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誰解釋玄學和哲學的區別?

誰解釋玄學和哲學的區別?

上面提到的“哲學”的形而上學觀點說,張君勱所謂的“形而上學”就是他所理解的“形而上學”。那麽,玄學或者說玄學和哲學是什麽關系呢?張君勱的所謂“哲學”似乎不同於他的所謂“形而上學”。他說:“我最不理解的是‘科學認識論’這個術語”知識論者,哲學範圍內的東西,與科學無關”;古今有唯心主義、實在論、經驗主義、理性主義之分,即知識論是不定的、實用的。既然沒有明確的說法,就壹定要貼上‘科學’的標簽,這是不合理的。”[14]這個所謂“認識論”就是哲學的認識論。這樣,哲學就包含了認識論。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張君勱的“形而上學”作為壹種自由意誌的學說,是壹種價值論,它不包括認識論。這就是他的矛盾。然而,有時他把形而上學等同於哲學。比如他說,“科學永遠不可能主宰生活,但我們不能放棄科學,去要求哲學或形而上學中的另壹種解釋。”[15]所以,哲學和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是壹回事。由此可見,張君勱對“哲學”的理解是模糊和混亂的。關於玄學、哲學、科學的關系,孫伏園有壹個相當獨特的看法[16]:如果說玄學、科學、人生觀的定義是基於我非常粗略的看法:玄學研究宇宙整體,科學研究宇宙單獨,人生觀是某個人(或某個群體)對生命的看法和態度;那麽我可以說,人生觀和玄學或者科學的關系,遠沒有哲學那麽重要,因為我認為哲學是把人生作為壹個整體來研究的,是分開來研究的。很多人把哲學和玄學看成幾乎壹樣的東西,哲學的對象只是研究宇宙構成的根本材料。但是我覺得太窄了。按照我的哲學定義,哲學的內容應該是:(1)把人生作為壹個整體來研究——人生哲學;(2)單獨學習生活——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等。第二部分是所謂的晚期科學。最近,許多學者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社會。雖然結果沒有自然科學那麽詳細,但這幾類知識在科學中已經算過了。我覺得不妨拓寬哲學的範圍,把這種所謂的後期科學(用自然科學單獨研究生命的科學)也包括進來。這樣看來,哲學介於科學和形而上學之間,而人生觀則在哲學的範圍之內。這樣的劃分可以列舉如下:1。研究宇宙的人:①研究宇宙整體:玄學;②單獨研究宇宙:科學;③整體學習人生:哲學1(人生哲學),即人生觀;④單獨學習生活:哲學2(社會科學)。按照這種說法,人生觀也是壹種人生哲學,與玄學無關。顯然,他對“形而上學”的理解是傳統的本體論哲學。張《哲學》張曾對詹說:“詹在他的《哲學的幾個問題》壹書的第壹講中說,玄學本來就是科學的對立面,而實際上我們應該改變本義”;並引用詹姆斯的原話:“在與科學相對立的現代意義上,哲學意味著形而上學。古意最有價值。而且,鑒於科學結果已經變得更加有效地協調起來,在不同問題中尋求真理的條件在方法論上變得更加確定,我們可以希望這壹術語將回歸其最初的含義。那麽,科學、玄學、宗教就可以形成壹個智慧的整體,相互支撐。”[17]也就是說,在現代意義上,形而上學就是哲學。但這並不完全符合張自己的觀點。在張看來,“哲學歷來分為三個部分:即認識論、本體論和宇宙論。由於舊時代的傳承,學者們常把本體論和宇宙論稱為形而上學。可見,玄學是哲學,只是範圍狹窄。”[18]他又說:“玄學本來就是玄學的翻譯,科學當然是科學的翻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除了形而上學和科學之外,還有壹個術語,即'(哲學)(哲學的譯名)。當然,科學是在哲學之外的,形而上學通常是壹種狹義的哲學。因為哲學包括三個部分:壹是認識論(認識論的翻譯),二是本體論(本體論的翻譯),三是宇宙論(宇宙論的翻譯)。本體論和宇宙論通常被稱為形而上學。所以,形而上學是以本體論為中心的狹義哲學。但也有把認識論納入形而上學的。"[19]這種理解可以列舉如下:科學哲學:認識論形而上學:本體論宇宙論。但實際上,張的現代哲學指的是認識論或認識論。張在《科學與哲學——批判科玄論戰之我見》[20]壹書中對他的哲學思想作了非常有代表性和值得註意的論述。要點如下:1。關於哲學的對象,張說:“我認為無論研究什麽樣的知識,都必須從當前的經驗出發”科學都是基於經驗的。既然是大家公認的,那哲學呢?”“我認為哲學的出發點也是實證的”(第47-48頁)。