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寧蒗縣的民族文化

寧蒗縣的民族文化

寧蒗是壹個多民族的山區內陸縣,居住著彜族、漢族、摩梭人、普米族、納西族、藏族、白族、壯族、傣族、苗族、回族等12個民族,民風淳樸獨特。1,節日

第壹,火把節。火把節(彜語稱杜梓)是彜族盛大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的日期,原則上是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為期三天。然而,壹些人選擇另壹個吉日來慶祝前後的節日。第二,過年過節。春節(彜語稱為Kushi)是彜族的另壹個盛大的傳統節日。彜族人的過年日期不壹樣,壹般看農活完成情況。1988年,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每年農歷的11.16-18定為彜族元旦。

第三節,2月8日和3月3日。2月8日是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每年的三月三日是農歷三月初三。四、第十五天。壹般來說,彜族不慶祝春節,但在農歷正月十五,他們打雞破嘴,打豬頭辟邪。

2.規定飲食

第壹,飯菜。彜族生活在山區,食物主要有土豆、蕎麥、燕麥、大麥、玉米、圓根、蔬菜等。

第二,肉。彜區主要有牛、羊、豬、雞等,羊肉最貴。殺豬要用火去毛,或者用開水去毛。殺壹只羊,用木棒打脖子倒地,然後掐住它的喉嚨而死。殺死牛,用斧頭猛擊頭部,牛暈倒後割喉,放血剝皮。殺壹只雞,掐住它的脖子而死,燒焦或燙傷它。

第三,喝酒。彜族人很看重酒,婚喪嫁娶、節日宴請、調解糾紛、驅鬼求神都少不了酒。彜族人好喝酒,特別愛烈酒,習慣喝“少酒”,即喝酒不吃菜。彜族人有壹個規矩,就是魯豫,男人帶酒,女人、親友帶酒來訪,都要送禮,要麽是錢幣、衣服,要麽是牲畜、糧食等等。

第四,喝茶。彜族有好茶,中年以上的男女都有喝茶的習慣。用小陶砂鍋煮,用小精制瓷杯當茶杯,用蕎麥餅、炒面當輔食。有些人還往茶裏加鹽。第五,吸煙。彜族人愛抽自己的蘭花煙,有壹句話叫抽不出年代。彜族諺語說:“煙是子孫後代的煙,煙是子孫後代的興旺”。幾乎所有的彜族成年人和老年男女都吸煙,青年男女也吸煙。

3.衣服

建國前,寧蒗彜族的裝飾品以金、銀、銅、玉、骨、貝等原料制成,種類繁多。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喜歡佩戴飾品。男人有在左耳戴珠子的習慣。彜族服飾以羊毛、亞麻為主,女性服飾款式隨年齡變化,尤其是下裙、頭巾。兒童、青年、中年、老年的男裝風格差別不大。色調和繡邊程度與年齡和身份有關,壹般年紀大的素凈,年紀小的艷麗;儺的服飾比較樸素,即使是年輕女子也很少繡邊,以示莊重和高貴。人的衣服更華麗,富家少婦的衣服都是繡花的,光彩奪目。無論是女裝還是男裝,還是挪威和人民的服裝,季節性都不強,冷熱不變。壹年四季都穿著毛毯,既是避雨又是禦寒。建國後,大部分男人和少數女人換上了漢服。穿彜族服裝的,以棉、絲、纖維制品為主,款式新穎,縫制精細。

4.結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寧蒗彜族實行嚴格的族內通婚、等級通婚、族外通婚、姑父姑母未婚、姑父姑母間優先通婚等制度。男女婚姻是父母包辦的,年輕時指腹為婚擇偶是很常見的。男女都沒有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權利。解放後,彜族原有的婚姻制度逐漸發生了變化。異族通婚以及過去由於奴隸制的消亡而產生的所謂不同層次的通婚逐漸增多。青年男女有壹定的戀愛自由,但仍有父母包辦買賣的婚姻。5.葬禮

寧蒗的彜族,除了壹歲前夭折的嬰兒,蒙著牛皮,蓋著盆的麻風病人,壹律火化。1,節日慶典和祭祀禮儀

第壹,春節。摩梭叫庫什,意思是新年。摩梭人非常興奮地慶祝春節。

第二,端午節。在端午節,摩梭人和漢族壹樣,不僅采藥、飲雄黃酒、辦酒席,還要燒松枝、燒年糕、灑清水敬酒、念經,祭祀山神、水神、日月星辰、諸神,以求保護莊稼、保護人畜、躲避冰雹、大風、瘟疫。

