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請願書,當她看到請願書的簽名是“謝成”時,她認出了自己的身份,所以她不敢忽視它,仔細閱讀。
請願書的內容只有幾百字。淩偉成在請願書中向吳國楨提出了三點要求。吳國楨壹壹看了之後,覺得第壹個要求和第三個要求並不難,但是第二個要求對淩偉成這件事來說,吳國楨有些尷尬,不得不認真考慮壹下。
淩偉成是壹位抗日英雄的遺孀。丈夫謝晉元被害後,她遇到了什麽困難,應該主動給吳國楨寫請願書?她在請願書中提出了什麽要求,讓上海市市長吳國楨不得不三思?這壹切還得從淩偉成說起。
淩偉成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姑娘。她出生於1907。她家世代經商,家境殷實。淩家有三個女兒,淩偉成排行老二。她雖然不是官方出身,但不用愁吃穿,還有余錢。她從小就能學習音律,長大後彈唱俱佳,尤其是小提琴。有了這些才華,在走在時尚前沿的上海,她也能躋身上海時尚新女性之列。
淩偉成天賦出眾,文化課也沒落下。長大後,他將在武本女子中學學習。這所以商業為主的女子中學創建於1902,當時還處於清朝光緒年間,但立誌成為壹所思想進步、改變女性陋習、鼓勵自由的女子學校。
建校之初只有7人入校,但次年人數猛增至數十人。到1924,五本女子中學已經發展了20多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采用新學制的學校。淩偉成這壹年從吳本女子中學畢業,在學校接受了新思想的啟蒙。
因為淩偉成有很好的音樂天賦,所以對旋律很有好感。武本女子中學畢業後,順利進入上海東南體育學院音樂專業,繼續深造音樂,1927畢業。
淩偉成雖然家境不好,但也是個富家女。另外,他有思想,有文化,有才華,有風度。他受到許多雄心勃勃的年輕人的欽佩,為他牽線搭橋的媒人也經常去他家拜訪。
20世紀20年代的年輕男女普遍結婚很早。淩偉成畢業時剛好20歲。如果他沒有學習,他可能早就結婚了。淩偉成同學的父母有的恨不得馬上給他們安排結婚對象,就等著他們畢業馬上辦婚禮。
淩偉成的同學兼密友就是這樣,剛從這裏畢業,馬上就辦了婚禮。作為密友,淩偉成受邀參加婚禮。巧合的是,謝金元和淩偉成的情況壹樣。他也作為新郎的同學和密友參加了婚禮。新娘和新郎盡力撮合兩個密友,壹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這場婚禮上相遇。
謝金元是廣東蕉嶺縣同福鄉簡坑村人。他出生於1905,比淩偉成大兩歲。謝金元的父親也是商人,養著11個孩子。雖然謝金元家裏沒有淩偉成有錢,但是同為商人的兩個人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而且,謝晉元是淩偉成很欣賞的上進有抱負的人。
謝晉元的父親高瞻遠矚,意識到讀書改變了命運。他非常支持謝金元的學習,願意承擔他學習的經濟負擔。
謝晉元喜歡讀書、下棋、書法,與精通樂理的淩偉成相得益彰。同時謝晉元剛毅果敢,嶽飛是最佩服的人。他把自己“精忠報國”的精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決心像嶽飛壹樣為民族和國家奉獻壹生。
1913年,謝金元被父親送到育民學校後,深知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他學習非常努力,加上天賦異稟,很快學業有成。謝晉元憑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廣東大學梅縣五中“三真公學”,畢業後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四屆學生。
1927年,謝晉元和淩偉成相遇的時候,謝晉元已經是壹個經過北伐洗禮的真正的勇士,遠非壹些同齡的年輕人可比。正是因為這種誌向、愛好的契合,以及謝晉元特有的英雄氣概,淩偉成對他產生了感情。畢竟只有謝金元這樣的有誌青年,才能配得上淩偉成這樣的上海才女!
