武十二年(36年),轄梓潼、嘉蒙、德陽、閬中。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217),劉備分封蜀國時,分封嘉蒙縣梓潼縣、廣漢縣白水縣、富縣,開始在劍閣縣新立黨德縣(地方在漢陽鎮,故城名黃鹿城),隸屬梓潼縣。
三國時期,黨德縣是蜀漢的地盤。蜀國丞相諸葛亮以漢德郡為例,說“大劍到小劍之路三十裏,連山都危”。在大尖山的懸崖處,兩崖相接處,建崖為門,設亭把守,成為軍事關隘。
西晉太史三年(267年),漢德縣屬涼州梓潼縣。從泰安二年(303)到永和三年(347),漢德是“韓成”的領地。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金壽縣新設劍閣縣(位於肖劍老城司夏鎮大倉壩),與漢德縣同屬梓潼縣;太原十五年(390),劍閣郡廢。
南宋元嘉初年,漢德縣改為涼州白水縣,後改為涼州金壽縣。南齊建元初,歸梓潼郡,不久廢。
南宋元嘉初,華僑在漢德的南安縣、靈環路、鐘濤縣定居。元嘉三年(435年),華僑定居武都縣,武都縣,邊霞縣(治今五蓮南部舊武功橋),茂陵縣(治梓潼縣上亭鋪)屬益州。
南宋時(457-464),南安縣轉型為真正的僑鄉縣,轄南安(今普安鎮為縣)、白水(今店子鄉)、華陽(今王河鄉南)、梓潼(今梓潼縣城關鎮)和南欽州的環島、鐘濤兩縣。
南朝齊時期(479-502年),南安郡由南安、白水、華陽、樂安、環島五郡領導,梓潼郡劃歸梓潼郡。新壩縣改為南新壩縣,仍領1縣;改武都為扶風縣,掌管武都(武都、邊霞縣改名)、茂陵、華陰(今開封鎮),掌管漢陽、略陽、安定三縣。
南朝梁二年(503),境內設南梁郡(今普安),轄南安縣(領縣不變)、福建縣(改稱扶風縣)、南新壩縣。從田健四年(505年)到大同元年(535年)的30年間,南梁州的3個縣及下屬縣進入北魏。梁朝末年,武靈王依蜀稱帝,改南梁郡為安州,仍領原郡。
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安州初至巴蜀,安州改施州③,南安命名為普安,領4郡6縣:普安縣轄普安縣(改名為南安縣)、永貴縣(改名為白水縣);湟源縣轄(由華陽縣改)和茂陵縣(由輔劍縣改李縣,後廢棄);安都郡轄五蓮郡(改名輔劍武功)④;銅川群(今梓潼縣石牛鋪)⑤。
北周時,石州改隸州總督府,仍轄普安、湟源、安都、銅川四郡。除撤銷茂陵縣外,又增設安都縣為湖源縣(田健十八年,巴西縣閬中劃入新縣,轄今沈湘鄉群英村)。
隋黃凱第三年(583年)棄郡。第壹州領普安、永貴、黃安、安壽、五蓮、湖源(開七年改名臨晉)、尹平(屬龍州,轄今江油縣小溪壩尹平村)七縣。大業三年(607),原州改普安縣,領縣不變,安壽亦名梓潼(地遷梓潼縣蓮芝壩)。
唐武德元年(618),普安縣改名為石州,屬利州巡撫(總督)。貞觀六年,改為建南路、東川節。勝利二年(699),新設劍門郡為首州。生二年(713),原州改為建州⑥,“以劍閣為名”。至此,建州之名開始為世人所見。天寶元年(742),建州改為普安縣。甘源元年改稱建州,領普安、黃安(唐末改稱浦城)、五蓮、梓潼、尹平、臨晉(今移至白龍鎮)、永貴、劍門8縣。
隋唐時期,在劍門關設立軍事機構,並制定海關法令,將大劍鎮(劍門場)和肖劍警備隊(今司夏大倉壩)並列。
