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站鎮歷史上有佛寺。清朝道光11年(1831年),該鎮東興村(當地稱老爺屯)建立了最多的萬壽寺。有-1多人,其中常住人口-30多人。清光緒六年(1880),此寺被火燒,重建於老爺屯西南1華裏。因此,寺廟建在老爺屯的南方向,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南寺,也叫-寺。解放後,孟河和尚於1956當選為肇東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孟河死後,他停止了宗教活動。
1989,四站鎮部分老信眾解放前信佛,壹度皈依佛教。在七十多歲的老居士、老中醫龔永祥的倡議下,他們多次與市宗教部門聯名,要求批準設立佛教活動場所。四站鎮政府也同意了他們的意見。經市宗教部門審核,於5月1992批準在四站鎮福賽吉設立佛教活動場所。並成立三自愛國團,願為扶桑寺方丈,三自愛國團團長。佛教活動場所建立後,由於信教群眾增多,原有佛寺規模較小,宗教活動受到影響。1993年4月開始寺廟擴建,1994年完成。後來由於種種原因,該寺住持願意離開,先後請來了吉林玄道、齊齊哈爾大成寺忠賢、七臺河國風、江蘇孔紫、江西法博。2001,11,從林口縣興隆寺請來了苗晶大師,擔任住持和三自愛國小組組長,寺裏換了六位住持。
自苗晶擔任住持和三自愛國團團長以來,這座寺廟徹底改變了原有寺廟的混亂狀態,開創了宗教活動的新局面,使宗教活動走上了正常、穩定、健康的軌道。他積極帶領廣大信教群眾,執行黨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遵守紀律和宗法制,愛國愛教,堅持廉潔原則,自覺接受黨和政府的領導,與黨和政府保持壹致,扶貧濟困,為社會做了許多好事和實事。2001至2004年5月底,任該寺住持,三自愛國小組組長。他壹共出了63.55萬20元,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受到了黨、政府和人民的贊揚。因此,他當選為肇東CPPCC常委、綏化CPPCC委員和肇東市佛教協會會長。
2003年8月,此寺經省宗教局正式批準,成立四站鎮八裏市福賽吉。目前出家僧人20人,教職人員22人,佛教徒2000多人,大型佛教協會近萬個。寺廟占地面積99878.40平方米,建築面積3750平方米。該寺金碧輝煌,氣勢磅礴,潔凈典雅,令人神往。此寺位於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八裏城北門200米處,居我寺重要景點之首。
四站鎮:位於肇東西南部,美麗富饒的松花江北岸。東部省會哈爾濱,西部石油城大慶。因是清代古驛道第四站,故名“四站”。現已成為肇東市西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集鎮。全鎮面積188平方公裏,轄5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有耕地8萬畝,自然水面2萬畝,草地4萬畝。農村經濟快速發展,構建了旱地水田兼用、種養同步、工企並進、綠色特色產業方興未艾的生產格局。到2006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