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星座運勢大全官網 - 八字算命 - 社會工作實務摘要文件

社會工作實務摘要文件

社會工作實務摘要文件

壹個新的嚴謹理論的誕生,必然伴隨著不同組織層面的跨越。以下是社會工作實務總結論文,供大家參考。

社會工作實踐總結論文1 2017 12 2月3日,我們社會工作2012級3班的學生來到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威虎莊育紅自閉癥服務中心,開始了為期兩周的康復實踐。時間不長,我們學到了很多。我理解那句話:讀萬歷不如走萬歷路。

這次實踐的目的是進壹步培養與人相處的技巧,團隊合作的精神,與人交往的能力等。,尤其是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個人與社會的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希望能幫助他們更順利地融入社會,在未來投身工作。

總的來說,學校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的工作環境差距很大。學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技能,社會主要是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結合。為了適應社會生存的要求,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強化理論知識,還要親自接觸社會參與工作實踐,通過對社會工作的理解來指導課堂學習。實現對社會工作者的基本素質要求,以培養其適應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

在我們的實踐中,我們與自閉癥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壹起參加了三部分的矯正課程,即自理課程、動手實踐課程和音樂課程。三門課不壹樣,對自閉癥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所以我們也很小心。

首先,我們有自理課。在矯正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每個誌願者負責照顧壹個孩子,幫助他們學會戴圍巾、手套和帽子。戴圍巾這種對普通人來說很容易的任務,在我們的課程中很難進行。自閉癥兒童有的不願意參與,有的不願意學習,有的存在認知障礙,很難理解所教的內容。盡管如此,作為誌願者,我們壹點壹滴地教孩子們,讓他們知道並學會照顧自己。在這堂課上,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自閉癥兒童真的需要人來關愛,社會需要壹個大環境來關愛自閉癥兒童。我們也應該號召更多的人加入這個服務團隊。

然後,我們上了動手實踐課。這節課,我們來到了矯正中心的活動場地。我們每個誌願者帶壹個自閉癥兒童做壹些兒童活動,如捏橡皮泥、玩遊戲和折紙。孩子們在活動中展現了他們天真活潑的壹面,我們的誌願者也在活動中做到了誌願者的耐心服務。我們很難想象為什麽這麽簡單的遊戲對自閉癥兒童來說如此困難。我們真誠地希望公眾更多地關註自閉癥兒童。

最後,音樂課作為活動的結尾出現了。音樂課上,我們誌願者和自閉癥兒童坐在壹起圍成壹個圈。我們教孩子們打鈴鼓,唱童謠,做簡單的節奏動作。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中,出現了壹些小插曲,有的孩子在玩耍時放聲大哭,有的孩子總是欺負旁邊的孩子,有的孩子坐立不安,來回走動,極大地影響了課程的進度。我們看著這些可愛的孩子玩耍,做動作,打節奏,和他們壹起拍手打鼓。

雖然我大三了,但是對於實際的社會工作還是很茫然。畢竟我在書上看到的只是壹個概念,並沒有教妳具體的操作。很難得的實習機會,我想好好幹。在這段時間裏,我學到了壹些瑣碎的事情,但我真正體會到了工作的辛酸。感覺自己在學校的專業知識嚴重不足,不能適應激烈的工作要求。對於那些實際操作性很強的工作,我們這些剛出來沒什麽工作經驗,也沒把學校裏的專業課學好的人,根本沒法和那些老手比,有時候真的覺得無所適從。

回顧這兩周的實踐,我們應該捫心自問,坦誠總結。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因此,更需要及時強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自己的意識,提高實用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在缺點方面,從自身原因總結。在壹定程度上,我們缺乏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壹名誌願者,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在我們和客戶之間架起壹座橋梁。給客戶帶來改變。在這個方向的指引下,用真心打動客戶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以後的實際工作中,壹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同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下壹階段的工作積累寶貴的經驗。

其次,關註我們服務過程的細節,記住助人自助的理念。用妳真誠的微笑、清晰的語言、細致的關懷和周到的服務征服和打動客戶的心。讓所有接受我們服務的人都改變。建立我們的優質服務。