三、轉山節(含瀘沽湖)。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是摩梭人翻山越海的節日。

第四,祭祖節。農歷十月,摩梭家家戶戶都選擇大巴或喇嘛作為殺年豬的吉日。殺豬節是祭祀祖先的節日。請念經拜神拜祖。儀式很隆重。

第五,祭祀神靈的節日。農歷正月十二,所有摩梭家庭都要做壹頓豐盛的早餐,必須煮豬心。吃之前,燒香獻祭,尤其是給牧羊人。

第六,土地節。農歷11月30日,摩梭村以某家為重點,請巴為土地神念經,同時為各種害蟲念經,請求天、地、山、水諸神禁止風、旱、澇、雹、洪、蟲等災害,以保護地裏莊稼的正常生長,獲得豐收。而叫巴為某家念經,家家都要用地裏的樹枝。

2.規定飲食

摩梭人以玉米和大米為主食,其他還有大麥、土豆、燕麥和青稞等。夏秋季節有青菜、蘿蔔、蘿蔔、荷花、胡蘿蔔等蔬菜,冬春季節有酸菜、蘿蔔絲、魚幹、酸菜魚。晚飯前,我喜歡喝酥油茶,汽巴為我伴奏。摩梭家會擠牛奶,會做酥油,會做印餌粑粑,會炒米粉,會做豆腐,會做涼粉。肉制品中,豬肉脂肪(又稱琵琶肉)最貴。我喜歡做香腸,豬腳,米飯灌腸,豬肝幹。男女老少都喜歡喝蘇利馬。

3.衣服

摩梭男女在13歲之前都是穿長袍系腰帶的。65,438+03歲的儀式結束後,男女都穿上金邊禮服,以銀幣和彩珠為紐扣。扣子在右邊,脖子中央有壹個領扣,右邊肩胛骨旁邊有壹對,右邊腋下有兩對。婦女也穿緞子內衣,在金邊衣服下有黃色或綠色的衣領和袖口。穿百褶裙,裙布最少24尺,最多30多尺,裙子及踝。用各種顏色的線繡花邊。傳說不繡邊,死時找不到路。其實是為了美。摩梭女人也講究首飾,頭上紮壹條牦牛尾巴做的假辮子,尾巴上紮壹大束彩色絲線,以藍黑為主,辮子長4-5尺,紮成發髻,用彩色珠子裝飾。彩色拖尾垂於左耳鬢,佩戴耳環、手鐲,腰間系紅絲帶、戒指,胸前系銀鏈,耳環、戒指多為銀,手鐲為銀、玉。摩梭族男子頭戴寬邊氈帽,身穿金邊束腰外衣,腰束腰帶,腰佩短刀,腳穿闊腿褲,腳穿長皮靴,褲子疊在靴子裏,系上彩帶。這和他們的祖先是遊牧民族有關,是古代牧民的遺產。和藏族接觸多了,摩梭男人的衣服和藏族差不多,有的還穿紅色的衣服(也就是藏族的衣服)。4.葬禮

摩梭人行火葬的喪葬儀式比較復雜,壹般分為洗屍、綁屍、定魂、停屍、裝棺、上路、講解族譜、洗馬繞村、感謝村民等幾個步驟。

5.母系家庭

母系家族的特點是男不娶女不娶,家族按母系計算,家族財富由女性繼承,祖母為父,祖母不在,母親為母。男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女人做家務,負責農業生產。與摩梭家庭結構相對應的阿夏婚姻,是摩梭人最具特色的文化資源,也是滇西北最著名的文化旅遊資源。阿霞婚姻可分為阿霞異姓婚姻和阿霞同居婚姻。前者的特點是雙方平時都住在娘家,男方只在晚上住在娘家,早上回娘家。他們所生的孩子屬於女方家庭,他們的姓氏跟隨母親。這意味著男人不和女人結婚。阿霞同居婚姻就是男的去女的家或者女的去男的家同居。無論阿莎的異族婚姻還是阿莎的同居婚姻,感情都是基礎。壹旦雙方關系破裂,阿莎和夏的關系也就結束了。婚姻自主,註重感情,有情無義,聚散自由,是摩梭人阿夏婚姻最顯著的特點。1,節日