1928年,與淩偉成交往的謝晉元在北伐軍中擔任先鋒營營長,率部在濟南與日軍激戰。由於勇敢,他身先士卒,在激戰中身負重傷。不得已,謝金元只好暫時離開戰場,前往漢口壹家醫院接受治療。
謝金元這次受了重傷。他脫離危險後,不得不休養了整整壹年才康復。得知謝金元受傷,淩偉成很擔心。康復期間,他多次看望謝晉元,兩人之間的感情也因為這段時間的相處而迅速加深。
正是在療養期間,謝晉元在淩偉成探望時向她正式求婚,被淩偉成接受。從他們的條件來看,他們結婚是天作之合。然而,淩偉成的媽媽卻另有想法。她認為謝金元是個軍人,將來難免戰死沙場。她擔心女兒遲早會嫁給他,成為寡婦,孤獨終老。
但淩偉成對謝金元有很深的感情,堅持要和謝金元結婚。淩偉成自然明白母親的意思是為她好,但她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嫁給謝金元後不管她聚了多少,還是要承擔丈夫戰死沙場後孤獨終老的風險,她無怨無悔。
1929年,謝金元和淩偉成這對戀人,幾經沈浮終於走到了壹起,他們的婚禮在漢口大華酒店舉行。這壹天,有情人終成眷屬。
他們的婚姻就像是天作之合。他們在壹起後,過著令人羨慕的甜蜜生活。隨後幾年,淩偉成陸續為謝金元生下孩子。到1934年底,他已經分別生了大女兒雪芬、二女兒蘭芬和三個年輕人。
自從淩偉成1930在漢口生下大女兒雪芬後回到上海,雪芬平日被留在上海由奶媽撫養,而淩偉成則親自帶著二女兒蘭芬和三個年輕人在上海生活。
1936年,侵華日軍扼殺了我們中國人的心,侵略步伐逐漸加快,局勢變得十分緊張,戰爭壹觸即發。為了應付隨時可能出現的侵略,國民政府決定加強滬杭、京滬線的國防。張治中將軍被任命為淞滬會戰的警備司令,著手制定淞滬會戰的作戰計劃。
張治中將軍是壹個慣於戰爭的將軍,對戰爭從不馬虎。為了真正掌握主動權,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戰方案,他多次派偵察隊到上海,在制定方案前秘密偵察地形。時任88師中校參謀的謝晉元是第二偵察隊成員之壹。他親自到上海,在駐守川北路的日寇司令部附近進行秘密偵察。
謝晉元有著敏銳的戰爭意識。完成這項任務後,他意識到戰爭正在逼近。戰爭在即,謝金元擔心淩偉成的安危,擔心留在家裏的父母無人照顧,於是萌生了讓妻子淩偉成帶著孩子回廣東蕉嶺老家生活的想法。
婚前,她不贊成淩偉成嫁給謝金元的婆婆。聽到謝金元的想法後,她再次表示反對。她反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壹,蕉嶺地處閩粵交界處。雖然因為地處偏遠,遠離戰場,淩偉成在蕉嶺的生活或許可以暫時避開日軍的侵略,但貧瘠的生活環境註定是艱苦的,更何況還要為謝金元照顧壹對年過六旬的父母。
第二,淩偉成家境殷實。即使她因為拒絕去蕉嶺而和謝金元不愉快,也不用擔心經濟問題。就算淩偉成什麽都不做,只要她留在上海,家裏完全有能力撫養淩偉成,為孩子提供教育。
淩偉成的妹夫周兆堂也是黃埔軍校畢業,在重慶頗有影響力。在淩偉成母親反對她去謝金元老家生活的那段時間,周昭堂主動邀請淩偉成去重慶和姐姐壹起生活,但淩偉成最後沒有同意。
淩偉成最終還是在人群中推搡著做出了選擇,拒絕了姐姐和姐夫的誠摯邀請,堅持按照丈夫的想法帶著孩子去自己偏遠貧瘠的家鄉生活。她最了解丈夫的想法。謝晉元既要精忠報國,征戰沙場,抵禦外敵,又要盡孝,照顧好年邁的父母。自古忠孝難兩全,謝晉元的願望很難實現。淩偉成決定幫他實現。
1936春節後不久,懷孕的淩偉成在丈夫謝金元的護送下,帶著三個孩子抵達蕉嶺。壹家人在蕉嶺團聚兩周後,如期離開是必然的。臨行前,謝金元告訴妻子:“妳不安定下來,我就不能安心殺敵了!”
