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客家先民定居贛南。這裏山高雲甜,雲霧繚繞,方便種茶。茶文化歷史悠久。到了清朝,茶葉是朝廷的貢品,每年源源不斷地輸出給商人,於是就有了專職的茶農,以茶為生。
茶農采茶,唱茶歌。最早的歌是《十二月采茶》。隨著茶歌的流傳,衍生出載歌載舞的茶籃燈,每到過年過節或茶山開放時,都很流行。隨後,在茶籃燈的基礎上,由原來的合唱改為小戲《姐妹采茶》,姐妹對唱,茶童搖紙扇,插科打諢;根據客家兒童的生活趣味,由大姐、二姐和三郎太創作了話劇《板凳龍》。就此而言,“二旦壹醜”的三角戲在明末清初的茶簍燈母胚中脫穎而出,被統稱為采茶戲。
客家人從山上采茶的工作中提煉出了獨特的小步、扇花、單袖的表演藝術。排字織成順口溜唱:上山入坑玩“溜溜球”,出門上路“嗬嗬嗬”,繡花鞋“嘿嘿”,男女“拉時拉”花;主樂器為“勾管”(土生二胡),配以正反和弦,用客家話和贛州官話誦經唱和,歌舞表演開始。它生活勞動豐富,詼諧幽默,富有鄉土韻味,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省等省,是客家人喜愛的音樂。
20世紀70年代初,“五年計劃”盛行。七”路。我就讀的江西夏龍鎢礦高中,位於贛南崇義、南康兩縣交界處的平安腦茶場。山高晝夜溫差小,幹濕適宜,有利於茶葉的生長。雲多,濕度大,光照條件好,茶芽穩定,芽葉中積累了許多天然物質。生產的茶葉具有“香高、味醇、色綠、湯綠、形美”的獨特風味。嶺下的人泡茶時,會相當招搖地告訴客人,這是平安腦綠茶。言下之意,只有尊貴的客人來了,才會為妳服務。
我們把泡茶叫做“泡茶”,這是純手工的辛苦活。是的,學校的茶坊在壹個小山丘裏。進了廠門,只見10柴火竈壹字排開,各有壹口泡茶用的大鑄鐵壺。采茶季,學生們在晨霧中采摘嫩芽,當天泡茶。因為茶葉的綠葉含有單寧,接觸空氣就會變紅,有時還會變酸。收獲後時間太長,對茶葉的品質影響很大。
綠茶的制作需要經過風幹、殺青、揉撚、幹燥等多道工序,其中殺青是最重要的壹道工序。通過高溫壓制鮮葉中的茶多酚,可以蒸發掉茶葉中的部分水分,便於揉撚成型,可以提高茶香。在當年的日記裏,我寫了壹首順口溜《殺青》:“竈火旺,大鐵鍋紅,茶有節奏,芽落。”
剛炒好的綠茶很燙,需要倒在竹籃裏晾幹。然後,用手捏出茶葉的綠色汁液。揉茶要手勁大,像揉面壹樣揉黑。經過壹季的茶葉揉搓,茶色的茶葉被雙手染成了黑色。
最累的是摸茶(晾幹),張開手掌貼在鍋底,順時針轉圈擰,壹個多小時。嫩綠的嫩芽,經過靈巧的雙手,變成了香茶。雖然辛苦,但是滿滿的獲得感,有壹種勞動帶來的快樂。
我是1974高中畢業,然後被分配到江西大余縣牛嶺知青點。這裏山清水秀,黃土地,是得天獨厚的好茶園。知青們天壹黑就早起,開墾荒廢的茶園,重新應用老學校的制茶技藝,從而形成了“湯清葉綠,味濃收斂”的牛嶺綠茶特色。尤其是五谷雨茶,受溫度影響,發育完全,葉肥汁多,湯濃,攪齒。遠比錢明茶耐泡,壹年壹香。少數知青私自截留自己喝酒或招待客人。事件發生時,懲罰靈魂“爭私修”。基於此事,余創作並主演了短劇《茶的阿津》,並參加了該縣春節農民文藝匯演。
人生如茶如禪。父親愛喝茶,壹天三巡,壹杯茶慢慢品,清理疲勞,平如明鏡,延年益壽。洪忠佩在他的《松風煮茶:婺源茶事》壹書中這樣評價茶:“壹葉是壹種幹坤。只有茶才配得上幹坤的葉子。茶,註入白開水,壹生可以在壹杯茶中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