五代時,錢樹、後唐、後蜀、建州為其疆域,所轄郡縣不變,屬昭武軍節。
宋乾德三年(965),取建州普安軍,屬西川道,仍領原郡。五年,永貴縣隸屬劍門縣。開寶六年(973)屬下西路,太平興國六年屬夏川路,鹹平四年(1001)屬利州路。景德鎮二年(1005),劍門郡歸劍門關監管。景德鎮三年,劍門關遷都,東京兵進駐。建州只領先6縣。熙寧五年(1072),關、縣壹分為二,全部劃歸建州,臨晉郡為普安郡鎮。元符中,劍門關劃歸劍門郡,“縣令管事”。宋紹興四年(1134)後,澧州路分為東路和西路。幾經分封,建州屬利州東路。隆興二年(1164),因“範弟”,建州升為普安軍。邵熙元年(1190),升為隆慶府。寶玉三年(1255),蒙古軍攻蜀,府遷至苦竹寨(今劍門鎮朱家寨)。
元二十年(1283),隆慶府改為建州,浦城、劍門兩縣並入普安,尹平縣因戰亂荒廢。太定中(1324至1328),四川五蓮縣入梓潼縣,建州領普安、梓潼兩縣,屬四川廣元路。元末,建州屬明於震夏國管轄,縣名不變。
明洪武六年(1373),該省普安縣入建州。九個省州。十三年(1380)復建州,梓潼、江油(今江油縣武都鎮)屬四川省保寧府(今閬中縣)。洪武三十壹年,劍門關被廢,嘉靖二十壹年(1542),劍門關重新建立,有百余戶守衛。嘉靖四十五年(1566),江油縣屬龍州。明末,建州是張大西政權的地盤。
清順治三年(1646),建州取梓潼郡(1),雍正五年(1727),梓潼郡屬綿州,建州無郡,成為“單州”。
民國元年(1912),建州直屬四川省軍政府,下轄劍門、五蓮。民國二年,建州改為劍閣縣,劍門、五蓮分為兩縣。民國三年,費劍門、五蓮分縣,劍閣縣屬四川省嘉陵道。民國七年至二十三年四川“保護區”時期,劍閣縣先後被、劉存厚、川北邊防軍、田二十九軍川北殖民軍保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65438年4月至0935年4月(民國4月24日),劍閣隸屬於中國工農紅軍川陜革命根據地,以普安(治縣)、赤化(治今何伶鎮)、金現(治今金現場)三縣蘇維埃政權建制。
民國二十四年夏,國民政府統壹“四川政府”後,劍閣由四川省第十四區行政督察署和保安司令部管轄。轄劍閣、趙華、廣元、蒼溪、閬中、江油、張明、平武和北川9個縣。民國三十壹年,青川、旺蒼兩縣加轄,共計11,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劍閣於1949 65438+2月18解放,仍為縣城而建。1950隸屬川北行署劍閣專員公署。1953,改為綿陽專員辦。1985年5月,劍閣縣隸屬廣元市。
第二節縣域變化
壹、漢德縣境內
東漢末年至南朝,漢德縣境內東北與漢壽縣相連,西與梓潼縣相連,東南與巴縣閬中縣相連,西北與尹平縣、光武縣相連。大致包括廣元市西南部的三郎太、黃沙、馬陸壹帶,以及龍泉、漢陽、劍門、司夏、江口、何伶、白龍、開豐、柳溝等縣。
二、南安縣和武都縣境內
南宋明時,南安縣的管轄範圍為:南安縣大致為龍泉區、西廟、朝壽鄉、龍源鎮;白水縣就是今天的何伶區和店子、特洛伊馬、白牙等地;華陽縣是晉源山區和梓潼縣的仁和、大興。梓潼縣現在是梓潼城關、馬營、金奎大、石牛和濰城之間的邊界。武都縣的管轄範圍是:武功縣現為五蓮、柳溝、開封、東寶、紀昀等地;茂陵縣是梓潼演武的地方,上亭、建興、復興都在今天。