同年10月,淩偉成生下了她的第四個兒子姬敏。從此夫妻二人在不同的“戰場”為同壹個目標奮鬥。在柴米油鹽的磨難面前,雖然沒有戰場上刀光劍影那麽直觀,但生活的磨難有時足以壓垮壹個人。
謝晉元離家上戰場後,淩偉成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顧頡的重擔。根據客家人的規矩,男人不在地裏幹活。其實就算沒有這個規定,淩偉成年邁的公公也幫不上忙,身體也已經不允許他下地幹活了。
謝金元還有壹個死去的哥哥,大嫂在哥哥死後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只留下壹個女兒,名叫謝趙萌。謝與淩偉成的長女薛芬年齡相仿,被淩偉成視為親生。淩偉成會照顧她所有的生活需求。
兩位老人,五個孩子,淩偉成獨自壹人承擔起了種地養家的重擔。富家千金,放下了所有的驕傲,褪去了優雅的旗袍,收起了心愛的高跟鞋和所有的首飾。為了謀生,淩偉成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忘掉自己擅長的旋律,放下過去的記憶,穿上和同村女人壹樣的粗布衣服,從頭開始學習如何種田。
靠的是人的努力。淩偉成,帶著對丈夫深深的愛,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堅持。她從手指沒被泉水沾手的乖乖女,變成了壹個揮著鋤頭面朝黃土的農婦。
淩偉成每天做飯、種地、做家務、照顧孩子和老人。這是她壹天的生活。謝金元雖然會寄錢回家,但那點錢補貼家用總是杯水車薪。當淩偉成多年後回憶起這段日子的生活時,她說自己也想不通在家鄉的那十年是怎麽過來的。
因為繁重的勞動,淩偉成的皮膚越來越粗糙,用來彈奏樂器的手也不再嬌嫩。淩偉成從未想過放棄。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因為丈夫臨走時和他約定,等抗戰勝利了,要來接他回上海。
1940年,淩偉成的婆婆因病去世,這讓淩偉成很難過,但從另壹個角度來說,淩偉成服侍婆婆到生命的盡頭後,她的負擔可以減輕了。但是,壹個人之後,公公覺得很沒有安全感。為了得到某人的支持,他收養了另壹個女孩作為他的孫女。結果家裏還是八口人吃飯,沒有了能時不時幫她做家務的婆婆,淩偉成的擔子比以前更重了。
淩偉成無怨無悔,依然日復壹日的堅持著,用壹個人的努力支撐著整個家庭。可惜房子壹直漏雨,麻繩詳細斷了。就在淩偉成咬緊牙關與命運抗爭的時候,1941傳來了丈夫謝金元遇害的噩耗。
凱旋之前,壞消息先來!支撐淩偉成多年的精神支柱瞬間崩塌。面對艱難的處境,失去了精神寄托的淩偉成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精力充沛。但是,淩偉成是壹個負責任的女人。即使被這種精神打擊,她依然沒有選擇走開。
世界上有老有小的家庭。如果淩偉成走了,這個家就真的完了。為了照顧年邁的公公和孩子,淩偉成咬碎了牙齒,咽下了鮮血,壹個人苦苦支撐。
1941年秋天,淩偉成為了領取養老金,從老家來到重慶。幸運的是,她如願在重慶見到了蔣介石夫婦。宋美齡說上海話,對淩偉成很好。他口口聲聲說“國家不會忘記農。”蔣介石還承諾,抗戰結束後,國家不再有麻煩,會照顧她的家人。
話說的很誠懇,但對淩偉成沒什麽幫助。只有國民政府給的5萬法郎養老金給淩偉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她拿著退休金回國,和公公商量了壹下,分成兩部分。他們用這筆錢每人買了幾畝地,減輕了不少生活壓力。
謝晉元是壹位可敬的抗日英雄。他為什麽被殺?舉世聞名的四行倉大戰之後,謝晉元經歷了什麽?