在這個意義上,張是壹個經驗主義者,因為他和其他經驗主義者壹樣,把“給定的”經驗材料作為出發點或“終極預設”。正因為如此,他曾明確表示贊同丁文江懷疑客觀物質存在的“懷疑唯心主義”。張也“從時代分析”,認為西方古今哲學“大致可分為三類”。第壹類是希臘時代:哲學和科學是同義的”第二類是中世紀宗教最繁榮的時代:哲學成了宗教的辯護士和助手,也就是成了神學”;第三類是近代:科學發生了,人類知識的分支發展了,哲學獲得了非常崇高的席位”(第48頁),即經過康德等人的努力,哲學變成了壹種“wissenschaftslehre”或“科學的科學”(第54頁),即“科學批判”這是因為“科學知道它的對象,但不知道它自己”。科學本身就是壹種知識。所以問‘知識可能嗎’就是問‘科學可能嗎’。在這壹轉變中,哲學變成了壹種研究‘科學如何可能’的學問。”(第53—54頁)這說明張的哲學仍然屬於現代認識論或認識論的範疇。雖然哲學和科學都是從經驗出發,但它們面對的是不同的經驗:科學面對的是外向的或外在的經驗,而哲學面對的是內向的或內在的經驗。2.關於哲學的方法因為哲學已經成為“科學批判的認識論或科學知識的批判”,“他的方法自然是特殊的,即它不同於科學。這種方法不是歸納和演繹:很多科學原理都是和壹個更高的原理結合起來統壹的。問問自己就看得見了。最好的例子是笛卡爾的“我懷疑,所以我是”事實上,笛卡爾並沒有說“我”存在,而只是說“懷疑”存在。他說,壹切都是可疑的,但對壹切的懷疑都是真實的。”(第55頁)作為壹種思維,這種懷疑的給定對象是內在經驗。因為哲學的對象是壹種內在的經驗,而不是科學那樣的外在經驗,所以哲學在方法上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張提倡哲學方法,他稱之為“歸省”可見,哲學的方法不是在科學規律上加更高的規律,而是在科學假設的基礎上回歸本省。雖然不是主觀的,但確實是在壹層壹層的剝香蕉。剝皮之後,只有壹個人沒有假設,沒有立場,所以哲學的任務就是現在。”(第55頁)這是現代笛卡爾和現代胡塞爾的方向。這個方法是不是“直觀”的方法,是壹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但張畢竟批評了柏格森的直觀方法,表明他不贊成直觀方法。3.關於哲學的功能,張說:“自從這種‘科學研究’誕生以來,壹切科學都必須以他為基礎”(第54頁);因此,哲學“有自己獨立的地位,它與各種科學不在同壹性質和秩序上”(第55頁);換句話說,哲學的地位高於科學。這是因為,在與神學決裂之後,這種“哲學變成了科學的批判認識論或科學知識的批判認識論”(第55頁);換句話說,現代哲學的功能是反思和批判科學知識。這壹觀點與現代西方分析哲學完全壹致。張的哲學可以說是現代西方認識論的中國版。他的哲學觀的意義不在於他對哲學本身發展的實質性貢獻,而在於他突出強調了哲學的學術性和智能功能——簡言之,哲學的非意識形態性。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三個學派,即科學學派、東方文化學派和馬克思主義學派,都是思想哲學。當然,這種傾向有明顯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無疑也給哲學本身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壹方面,張的努力是“不合時宜”的,但另壹方面,他們是值得稱贊的。形而上學是壹般哲學的本體論。在我看來,“形而上學”就是今天應該存在的“第壹哲學”——本體論的哲學,也就是古典意義上的所謂“形而上學”。我們知道,“哲學”的名稱來自希臘語Philo(愛)和Sophia(智慧);“者”在中文翻譯中的意思是智慧;至於“學”字,指的是知識;簡而言之,壹切都是因為理性。真正的哲學,如我們上面所說,是與整個心靈的知識、情感和意義相關的。因此,“第壹哲學”可以被命名為“形而上學”。因為所謂“玄”,本義指黑,引申指玄奧;哲學,不管是它的對象還是它的方法,確實是最深奧最神秘的。當然,哲學除了玄學或者形而上學還有其他分支。橫向看,有認識論和價值論;縱向上有歷史哲學、倫理哲學、美學或情感哲學,下壹級有壹些部門哲學。這些分支不能稱為“形而上學”。玄學或玄學是他們共同的基礎。我們相信,這些分支,正如丁文江所說,遲早會被科學所取代;或者說,它們都將變得科學。但無論如何,形而上學或形而上學本身將永遠存在。到那個時候,哲學就等於玄學或者形而上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