普米族的主要節日有巫溪節、十五國慶、端午節、七月半、品年節、轉山節等。“我的過去”節(“我”是新年的意思,“昨天”是新年的意思)是普米族的傳統節日,通常在臘月初六或初七、初八舉行。臘月十五是正月十五。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秋收嘗新節,把新糧變成美酒,先祭祀“宗巴拉”神,再祭祀祖先,然後壹家人盡興飲酒,暢談當年的豐收景象。轉山節的日期不固定,有的選農歷十月的某壹天,有的選農歷七月的某壹天。

2.規定飲食

普米族壹般吃大米、小麥、青稞、蕎麥、土豆、蠶豆、蕓豆等。蔬菜主要是黃瓜、甜瓜、辣椒、蘿蔔、蔬菜、西紅柿。肉類通常是豬肉,牛肉和羊肉,喜歡喝牛奶,制作酥油和奶酪。寧蒗的普米族喜歡用酥油茶炒面。尤其著名的是“豬肉豬肉豬肉”,是將宰殺後的豬取出內臟,去骨,在豬的肚子裏撒上鹽和胡椒,然後將豬的肚子縫合,風腌,成為完整的臘肉,普米語稱之為“雜公”。因形似琵琶,故又稱“琵琶肉”,為待客上品。普米族人喜歡喝茶,抽煙,喝酒。茶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酥油茶、油茶、鹽茶、核桃仁茶、雪茶等。有幹煙、鼻煙、香煙等等。有三種酒:甜酒、黃酒和白酒。酒是祭祀和待客的重要禮物。普米族人熱情好客。每當有客人來訪,總會被介紹上桌,配以酥油茶和炒面,再配以壹大碗蘇裏瑪酒。吃飯時,主人端出熱氣騰騰的牛羊肉和豬肚,外加壹碗蔥蒜辣椒花椒香椿酸辣湯,主人殷勤陪伴。只有在客人吃完後,壹家人才能開始吃飯。3.衣服

1949之前,普米族少男少女小時候穿的都是亞麻長杉和亞麻腰帶。13歲成人禮後,男子穿大麻布,寬褲,羊皮領。富有的家庭穿著黑色和藍色的燈芯絨上衣,大衣和羊毛外套,腿在膝蓋以下用布包裹著,腰上綁著壹把刀。他們大多光著腳,有時穿著自制的半筒豬皮鞋和手鐲、戒指。普米族婦女鮑·圖帕梳著辮子。她喜歡用牦牛尾巴和絲線編成辮子戴在頭上,對於她濃密的辮子來說很漂亮。穿著紅、白、藍、黑等顏色的金邊,穿著打褶的連衣裙,喜歡綠、白、藍等顏色。腰間系著紅、白、藍、黃等顏色的寬絲帶,背上系著白色羊皮。胸前戴銀鏈,手上戴手鐲、戒指,喜歡用彩珠做頭飾或項鏈,耳朵上戴銀戒指或玉墜。普米族老年男女的服飾與成年男女基本相同,只是服飾的顏色不再鮮艷。壹般使用藍色和黑色的面料,不使用飾品和假發。裹著幾米長的黑色大頭手帕,系著素色腰帶。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普米族和大陸人壹樣,穿上了棉、毛、化纖的衣服。但是普米族服飾的民族特色並沒有改變,只是衣服更加豐富多彩,面料更加精美,款式更加新穎。

4.婚姻習俗

寧蒗地區的普米族至今還保留著“搶婚”的習俗。“搶婚”是青年男女因婚姻受阻而“生米煮飯”結婚的壹種方式。男女雙方事先偷偷約定了婚期。結婚那天,姑娘還是隨便出去打工了。那人派了出生日期相同的人暗中跟蹤,抓住機會,壹下子就搶走了。搶到手後,他大聲喊道:“某某請妳喝茶!”女孩假裝反抗。準備充分的親友聞訊後,迅速出擊,與婚禮賓客展開激烈搏鬥。因為人多,最後女孩被接了回來,然後被她簇擁著回家,舉行盛大的婚禮。女方父母雖然不同意這門親事,但此時也別無選擇,只能默許,準備豐盛的食物慶祝女兒的婚事。

5.葬禮

普米族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永遠不會離開身體,身體會被焚燒,但靈魂依然存在,從而形成了壹套安放靈魂和處理身體的喪葬儀式。寧蒗的普米族實行火葬,各地葬禮不壹,但都實行二次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