第三,石州、建州和隆慶境內。
西魏時期,石州疆域擴大。除了原來管轄的湖源縣,巴西縣被納入安都縣,現在管轄沈湘,楊淩,金平,拱星和白龍。至此,東南接龍州(閬中),西南接新州(三臺),西接臨潼(綿陽),西北接龍州(平武),東北接真裏州(廣元)金壽縣。
隋開帝時,尹平縣被劃入石州(普安縣)。至唐代,其管轄範圍擴大到江油縣的中華、馬角、雁門、復興、雙阪。改稱建州後,境內分為普安、五蓮、尹平、梓潼、黃安、臨晉、永貴、劍門等縣。
宋朝時,建州和隆慶的疆域是壹樣的。元代建州縣少,疆域變化不大。
四、明清時期建州的疆域
明洪武十三年至嘉靖四十四年,建州轄江油、梓潼兩縣,疆域再度擴張。嘉靖四十五年江油歸龍州,清雍正五年梓潼縣屬綿州。至此,建州疆域縮小,趨於穩定。東與趙華、蒼溪縣接壤,南與閬中、南和鹽亭縣接壤,西與梓潼、江油接壤,北與武和平、趙華縣接壤。
動詞 (verb的縮寫)劍閣縣境內
民國時期,劍閣縣的疆域與清末相同。其間,民國25年至33年,第十四區專員公署對劍閣通江右、梓潼、鹽亭、南部、趙華等周邊縣的“飛地”進行了調查和調整。陰平壩以小通水為界,河西劃入江油縣,河東劃入劍閣縣。金子山、甘昌埡、三河壩從江油劃入劍閣;郭家山、金城寺從南部縣劃入劍閣縣,徐家崖屬於南部縣。土黃關等地劃入鹽亭縣;七背水壹戰,尹平、尹家寺等地未變,“飛地”面積未作調整。劍閣縣東接趙華、蒼溪縣,南接閬中、鹽亭縣,西接梓潼、江油縣,北接青川、趙華縣。面積3457.1平方公裏。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劍閣縣的版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1952年8月,司夏、三郎太、馬陸、瓜棗、沙壩、復興劃歸原趙華縣,趙華縣陽西、富軍、石城、華林等鄉劃歸劍閣。1953年6月仁和、寶石、二東、大興、文星、觀龍納入梓潼縣。7月1954,江油縣東寶、五福等鄉鎮納入劍閣;65438+二月,馬營鄉納入梓潼縣;1955,11月,建新鄉劃歸梓潼,黑土鄉劃歸鹽亭縣。1977年4月,何伶鄉所屬的水池、雙峰兩個旅劃歸蒼溪縣。1980年,王河鄉先鋒大隊劃歸梓潼縣。至此,劍閣的疆域面積已經大大縮小。1981年後,縣境趨於穩定,東有蒼溪縣,南有閬中、南部縣,西有梓潼、江油縣,北有廣元市中區,面積3090.5438+0平方公裏。
劍閣縣地名考辨
“劍閣縣”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晉書》中。關於何時設劍閣郡,歷來有三種意見:壹種是“桓溫將設於蜀”。《晉書·地理》記載:“桓溫入蜀後,在晉壽設劍閣郡,屬涼州。後來孝武帝在梓潼北界設金壽郡,並┅┅至劍閣郡”。這壹理論在《禹狄廣記》、《禹狄紀聲》、《劍閣縣誌續》等書中均有引用。二、《三國誌·蜀漢》。其理論最早見於宋末的《郁芳勝覽》,其中引用了顧的《輿地誌》。明代胡三省註《資同治鑒》,清代顧祖禹《閱史·郁芳紀要》沿用這壹理論。三說“晉集,擊後,桓溫入蜀復位,尋而廢之”。清乾隆的《大清統誌》、嘉慶的《四川通誌》、光緒的《科舉通考》和民國的《中國古今地名詞典》都持這種觀點。