第三,我們應該深化我們的實際工作質量。熟悉服務方式,掌握服務技巧,並能熟練運用。學會面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服務技巧。努力提高每壹個客戶。

最後,擺正心態。無論妳做什麽,都要盡力而為。這種精神存在與否,可以決定壹個人未來事業的成敗。如果壹個人明白了通過努力工作來避免工作中的辛苦的秘密,那麽他就掌握了取得成功的原則。如果妳能處處主動,處處努力,任何工作都很難有所成就。

實踐是學生在大學學習課程後最重要的實踐環節。通過這次實踐,我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細致深刻的了解,也是對這幾年在大學所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從這次實習中,我們認識到實際工作與書本上的知識有壹定的距離,需要進壹步學習,可謂受益匪淺。僅僅經過兩周的練習,我們將受益終生。通過這次實習,我不僅培養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加了實踐經驗,縮短了抽象的課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的距離,在實際工作中有了新的開始。實踐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擁有的經歷。它使我們在實踐中了解社會,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為我們進壹步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社會工作實務論文總結2我的論文題目是“跨學科整合視角下的社會工作者職業認知與歸屬感研究”。

首先,整理壹下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

1.社會工作碩士畢業論文要以實務研究為主,而不是理論,需要換實務題目。

2.整個論文框架邏輯混亂,思路不清晰。

3.論文題目太模糊,跨學科融合不影響社工的歸屬感。

4.探討社會工作的意義,大多是哲學上的,沒有實際的研究意義。

老師的建議,我的不足,都要照著做,壹壹改正。但由於我個人興趣濃厚,條件有限,研究問題確實存在,並且得到了導師的支持。我真的很無奈,不願意放棄。開題前沒有把思路梳理透徹,導致了這個。

科學是主觀的。

根植於實踐的老師希望學生多寫些理論研究的論文,偏於理論研究的老師希望學生能把理論融入實踐。好在不是所有老師都排斥社工研究生做純理論研究。不能排除個人價值觀或者同壹個文化群體的影響。考慮到各種原因,比如能不能順利拿到畢業證,老師希望學生保守的寫論文。

價值觀對社會工作者的實踐和研究工作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社會工作不僅是屬於不同學科的利益的集合,也是壹系列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科研領域,個人觀點無足輕重,科學證據才是最終的判斷。然而,社會工作的理論研究真的能做到如此客觀嗎?人們所遵循的社會工作者自身的價值觀和個人信念會以何種方式作用於具體的社會工作研究?

當價值觀以客觀事實的形式出現時,我們往往很難識別。客觀現實確實存在,但我們總是通過信仰和價值觀的眼鏡來觀察它們。200年前哲學家休謨指出的科學描述與道德評價之間的差距,直到今天也沒有縮小。

社工在做研究的時候,價值觀會對他們產生壹定的影響。

由於從事社會工作領域研究工作的學者通常持有共同的觀點和價值觀,他們的研究假設在同壹文化群體中壹般不會受到挑戰,因此我們傾向於認為被西方社會心理學家稱為社會表征的共同信念相當重要,不需要驗證。但是,有時候,社會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不得不面對的困難暴露了潛在的問題,導致我們關註這些假設。例如,女性工作者的政治保守主義更傾向於接受社會行為性別差異的生物學解釋。

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社會工作的發展步伐有所加快,但我國對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理論、價值理念、知識體系和實踐操作的研究還處於非常薄弱的狀態。發表的論文不夠系統,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銜接也存在較大問題。大多註重社會工作的實際操作,輕視理論研究。

社會工作面臨著實踐與理論脫節的困境。如果不能形成專業的本土理論知識體系,社會工作實踐的交流只能流於形式,可取的經驗無法在更大範圍內推廣。壹線社工在所接觸的眾多案件中,難免會發現無法處理的孤立案件,僅僅依靠社工的介入是達不到理想效果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學術界與壹線社工缺乏互動交流是造成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很多困境中,並非無從下手。這時,神經生物學(復原力)、犯罪心理學(青少年犯罪心理學)、醫療(身心疾病)等多個領域的跨學科專業知識和理論,將與社會工作方法綜合運用。

