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多元文化的壹個鮮明脈搏:壯族的“教師戲”是什麽
壯族“大師舞”是流傳於廣西武鳴、永寧、都安、欽州四縣的梅山派祭祀舞蹈。它歷史悠久,舞蹈詞匯豐富,民族特色濃厚,是壯族民間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壯族學公戲俗稱“唱師”、“跳師”,是壯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受歡迎的劇種之壹。壯族“大師鑼戲”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武武、永寧、貴縣等壯族聚居區,是在“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龔老師”是個迷信的專業人士。假扮老師的人戴著面具,同時跳舞,以示‘求神驅鬼,祈求消災’或獎勵神豐收的宗教內容。因為石公在拜神驅鬼時經常喃喃地歌舞,所以壹直唱,然後用石公的曲調唱壹些咒語或宗教故事,邊唱邊跳,多跳“墨夷王”、“甘王”、“三界公”等壯族民間神。石公把沙灘祭祀和當地唱歌、吟詩的習俗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獨舞中,幾個基本動作貫穿始終,舞段完整,節奏鮮明,故又叫莊詩劇。據考證,它在清朝同治年間就有了戲劇的雛形。早期的石公戲,演員穿紅色長袍,以蜂鼓伴奏為主。後來逐漸流行,用管弦樂和其他鑼鼓作為伴奏,具有健康、樸實、活潑的藝術特點。民間藝人對“大師舞”起源於何時說法不壹。壹說源於周朝,其歌本中有壹些歌詞,如“周朝傳世之歌者”,“真王三貴名,周興靜厲諫,辭師為正教,五行秘文”。壹說源於黃帝時代,說黃帝用梅山密文打敗蚩尤;又說唐、葛、周為帝母打鼓跳舞驅邪治病,皇帝將其命名為三元,於是“三元教”廣為流傳。另壹種理論起源於漢代。葛南征十洞蠻王時,有梅山信眾跟隨遠征,後居百山傳道,產生了師徒的出現。以上都是口頭傳說,沒有可靠的文字依據,但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共工舞”的起源是非常古老的。與嶺南(古代稱兩廣為嶺南)的古代巫舞、儺舞有壹定關系。