根據史料記載的考證,第壹種說法是正確的,第二種和第三種說法都沒有很好的根據。首先,從史料記載來看,宋代以前寫的比較早的書籍,如《華陽國誌》、《太康地誌》、《金淑地理》、《禹地廣記》、《禹地紀聲》等,都明確記載了東晉設置劍閣縣,但沒有蜀漢設置劍閣縣的說法。《華陽國誌》作者常渠,東晉蜀郡江源縣(今四川省重慶縣)人。他的活動距離三國蜀漢時代有70多年。這本書所載的四川地方史實“起於始,終於永和三年”。如果劍閣位於韓曙縣,華陽國誌將被包括在內,但在搜索這本書後,沒有劍閣縣的記錄。西晉十九年有蜀,太康(280-289)這壹時期撰寫的《太康方誌》壹書中並沒有設立劍閣縣的記載。宜都的楊守敬在《三國誌郡縣表校勘》壹書中考證:“金枝有劍閣縣,但昌治(即華陽國治)無記載。《郁芳提要》引《輿地誌》記載霍峻為梓潼縣令,《通鑒》註蜀分為廣漢、梓潼兩郡。疑劍閣縣為李樹,《長誌》未載?”申智》(即沈約《宋書》)說:漢壽改晉壽,《玉帝廣記》說文為平舒,晉壽分劍閣郡,差不多是真的。”
關於劍閣縣是“三國蜀漢之鄉”的說法,清人歷來不同意郁芳《勝覽》的說法。乾隆四十七年所撰《四Ku全書簡明目錄》在評論《郁芳勝覽》時曾說:“此書詳於史跡詩序,略於立變,而考訂欠佳。”考試差難免出錯。
其次,從史實來看,西晉太康元年滅吳後,東晉三年司馬丹派桓溫赴蜀滅永和程漢。在這六十七年間,李的“成漢”政權控制了蜀國四十八年,因此金無法在蜀國行使權力。可見,“金家(劍閣縣)罷後,桓溫入蜀復位,尋而廢之”之說,也難以成立。
而且根據現有資料,《水經註》、《華陽國誌註》、《太平宇宙誌》所載史料,均稱諸葛亮以大刀至小劍守蜀三十裏,連山勢險要,又有壹條窄路,於是在頭頂鑿石飛至路,辟出壹條通道,並在此處立劍門建亭。所以《華陽國誌》說“漢德郡有劍閣路三十裏,有亭長危矣”。《玉帝紀勝》記述此事時說:“蜀國古主以霍君為梓潼太守,壹度有劍門郡,郡有亭路險,但有亭隊長。”《三國縣表補正》眉批曰:“諸葛武侯以大劍於此設劍門,故稱之為劍門。但武侯設劍門,卻從未設劍閣郡。根據地理記錄,水果是不夠的。”那時候還沒有“劍門縣”。根據幾張相對照可以看出,諸葛亮在《華陽國誌》和《太平全球誌》中關於修亭路、設劍門、設亭長的記載,被後人誤傳為“劍門縣”或“劍閣縣”。
因此,認為《晉書·地理誌》的記載更接近歷史事實。
據考,東晉劍閣郡治地不在劍門關,而在“肖劍故城”。它的城市在司夏鎮大倉壩。古時候這裏有小劍駐軍。這個縣只建立了48年,之後就廢棄了。後來劍閣的大部分縣、州、府都在普安鎮等地。直到民國二年(1913),劍閣縣才改名為劍閣縣,沿用至今。
“劍閣”作為地名,最早見於《三國誌·蜀書》:“(姜維)還護劍閣拒(鐘會)”。為什麽叫劍閣?《華陽國誌》、《輿地廣記》等書上說,諸葛亮由禁衛軍把守的亭路、劍門、棧、亭路,稱為“劍閣路”。《水經註》雲:“小劍守北,往西三十裏大劍,連山危,飛亭通衢,故稱劍閣。”金代張載《劍閣之明》曰:“惟蜀之門,為固鎮,謂之劍閣”。劍是什麽?指大尖山七十二峰,排列如劍。唐代劉易峰的《劍門物語》說:“其山崖中斷,兩崖相交,如門與劍。”說其山如劍,其關如“城門”。什麽是亭子?《蜀》雲:“飛梁蓋房,謂之亭”。亭路,也叫棧亭路,建在“梁、木板稱為棧”的棧道上。在諸葛亮和他的兄弟諸葛瑾的信中說:“它的壹個亭子梁進入山腰,另壹個站在水中(《諸葛亮全集》卷壹)。在古代,從秦到蜀,妳必須通過肖劍到大劍關,這是壹條危險的道路,有懸崖和深瀑布。諸葛武侯根據山勢將原有棧道擴建為“劍閣路”後,古人常將“劍閣路”簡稱為“劍閣”。不僅“劍閣縣”由此得名,就連“建州”這個名字也由此而來。《元和縣誌·建州》壹文說:“唐二年,石州改為建州,劍閣由此得名”。