1937年,淞滬之戰爆發。經過壹場激戰,國民黨軍隊敗給了日本侵略者,被迫離開上海。為掩護主力撤退,謝晉元率524團1營400余名戰士,以胡俟倉庫為陣地,阻擊日寇追兵。
為了造勢,謝晉元率領的400多名將士被媒體稱為“八百壯士”。侵華日軍對四行倉庫發起瘋狂沖鋒後,被“八百壯士”六次擊退,擊斃敵人數百人。面對日寇的絕對優勢,“八百壯士”堅持了四天四夜,羞辱了日軍,鼓舞了無數抗日軍民的信心,為國民黨主力的撤退贏得了足夠的時間。
圓滿完成任務後,謝晉元按計劃於10月30日10率領部隊進入租界,準備經湖西歸隊繼續參戰。這期間突然就變了。由於日軍施加的壓力,租界工商所甚至不顧輿論的譴責,將“八百壯士”扣留在膠州公園並解除武裝。
由於形勢所迫,謝晉元只能帶領部隊在膠州公園紮營,“八百壯士”失去了自由,但他並沒有失去氣節。“八百壯士”雖然被困不能參戰,但他們在膠州公園的營地被稱為“孤軍營”,成為被占領上海抗日精神的壹個標桿。
在謝晉元的帶領下,“八百壯士”保持著鬥誌。面對日本浪人多次偷偷攜帶武器入營行刺,謝晉元壹點也不害怕,反而加強了“八百壯士”的訓練。謝晉元的行動向大家表明了他抗日的決心和參加戰鬥的準備。
謝晉元的做法恰恰與日寇的企圖相反。被困的“八百壯士”並沒有被日寇瓦解,反而更加團結,成為抗日精神的象征。謝晉元利用壹切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大力宣傳抗戰,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謝晉元的抗日決心毋庸置疑。在被敵人控制期間,他要求所有的士兵留下遺書,以表達他們去死的決心。與此同時,汪偽也積極響應日寇,曾向謝晉元獻過壹次大官,被謝晉元嚴詞拒絕。
謝晉元憤怒地斥責王傀儡派來的勾引者:“妳的行為不道德,妳認賊作父。妳願意做張邦昌和被征服的人。”謝晉元的堅決態度徹底激怒了敵人。他們開始密謀除掉謝晉元,然後伺機瓦解群龍無首的“八百壯士”,企圖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上海淪陷區民眾的抗日情緒。
1941 4月24日,謝金元像往常壹樣組織早操,點名時發現有4人不在。壹向治軍嚴格的謝晉元得知此事後,非常生氣。他立即派人到宿舍把缺席的、郝鼎成、和尤叫到操場上。
四人趕到後,謝金元嚴厲訓斥了他們。讓他沒想到的是,有壹個人拿出了隨身攜帶的武器,對他進行了攻擊。得手後,其他三人壹擁而上,對謝金元展開猛烈攻擊。清晨大霧彌漫,正在跑步的官兵離謝金元很遠。當有人發現不對勁趕來時,謝金元已經倒在血泊中。官兵將4名兇手控制後,迅速將謝金元送往醫院。
遺憾的是,送到醫院後,謝金元傷勢嚴重,大出血,但未能搶救無效死亡。謝晉元去世的消息壹發布,舉國震驚,愛國人士義憤填膺。孤兒營的戰士們懷著悲痛的心情組織了“孤兒營治喪委員會”,為謝晉元辦理喪事,各界人士也紛紛悼念這位抗日英雄。
抗戰勝利後,淩偉成開始準備回上海。她賣掉了自己的土地,安頓了公公的生活(謝金元的父親靠租他買的地生活)。1946,準備充分的淩偉成帶著孩子踏上了返回上海的艱難之路。由於旅費有限,我中途花光了所有的錢。幸運的是,船公司得知淩偉成是謝金元的家人,主動提供幫助,使得行程順利,抵達上海。