至於論文的框架,邏輯混亂,思路不清晰。我承認我把“客觀認定”和“主觀判斷”混為壹談了,這就像壹場自言自語的鬧劇。本文關註的重點是跨學科的社會工作理論體系的構建,而不是對社會工作的認同和歸屬感。我的觀點是“社會工作面臨著理論研究與實際操作相脫離的專業困境,必須尋求跨學科理論體系建設的幫助。從社會工作的跨學科理論體系建設出發,重新理解‘放棄價值判斷後社會工作的意義’,這將使公眾乃至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的理解進入壹個新的維度,對社會工作的實踐發展或新理論的構建具有借鑒意義。”

但是,客觀認定不壹定等於客觀事實。雖然大量事實不符合客觀認定,但作為有效討論的基礎,客觀認定並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比如社會工作的職業身份。我們大多數人對社會工作的認同和歸屬感只停留在價值和道德的層面,往往顯得廉價和蒼白。科學研究是可以證偽的,但是價值因素是不能證偽的,所以道德是不能用科學研究來證明的。

自從卡爾·波普爾提出科學必須是可證偽的以來,科學界就把可證偽性作為科學的基本標準之壹。非科學的本質不在於是否正確,而在於是否不可證偽。所以數學和邏輯被歸為不科學。同樣,精神分析學、占星學、相面學、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主義”,都是不科學的。沒有壹個是可以證偽的。數學和邏輯之所以被歸為非科學,是因為它們不需要經驗來檢驗,被休謨稱為必然真理。

然而,美國滑鐵盧大學和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家最近的壹項研究發現,“不可證偽性”可以增強人們的信念。換句話說,可證偽性實際上是信徒的催化劑。他的信仰和價值觀越是無法被事實驗證,越是不得不求助於模糊神秘的因素,他就越是深信不疑。

雖然很難理解,但請理解,科學往往只是壹種動機,人們做出選擇很可能是因為其他更重要的心理動機,比如傳統、意義、價值感、目的感等等。價值因素是歸屬的動機而不是原因,它們只是相互關聯,不能構成單壹的因果關系。

隱性價值觀也會影響我們對概念的正確理解。這種價值判斷往往隱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婚外情的評價是追求“婚姻解放”還是給予“道德譴責”,取決於我們的個人價值觀;人們把他們反對的社會影響稱為“洗腦”,把他們從不嘗試的性行為稱為“性變態”。價值觀隱含在我們對社會科學的建議和標簽中。

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對社會工作的理解只是基於價值判斷,即社會工作是幫助他人的,只是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方法,忽略了社會工作學科體系建設的存在,從而造成了很多誤解。對事物存在的根本解釋,是這類事物拋棄先驗價值後的存在邏輯,不應建立在這種簡單的價值判斷上。社會工作存在的理由放在其學科體系的構建上,即各個學科的重要理論和學說構成了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我仍然堅持,壹個新的嚴謹理論的誕生,必然伴隨著不同組織層面的跨越。心理學和生物學為什麽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是因為它們天然是跨越不同組織層次的學科,從社會生態學到人類的大腦和心靈。20世紀,隨著生物技術、計算機技術、統計技術等的發展。,對復原力的研究已經超越了早期的研究成果,形成了壹個綜合的、多元的跨學科研究,特別強調將神經生物學重新納入到復原力理論和實踐的現有框架中。

所謂專業化,不能拘泥於壹畝三分地,而是要在跨學科理論建設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有所突破。要把專業知識普及到社會實踐中,從社會實踐中總結本土化理論。總之,發展和推進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現實途徑是跳出自身專業的局限,將在社會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專業知識與各學科的社會實踐崗位相結合。

針對該題目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重新整理論文思路,總結我論文的現狀,真的很坎坷。但我還是堅持跨學科的理論研究。明確理解跨學科融合的概念,對於梳理社會工作的專業困境有很大幫助——在社會工作還沒有發展壯大之前,規範和制度只能導致專業的限制。這個時候,認知比實踐更迫切。

後續在老師建議的基礎上,加強對題目設置和論文邏輯框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