自隋代以來,陜甘入蜀由孟佳改道至牛頭山,經大漠蘇(民間稱大木樹),直達劍門關。從肖劍到大劍關的棧道逐漸廢棄,“劍閣路”的名稱也從劍閣路的簡稱變成了劍門關的別稱。所以從唐代到清代的許多史籍中使用的“劍閣”、“劍門”等名稱,都是指劍門關。民國2年改建州為縣後,“劍閣”僅指縣名,沿用至今。
註:①漢德郡初設時間根據《後漢書·劉釗誌》和《華陽國誌》為“建安二十二年”。子同治鑒列為《建安十九年》;雍正、同治《建州、川縣誌》列為“彰武元年”;《郁芳勝覽》、《子同治簡》、《胡註》、翻閱歷史上的《郁芳紀要》、解釋今天四川政區和治地的沿革,都有蜀漢朝劍閣縣的記載,但都沒有被取用。
(2)後漢書中,唐人李習安引《華陽國誌》雲:“德陽縣有三十裏劍閣路險”,劉麟註《華陽國誌》考證:“德陽縣乃漢德縣之錯”,並說從此。
(3)據周樹記載,“西魏廢帝三年,改安州為第壹州”。“廢帝二年”或“魏璇武帝由前二年改為第壹州”。
(4)《元和縣誌》:“周明帝改武為五蓮”;《隋書》等文章“西魏改武功縣為嶽五蓮”說從此流傳開來。
⑤《太平宇宙》:“西魏置銅川郡,移郡南三十裏,改安壽。棄郡三年,移郡於普安縣”。隋書梓潼:“舊日西魏設安壽,帝初廢銅川郡,大業初改郡。“從現在開始。
⑥《舊唐書》、《元和縣誌》、《和平宇宙物語》、《土地紀勝》、《蜀》、《四川通誌》、《讀史記紀要》、《劍閣縣誌續誌》均曰:“前二年始州改建州”。而《玉帝廣記》說:“生元年”,錯了。雍正、同治《建州誌》記載為“貞觀元年改初州為建州”,更不準確。
第二,行政區域
清朝以前的行政區劃
劍閣基層政權的建立在中唐時期就有記載,《元和縣誌》記載:“開元時,建州八縣二十五鄉,元和八十五鄉。”
宋太平興國前後,建州有7個縣,74個鄉,後合並為60個鄉。西寧縣下設鄉鎮,建州6縣有53個鄉鎮,17個鎮。其中,普安縣有9個鄉,臨晉、永安2個鎮;梓潼縣有4個鄉,梁山、基連、龍池、上亭4個鎮;尹平縣宣家有7個鄉,泉門、柏青、昌平3個鎮;五蓮縣有5個鄉,柳池、昌江(開封)2個鎮;浦城縣有8個鄉,5個鎮,分別是豐饒、馬山(馬營)、長興、虞城、襄城(沈湘);劍門縣有20個鄉鎮,1個鎮,6個村,分別是肖劍、白滿、巴坎、谷亮、龍居、托溪。改保甲制後,保制按戶編制,鄉改為都保,鎮名保留。
明初建州由3裏組成,110戶為壹裏,10戶以下為1A。
清朝雍正年間,建州下轄浦城、劍門、廣益鄉,每個鄉轄4個鄉。同治十壹年(1872)改為13保,分別為普安(統治周城)、(統治寺)、體仁(統治寺)、建義(統治劍門關)、廣安(統治張)和太和(統治寺)、隆禮(統治火燒寺)。宣彤二年辦理地方自治,建州自治區分為1城(城用於治普安)和2鎮(城木鎮用於治元山場,轄廣城、秀木;講信鎮轄白龍場,轄講信、建安二堡),4個鄉(李和鄉轄特洛伊廟,轄龍裏、太和二堡;安仁鄉轄劍門關,轄廣安、建壹二堡;安平鄉轄寺田,寺田轄提仁和雲平。德河鄉轄五蓮場,轄明德、普河。