謝晉元被殺後,“八百壯士”失去了主心骨,多年來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只好四處流散謀生。淩偉成回上海的消息傳來後,孤軍軍營的前戰士主動找到淩偉成,帶著她和孩子住進了吳淞路的壹棟三層樓房。
抗戰勝利後,上海四面八方的“大人物”紛紛出現,爭相接收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敵占區”。孤軍軍營的士兵進入日寇曾經居住過的建築,暫時安頓下來。當時孤軍因為謝晉元的被害而群龍無首,分散在上海各地。淩偉成回到上海後,都來到這裏,聚集了100人左右。
這些曾經的抗日英雄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基本上工作都沒有著落。淩偉成得知這壹情況後,感到很難過,決定承擔起丈夫謝金元留下的軍事重擔,為孤軍營寨裏的戰士們的生計奔波。
淩偉成再次去南京找蔣介石和宋美齡,但蔣介石再也沒有見過她。盡管宋美齡會見了她,但這並沒有解決問題。他只說讓她先回去,會安排人照顧。淩偉成走後,沒有人出來幫助她和孤獨營裏的戰士。顯然,宋美齡的話只是安撫她的話。
淩偉成到處說,卻壹直碰壁,像皮球壹樣被各個部門踢來踢去。國民黨不僅沒有照顧這些曾經的抗日英雄,還想利用他們,讓他們重新加入內戰。唐為此專門組織了壹次老兵茶會,所有的將士都被邀請,但他的邀請遭到了孤營將士的拒絕,他們不願意打內戰,盡管唐做了很多“優惠政策”。
無奈之下,淩偉成給時任上海市市長的吳國楨寫了壹封請願書,在請願書中提出三點要求:
壹是為自己和謝金元部署信訪房;
二、請願膠州公園改為金源園;
第三,請願恢復獨立工業和獨立工廠。
吳國楨認為第壹、第三件事好辦,因為當時他收到了大量日偽房屋和物資,可以滿足淩偉成的要求。但是第二個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讓吳國楨感到有點尷尬,不得不三思。
膠州公園建於1913,初建時占地40畝。孤兒軍營在這裏建立後,膠州公園與孤兒軍營、謝晉元、八百壯士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淩偉成要求改名,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完全合理的。然而,膠州公園的更名不僅涉及多個部門,還涉及到公園內英雄紀念碑的樹立和謝晉元墓園的修繕。
為此,在市政會議的決議中,吳國楨指示收回公墓公地,豎立無名英雄紀念碑,並於次月安排對謝晉元公墓進行整修和清理。直到9月初,吳國楨終於收到了國民黨上海工程局局長趙祖康的回信:
金源園更名的全過程都有記錄,現保存在上海市檔案館。淩偉成的這個重要願望終於實現了。
然而,孤家寡人的軍營裏,戰士們的工作和生活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直到上海解放後,淩偉成才給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寫信。說明情況後,在陳毅市長的關心下,生活確實有所改善。
淩偉成壹家生活穩定,孩子順利上學。此後,淩偉成多次受邀參加各地的抗日紀念活動,宣講四線孤軍抗日事跡,傳承抗日精神。
1991年,淩偉成病逝,享年84歲。淩偉成的遺體按照她的遺囑安葬在宋慶齡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