註:①《元豐九於之》共48條校勘:錢本、陸慕均為十鄉。
民國劍閣行政區
2年(1913),建州改為劍閣縣。民國三年,廢棄的市、鎮、鄉、縣改為原來的13團,名稱和面積不變。之後建安團分為壹、二團,縣內14團。
19年團改為區,普安分為壹、二區,龍裏分為上下兩區,共16個區辦事處。
民國24年秋,16區改組,合並為6個大區部。普安壹、二區為壹區(治普安),明德、廣城、浦河二區為二區(治五蓮),秀木、建安二區為三區(治元山),豎新、建安、龍裏壹區為四區(治土主廟),太和、廣安、龍裏上區為五區(治河口)。聯保下有364項擔保。25年6月,全縣成立了4個區,26家聯合保險公司,255家聯合保險公司和2638A家聯合保險公司。
29年8月,實行新縣制,取消聯保,設立鄉鎮。全縣分為4個區(第壹區被切斷,改指導區),7個鎮,10鄉,141。鮑,1931A。
民國30年2月,劍閣改組行政區和嘉寶,裁第三區部為指導區,並在鄉鎮擴充嘉寶,共377個嘉寶,3809A。民國31年,改稱第四區署為指導區,設1區署(次年也撤署改為指導區),設3個指導區,全縣1鎮,25鄉,339保,3232a。民國34年,該縣決定設立鄉鎮,普安鎮為壹等鎮,其余25個鄉鎮為二等鎮,保險費率調整為373。
民國35年行政區劃調整,縣分為三個指導區,1鎮,25鄉,369保,3613A。壹區轄普安鎮、北廟、西廟、柳溝、五蓮、龍源、白龍、楊村、北衙9個鄉鎮,132保,1303 a;二區轄元山、仁和、寶石、者底、開豐、馬營、、進賢、9個鄉鎮,154寶、1486 a;第三區轄8個鄉鎮,分別是江口、張旺、漢陽、劍門、、、和馬、83堡和827a。民國36年,全縣復調分為四個導區,373個保。
民國37年,鄉鎮不變,嘉寶縮編為207嘉寶和2494A。民國38年,嘉寶在鄉鎮的數量保持不變。
蘇聯行政區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在劍閣設立三個縣蘇維埃,後在縣下設立區、鄉、村蘇維埃。普安、西廟、北廟、朝壽、五蓮、關鋪、進賢、元山、店子、石城、特洛伊馬、赤化等蘇區12個。設壹鄉、二鄉、三鄉、四鄉、五鄉、柳溝、毛壩、梁山、宜興、五蓮、北廟、龍源、天井山、田家、白土、高關、漢陽、天生橋、劍門、司夏、三郎太、馬陸、元山、盛宴、王河。新中國劍閣行政區
1950,65438+10月,劍閣縣設城關、元山、白龍、劍閣四個區辦事處,管轄1的25個鄉鎮。1951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全縣劃分為8個區,1鎮,63鄉,470村。5月份,江石、建勝、六崖、毛壩、回龍、公興、石板、文筆等鄉鎮新增71個。
1952,行政區劃大調整。建成人和、何伶兩個新區和趕水、何銘、喬店、官店、石巖、姚佳六個鄉鎮。行政區序列為壹區(城關)、二區(五蓮)、三區(開封)、四區(元山)、五區(仁和)、六區(進賢)、七區(何伶)、八區(白龍)、九區(江口)、十區(漢陽),下設65438個。
1953年65438+10月,花溪廟、趕水、柳溝、毛壩、宜興鄉共設十壹個區(柳溝),區署更名為區辦事處。6月,新建四合、關隴、白崖、梁山等鄉。全縣覆蓋11區,1鎮,77個鄉。很快,五區全部劃歸梓潼縣,也是10區,1鎮,71鄉。1954年7月,增加了東興鄉和五福鄉。65438+二月,馬營鄉劃歸梓潼。
1955年2月,西廟、趕水、梁山劃歸壹區,毛溝、毛壩、宜興劃歸二區,9區72鄉。5438年6月+10月,撤銷第十區辦事處,其鄉由縣人民委員會直接管轄。65438年2月,撤銷了第壹、第二和第九區辦事處,留下了五個區辦事處,都以知止的名字命名。鄉鎮重組合並為37個鄉鎮,1個鎮。1957年7月,城關、五蓮、江口、漢陽四區恢復區委(黨的基層組織),9區1613農業生產合作社,1鎮37鄉。
4月1958,增加郊區鄉鎮,38個鄉鎮。9月實現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壹體制,改鄉為人民公社。
1961年5月,調整部分公社規模,新建聞喜、姚佳、江市、土門、龔店、石鼓、垂泉、梁山、吼獅、喬店、梁河、石板、高關、肖劍等人民公社。通過規劃西廟、梁山、宜興、毛溝、垂泉,重建柳溝區。65438年2月,有白崖、毛壩、泉龍、水磨、廣平等57個人民公社。1962年3月,有六崖、何銘、馬登三個人民公社。9月1963,恢復城關等5個區辦事處。到1965,全縣有10個區,1個鎮,60個人民公社,531個生產大隊,3369個生產隊。
1966 165438+10月17、經省人委和綿陽機構批準,以地名命名的街道辦事處和52個公社改為具有“革命意義”的新名稱:北廟叫五星,姚家叫雙峰,煙店叫金星,龍源叫新民,田家叫火炬,江石叫它。毛壩叫紅光,西寺叫紅星,梁山叫洪峰,五蓮叫五月天,燈籠叫紅光,秀鐘叫星火,凱豐叫工農,高池叫燈塔,水影叫前進,碗泉叫新華,土門叫東升,元山叫躍進,王河叫黎明,打聖人叫光明,古代愛國,柘壩叫黎明,拱星叫前進,圈龍叫紅旗香。陽西叫長征,水磨叫解放,橋店叫建設,太平叫前衛,白龍叫勝利,店子叫永興,北亞叫洪亞,石板叫高楓,兩江叫新生,廣平叫未來,張旺叫上遊,特洛伊叫幸福,高關叫光榮,白亞叫光華,漢陽叫永勝,超壽叫新勝利。1967,恢復了原來的區、公社名稱。
1968 5月11、劍閣縣革命委員會成立後,各區、公社、大隊成立革命委員會,生產隊成立革命領導小組。
1981地名普查時,城關區改名為龍泉,城關鎮改名為普安鎮,公社改名如下:郊區改劍城,東興改東寶,土門改國光,復興改長嶺,太平改楊陵,水磨改金平,石板改鐘,兩河改鶴峰,也給壹些同名大隊起了新名字。1984年初,劍閣縣基層行政區劃調整,政社分開,恢復鄉建制,生產大隊、生產隊改為駐地村、組。6月,劍城鄉撤入普安鎮。1985 65438+10月,元山、開封、白龍、五蓮、劍門、龍源鄉改鎮。1985 10,江口、拱星、何伶、東寶鄉改建為鎮。到年底,將劃分為10區、11鎮、49個鄉、529個村、3474個村民小組。1989年,柳溝、漢陽新建為鎮,全縣由10個區、13個鎮、47個鄉、529個村、3479個村民小組、20個城鎮居民委員會、68個居民小組組成。1991年,廣元市中區上思、司夏、普光三鎮20個村的132組劃歸劍閣縣管轄,新建司夏區。到目前為止,全縣由11區、14鎮、49鄉、549村、3611村民小組、20個城鎮居民委員會和68個居民小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